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寅中国花鸟画名家等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评:池塘、荷花、水鸟等均是历代画家一再画过的传统题材,而到了王奇寅的笔下却呈现出极为独特的绘画语言。王奇寅此幅作品,具有很浓的装饰味,色彩艳丽而不媚俗,线条严谨而不呆板,将形式美和内蕴之趣味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示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奇寅,字颂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画百家之一,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海安人大代表、政协常委、政协书画会常务副会长、书画院副院长。地址:江苏省海安人民中路49号
  邮编:226600电话:0513-8851121
  传真:0513-8160789
  手机:13862700709
  
  老辣苍劲 古趣新意
  
  
  林成翰先生的画是对生活的颂扬,是对生命的赞美,使我们看了以后感到有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审美取向,使他的作品气势雄浑,有一种阳刚之美,显示出民族绘画艺术的伟大精神。
  应该说,古往今来画鸡的不少,林成翰先生可谓是在小题材上写出了大文章。林成翰先生的画既有古趣又有新意,表现方法丰富,风格又统一。近年来,他画鸡更多以大写意画鸡,显得老辣苍劲,由原创艺术向个性张扬的符号艺术转化。 ——刘大为先生在中国美术馆“林成翰画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成翰画鸡可谓形神兼备,黄胄先生说的”造形准,笔墨活”是很准确的。
  ——郭怡棕
  2004年6月林成翰画展首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展示了林成翰先生在中国画传统艺术研究、探索过程中十几年的丰硕成果和艺术结晶。画展相继在何香凝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巡展,引起了全国美术界和画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作品《尊者》、《眺》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5年,大连市政府和中国美协联合举办“迎新春林成翰水墨艺术展”,大连市国展中心挤满了祖国各地的书画爱好者,如此热情的观众让林先生为之感动。2005年元月在北京中联国际拍卖公司举办的迎春拍卖会上,林先生的作品又受到众多收藏家的青睐,他的16号拍品《报春》被藏家以58000元的价格收藏,18号拍品《双鸡图》被藏家以5万元的价格收藏。满幅金鸡,英姿勃发,或勇或怒,或憨或稚,它们是生命力量,生命活力的颂扬!
  ●联系电话:0411-84691979 13904093378
  
  琉璃厂三访“石头陀”——记青年篆刻家宋歌之三书画双修精篆刻
  
  第三次造访清秘阁,是预定的访谈计划之外的事了。在清秘阁两度感受了宋歌对艺术的灵性与执著,作为记者的我,心底下,一直感觉在那间淡雅端凝的清秘阁,有一股更深的底蕴有待进一步地发掘和了解,有更远的余韵需要让《收藏界》读者去感受去回味。于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依旧是在清秘阁,再次和宋歌相对而坐……
  从篆刻谈起,不知不觉间,话题便转到了书画,谈到历史上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宋歌对艺术大师吴昌硕极为推崇。吴昌硕以书、画、篆刻驰誉艺坛,诗文成就亦璀璨不凡,他的成功体现了深厚的综合艺术修养对一个艺术家成长的重要性。宋歌在研习书法篆刻之初,受吴昌硕作品的影响颇深,至今他的作品中厚重苍茫之风仍隐约流露着吴氏印风的气息。宋歌说吴昌硕“先书法篆刻后易绘画”的艺术发展道路对自己既是启示又是希望。言及自己这几年来的写意花鸟画,宋歌说,正是这几年全身心投入的实践,进一步深刻地体会到临摹前辈大师的作品固然重要,然而笔墨的训练更需要依托书法和篆刻来完成。写意画也并非是完全的“逸笔草草”,它更需要精微,是貌似粗枝大叶的“精丝细毫”。正所谓“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要想真正理解并画好中国写意画,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其中有技法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画外的修养,如:文学、音乐、书法、篆刻等等。
  长远意义上的艺术发展,需要“借古鉴今”,善于吸纳总结,以此确定自身成长进步的方向定位,进而持之以恒、孜孜耕耘方可成其“大道”。几年来,宋歌在篆刻书法方面的斐然成就、大写意花鸟方面的不凡造诣以及文学艺术上的深厚修养都表明,宋歌确然已在艺术成长的道路上有了座标,入了境界。书画与篆刻互融互补,铺就了宋歌艺术发展的康庄大道,有金石之劲健阳刚,亦有书画之含蓄温雅,曲直相宜,收放有度,书画兼修,刻绘互补。宋歌前路,自当可期!
  (文/王泊乔)(全文完)韩天衡作品专卖店(宋歌工作室)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西街52号电话:010-63045076 13801286457
  
  宋歌号石头陀,别署雪泥轩、火莲精舍。1969年生于山东枣庄,1989年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1992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95年研修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2003年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写意高研班。
  擅长篆刻、书法,攻大写意花鸟画。自1991年以来篆刻、书法作品数十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大型权威展览“首届中国书坛新人展”;第5、6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2、3、4届“全国篆刻展”;第6、7、8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1、2届“国际篆刻交流展”;“首届全国行草书大展”;“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展”;“西泠印社第二届全国篆刻评展”;“第十回日本篆刻展”;“第二届国际书画名家邀请展”等。《美术报》、《收藏界》、《书法导报》、《篆刻》、《羲之书画报》、《亚洲书画》等专业报刊曾作专题介绍。名录载入《中国篆刻大辞典》、《中国印学年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书。作品被国内外多所博物馆及各界人士收藏,流传日本、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曾在南京、山东、北京等地成功举办展览。著有《宋歌作品集》、《中国篆刻百家·宋歌卷》等。
  师从韩天衡先生、张立辰先生、邱振中先生、李刚田先生、黄惇先生、郭石夫先生学习书画篆刻。润格(2005年内):花鸟画2000/平方尺 书法600/平方尺 小楷1000/平方尺 篆刻3000/方(4字以内普通尺寸)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写意高研班——宋歌作品选
  中国美术馆展出
  2005年5月20日~30日
  
