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程自信问题分析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U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否坚定自身的课程自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真正发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非常重要。但当前由于社会的实用主义趋向,由于其它学科专业的误解,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授课难度等各种原因,导致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课程自信不足的现象。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程自信,领导必须重视,为思政课营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思政课教师自身更要加强内在修养,端正教学的思想和教学态度,提高教学技能,努力增强课程自信。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2-0064-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比其它课程重得多的育人的责任,而担任授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完成育人职能的关键。在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各种素质、能力中,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思政课教师对自己所授课程必须高度自信。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定课程自信的重要性
  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是对自我的肯定。课程自信,应该体现为对自己所授课程的信心、信念和信仰。思政课不同于其它课程,思政课的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原理,让大学生正确理解黨的路线、方针、政策,更重要地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能被学生发自内心地相信,进而接受,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行动,从而帮助大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等等。要做到这点,作为思政课的授课教师,首先必须对自己所授课程具有高度的课程自信,才能充满热情地投入教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相信。试想一下,授课教师对自己上课所讲内容都不相信,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又怎能让学生接受、认可呢?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课程的自信在教学中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课程自信不足或课程自信缺乏现象较为普遍。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自信不足的表现
  (一)教师对本学科的自卑心理较强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所教课程较为自卑,与专业课教师提及自己工作的自豪感不同的是,一些思想课教师在外并不愿主动提及自己教授的课程,底气不足,似乎羞于让他人知道自己是什么课程的老师。
  某些思政课教师的课程不自信也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在课堂授课中缺乏激情,总感觉底气不足,甚至把这种不自信传输给学生,并由此不敢严格要求学生,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如某青年教师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向学生传达了这种课程不自信,该教师在这第一次课上就对学生说,知道大家对这门课不爱听,所以上课大家只要保持安静不讲话就行。由于教师的这种课程不自信,使得一些教师对自我课程教学的评价也较低,认为自己这门课程学生无论如何就是不喜欢,因此,个别教师为了博取学生的肯定,为了在期终学校教学评价的学生打分上不被评低分,不敢严格要求学生:课堂不敢严格管;作业、课程论文等不敢严格批改,即便是离题或抄袭的作业也能得较高的分;上课过分迎合学生的喜好,课堂授课脱离课程内容。
  更有极个别的教师将自己的这种课程不自信发展为对课程的不满。如笔者所在学校某青年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授课教师,却在微信上称《资本论》是“天书”,并抱怨“真不知马克思为什么要写出这么晦涩难懂的书”。我们知道,思想政治理论应该更多地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但如果思政课教师不具备高度的课程自信,就会传达出自己的负面情绪,不仅无法正面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反而不断释放负能量,起负面作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岗现象较严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自信不足的另一结果是从事思政课教学的专任教师转岗现象较严重。思政课教师只要稍有机会就力图摆脱思政课的教学工作。许多高校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政课教学缺乏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作为全校性公共课的任课教师,似乎全校学生都是自己的学生,看似桃李满天下,实则又一个都不是自己的学生。因此,一些教师总会寻找机会转向其它工作岗位,思政课教师的人才流失较严重。据对一些思政课老师所做的调查,目前他们之所以还进行思政课教学,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科所限且没有其它机会转岗。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程不自信呢?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自信不足的原因分析
  引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自信不足的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学校内部其它学科的压力,还受思政课本身的课程教学特点、教学难度影响。
  (一)当前社会的功利性较强,教育重“实用性”轻“思想性”,导致思政课的社会认可度较低
  当今社会,社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本应具有独立精神的大学教育似乎也深受“实用主义”影响,当前大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沦为工具,重“实用性”,轻“思想性”。“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就是我们身处一个功利主义,更确切地说是短期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中,无论做研究还是学习,人们总喜欢先问‘有用’、‘无用’,‘有用’指的是立竿见影式的‘有用’,比如在校学生选课前喜欢问‘这课有什么用?对面试和找工作有用吗?’我在听取在校生对课程设置意见时,常会听到对找工作‘没用’的课的抱怨,或对找工作‘有用’的课为什么不多开一些、开早一些的疑问”。因此,从家长到学生再到学校都要求开设能立竿见影马上能看得见成效的课程,即要求开设能帮助大学生很快提高职业技能的课程。学生对自认为“没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课缺乏动力,对教学内容毫不关心。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冷漠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上课的热情。
  而事实上,大学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有职业技能的人,更应该教会学生做人,即要培养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关注天空的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际上就是要帮助学生学做人,学会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成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人。当然,思政课的以上作用不可能立竿见影见效,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实现的。因此,学生无法通过思政课学到“实用”的技能,思政课似乎在学生就业时也没什么作用,思政课如果用作家王朔的话说就是“不能当饭吃”的课程。这导致学生也好,甚至大学某些院系的部门领导,对思政课的开设存在排斥心理,认为思政课这“没用”的课占用太多课时,总想着最好能删除思政课。矛盾的是,某些院系的部门领导一方面认为思政课“没用”,另一方面又对思政课所能发挥的作用要求太高:全校学生都表现良好时,没说思政课起了什么作用;而当极个别学生出了一点状况,却把责任推到思政课上:认为学生上了许多思政课,可学生还是出问题,因此思政课没什么用。   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及学校氛围下,思政课的社会认可度较低,思政课授课教师的工作长期被否定,付出的努力也往往较难得到社会的回应,这使得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备受打击,情绪低落,导致思政课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成就感,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体现不了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所授课程缺乏课程的自信。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自信不足还源于其它学科教师对思政课的偏见及“挑剔的眼光”
  在大学众多学科里,有一类老师被认人们认为“门槛最低”“谁都可以来当”,那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何一个上专业课的教师去听思政课都能听得懂,因此,思政课也成为最容易被挑剔的课程,许多其它学科的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政课是不需要专业的,自以为思政课谁都能讲,甚至认为自己讲得比思政课专任教师讲得好。由此,思政课教师也常常被认为是没有专业性的教师,从而被某些专业课教师瞧不起甚至嘲笑。这些来自教师同行的各种不理解使思政课教师总有一种孤立无助的感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思政课教师对自己课程的不自信。
  (三)思政课教师课程自信不足还源于思政课授课难度大
  不了解思政课特点的人认为上思政课很容易,事实上,要真正上好思政课,使思政课受学生欢迎,还要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思政课教书育人,特别是育人的功能,难度非常大。
  首先,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会遇到一个共同问题,即社会上不好的现象传播太快。本科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听到、看到的信息解释清楚。遇到学生不去调查,不结合自身认知偏听偏信的情况,要及时引导、解释。但社会上有如此多的不公平、不良的现象,而如今的网络又十分发达,一个QQ、微博、微信分享就能把对或错的观点传播出去,一些学生容易听信网络观点乱下结论。在当前社会环境及网络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思政课的教学愈发重要和紧迫,同时也使思政课教学面临更大的挑战,难度加大。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内容广泛、授课对象复杂、时代性强、思想性强等特点,授课难度较大。
