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译作的微观对比与浅析 ——以第二十八回为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克思与杨宪益、戴乃迭所著的两部《红楼梦》英译作品,多年来都是文学翻译研究者所比照的对象。通过对第二十八回原文与两篇译文的研读与对比,本文从两部译作对原文的忠实度,译者的翻译方法,和译文是否易于读者理解的角度出发,对两部译作进行了赏评与浅析。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written by Hawkes and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have been the objects of comparison for many years by literary translation researchers. Through reading and comparing the original twenty-eighth original text with two transl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wo original versions of the original text, the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method and whether the translation is easy for the reader to understand.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其他文献
摘 要:创作心理是作家文学创作的一种特点,本文以《聊斋志异》为例,分析作者蒲松龄的创作心理。因为《聊斋志异》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單元,实际创作时间非常久远,作者的创作心理展现出非常复杂的特点,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聊斋志异》;蒲松龄;创作心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通过研究文学创作的实践案例
摘 要:任侠风气风靡整个唐王朝,文人士大夫多推崇侠义精神。许多文人也由此而创作了数量颇丰的侠客诗,这种情况初盛唐时期尤盛。笔者立足于初盛唐时期的社會、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从唐人的尚武精神出发,分层次的阐释论述了初盛唐时期侠客诗的思想内容,以此来展现初盛唐时期唐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初盛唐磅礴大气的阳刚之美。  关键词:初盛唐;侠客诗;时代精神;报国壮志;阳刚之美  作者简介:徐文娟(1987-)
中西由于地理、历史等条件在文化上的差异显著,尤其是对义利观的不同态度。全球化背景下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和平共处。 Due to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and
摘 要:解读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需要站在情融物境、清新明丽等多个角度予以品读,才能理解其含蓄清新的语言和新颖婉约的创作风格,全面化把握其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李清照;艺术特色;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词坛的杰出女词人,在推动词坛发展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她自出机杼,创作的词章广为传
“乾道二年(1166),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主说张浚用兵。免归”(《宋史·陆游传》)。乾道五年冬,卜居山阴三山别业的陆游得报差通判夔州,时陆游年四十五。自免归故里
研究背景与意义:   麻黄-杏仁药对为上述六个药对之一,麻黄辛、微苦,温,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苦杏仁苦、微温、有小毒,能止咳平喘,润肺通便。两药配对,麻黄辛散
摘 要:《穆天子传》于西晋太康二年在河南汲县的魏国墓葬出土,是“竹书纪年”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出土文献和重要典籍,无论是在文学、史学还是文献学上都有巨大价值。《穆天子传》中涉及到的很多内容,例如部落、物产、人物、风俗文化,这些都对我们还原与研究中国古代的风俗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文本、翻阅古籍资料,对《穆天子传》六卷中的占卜、玉器、职官、音乐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剖析,力图
摘 要:国学是一门综合类的课程,不仅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而且这些文化知识存在一定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过几千年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历史的优秀文化思想,在今天依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学和古代文学思想一脉相承,它们都根植于中国历史,带着中华民族的深深印记,在内容上也具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国学;古代文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
摘 要:文人墨客对唐僧的赞颂不绝于口,后人赞颂唐僧在西天取经路上的坚定信念和对君主的一片忠心以及慈悲怜悯的美德。但仔细观察这取经路上的经历,唐僧的“无能”让读者们也随之而然的揭露。本篇论文将重点探讨唐僧“圣愚”的各种特点和对人设进行总结。  关键词:西游记;唐僧;圣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唐三藏是一个慈眉
摘 要:诗歌是重要的文学形式,对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反映,其最初是民谣的一种形式,在经历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最终形成了唐代的七言绝句,这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繁盛阶段,创造了大量的艺术成就。高中学生为实现自身的文学素养提升,加深对中国唐诗文化的理解,其应当注重对唐人七绝艺术成就的探索。本文简要就唐人七绝的重要艺术成就展开探究,以期为广大高中学生加深对唐人七绝的理解提供参考。  关键词:唐人七绝;艺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