  从思政课本身的课程特点来说,思政课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生态等几乎各个领域。要上好思政课,就要求思政教课教师知识面广,学识渊博。同时,思政课作为全校性的公共课,授课对象是全校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知识需求,同样的教学方式,在不同专业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同。因此,要求思政课教师授课要结合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尽可能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原理与学生专业的结合点,运用专业课知识论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原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原理分析专业课知识,往往能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与信仰,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对跨众多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就要求有深厚的专业素质及广博的学识,要涉猎广泛,对不同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对教师是个巨大的考验,最终还是要求教师要增强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思政课作为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小班教学不同的是,思政课在各个高校基本上采取合班大班教学,这使思政课教师管理课堂、组织课堂的难度也大大提高。另外,思政课的时代性较强,思政课教学要紧跟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即便一段时期内教学内容变化不大,教学中所运用的案例也必须时时更新。
  正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思想性强、内容广泛、授课对象复杂、时代性强等特点,因此思政课的授课难度较大,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其它一些专业课教师要高。因此当一些教师综合素质相对不足或经验不足或知识较薄弱时,在思政课教学时往往力不从心,觉得自己难以胜任教学工作,既对自己缺乏自信,也缺乏对课程的自信。
  四 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自信的建议
  (一)领导重视,积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在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具有导向、动力和调控的功能。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可以使人自觉地抑制腐朽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学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全体教职员工都必须参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造就一个上下配合、全员育人的环境,使学生在全员育人的环境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各级领导要真正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落实在行动上,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像重视专业课一样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劳动,在人力、经费投入及政策上给予支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归属感、荣誉感及信心,在软硬件设施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单一的专业背景是很难满足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的学习需要,难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的要求的,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培训,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当教师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提高,相应地教师的课程自信也能增强。
  首先是专业培训与发展;其次是技能培训;再次,要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考察,开阔视野。教师的视野不开阔,影响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效性。因此,要组织社会考察,让教师深入接触和了解社会,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动向,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内外交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这样,教学才有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教师自身要增强教师责任感、荣誉感,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身课程自信问题,首先是教师的问题。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程自信,不仅要求学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也要求教师自身练好“内功”,努力增强自身自信。
  学校有必要创造条件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荣誉感和成就感。教师自身则必须加强内在修养,端正教学的思想和教学态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善于育人,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的责任重大。在思想上教师自身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坚定自己正确的政治信仰。教师要勤奋好学,拥有丰富的知识,掌握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要积极探索、推进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教师要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力。在教学态度上,要以自己所教学科为荣,而不是認为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心目中、学生心目中与专业课教师相比低人一等。只有积极的思想态度,才能安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也才能真正提高对自己所教课程的自信。
  参考文献
  [1]钱颖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无用”的知识—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1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EB/OL](2012-8-16).http://www.sem.tsinghua.edu.cn/portalweb/sem?__c=fa1&u=xyywcn/55036.htm.
  [2]韩琨,温才妃,陈彬.关注大学里被遗忘的“非主流”教师[N].中国科学报,2014-09-11(5).
  [3]李立坚.试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4).
  [4]吉晓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6(5).
  [5]石雪梅.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4).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总结单纯脑桥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探讨其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收集发病48h内经头磁共振弥散加权
中等职业学校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可以正确好处理社会、学校、企事业单位三者的关系,以国家和地方政策作为引导
会展旅游产品是旅游业为会展游客提供的一种个性化强、休闲性大、体验程度高、审美与愉悦的旅游产品.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促进会展业和旅游业的
现今大学生在外兼职已十分普遍,由此出现的各种现象也成为了值得调查研究的课题.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对该校音乐专业的学生的兼职工作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包括学生兼职工作的类
英语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是高中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还可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提高的社会需求,在各行各业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对于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正在慢慢形成。这种管理方式也被社会的各种行业逐渐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效率越来越成为衡量学校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革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要重视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真实反映载体的作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经过经皮超声治疗前后斑块大小的变化,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与经皮超声治疗前后颈动脉粥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实际效果的变化.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思想政治课堂焕
时事政治是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试卷的重要考察要点.在政治教学中加强时事政治教育,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正确面对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有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