  
  心无旁鹜,落笔如风——记画家徐培晨
  孙 克
  
  
  江苏画家徐培晨近年迅速崛起子中国画坛,受到画界内外的关注。他以功力深厚,技法全面,能诗善书,画风劲健,特擅画猿猴而为画界同行所称道。
  他五短身材,面微黑,布衣一袭亳不考究,长发长髯略显老相却令他有飘然超脱风度;徐培晨性格朴厚,讷讷不善言,身居石头城六朝繁华地,仍保持其养拙素朴之本色,倾力于艺术,确乎难得。
  徐培晨1951年生于江苏沛县农家;自幼喜书画,少年时随乡贤燕宇先生受中国画启蒙。1974年入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学习,受教手杨建侯、谭勇诸名师,毕业后留校任教。文革后期学员注重社会生活体验,深入工厂农村画速写进行创作。上世纪80年代早期继续进修加强功力提高技艺; 人物、山水、花鸟、动物兼修,并陆续创作多幅作品参加全国展览初显才气。80年代中期后,兴趣集中于画猴,一发而不可收,足迹遍大江南北。
  一个画家积20载之功,不断地出去观察研究体验猿猴的群居生活、个体形态。凭借各种速写和记忆默写方法捕捉描绘这种灵长类生物的信息;体验其生活中的种种,阳光下奔腾自由追逐的快乐,风霜雨雪中相依相偎度日的艰难,他笔下的;猴子或千百成群或一二独对,或竞逐戏闹或亲昵相拥,真正是进入了猿猴的世界,以致听人说画家自己也有了“猴相”,真可谓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
  徐培晨多年来以顽强毅力进行艺坛耕耘,不遗余力,别无所求,心无旁骛,而且精力体力过人,画思敏捷,落笔如风。
  徐培晨的艺术受到海内外收藏家和爱好者的重视与追捧,也因此有力地推动了他创作的积极性,更活跃了他的创造力,对于他的成功,这是不容忽视的。
  
  著名画家宋唯原全国百场巡展——潍坊行
  
  主办单位:山东省潍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不二画廊
  展出地址:山东潍坊市中百美术馆
  展期:2005年5月28日—29日(2天)
  垂询电话:010-85978039 13701092834
  
  张正民1962年生,江苏沛县人。1983年毕业于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美术专业,198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生课程班。现任《江苏画刊》杂志社主任编辑。主要学术活动:1991年参加五人绘画艺术展(北京)
  1994年参加南京市美协提名展(第一回)(南京)
  1995年举办张正民画展(新加坡)
  1998年举办张正民画展(马来西亚)
  2000年举办张正民画展(南京)
  2001年举办张正民画展(沛县),参加国际中国画年展(大连),参加笔墨进程展(杭州),参加艺
  术时代——首届精文艺术大展(上海),参加国际抽象水墨画大展(西安)
  2002年参加烟台之夏——中国画名家学术提名展(烟台),参加水墨状态展(北京)
  2003年参加七彩世纪展并获金奖(上海)主要学术著述:《张正民画集》、《张正民国画精选》、《名师讲座——简约真理》。
  
  
  扇面欣赏
  
  
  著名画家李尽染教授,号天风楼主。1959年生于云南,1978年从军新疆,足迹遍留名山大川,江南灵毓,大漠风尘,铸就其琴心诗胆、书骨画魂。10岁拜师学艺,30多年来创作出数以千计的精品被国内外数百名家馆藏,并流传于新加坡、日本等十多个国家,《春曲》被新加坡影艺主席高价收藏。荣获全国笑展国画金奖,省特等奖,一、二等奖及日。多次省市画展大奖。400多幅美术作品被国内数十家报刊发表,国家、省、市报刊电台“名家名作鉴赏专栏”多次专评报道。荣获“当代书画艺术成就家”等称号,作品传略被《当代书画名家精英大典》、《全国书画名家润格大典》等数十部典籍入载,在全国各地举办十多次个展,并出版《龙年挂历》、《李尽染画选》。现任东方美院教授、石家庄市高邑书画研究院院长、关协主席及中华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并在数十家艺术社团任职,曾担任全国书画大展主任评委。
  具大的升值空间、强劲的市场走势、丈二山水《白去抱翠》拍售纪录已逾十万元。
  30多年来独创“尽染皴法”,其山石变化多姿,神功鬼斧,大气磅礴,妙造自然之趣。
  近年来被国内外相关媒体评为最具收藏潜力的中国实力派书画家之一,他把最大的收藏空间留给收藏家。
  作品风格:清丽灵秀,洒脱雄奇精山水、花鸟擅行草、隶简
  
  梅墨生
  
  
  梅墨生先生是位年轻而才学出众的艺术理论家和书画家。他的书画作品气格雅静,注重功力与精神内含又有独创,尤其所画山水,笔墨洗炼有情趣而时有奇气,实为难得。
  ——张立辰(中央美院原国画系主任、教授、著名画家)
  他那些简笔山水,造境空阔,笔墨疏淡,但总能嚼出些酸咸之外的味来……其着意处多在境界,笔墨与自己精神内涵的同构性联系,即以怎样的图式和笔墨表现他个人的哲思。其山水如是,其花鸟亦然……书画史论的著述占去他许多艺术实践的机会,但也得缘撷拾了古今名家志道的学问,涵养了他艺术中的内美,升华了艺术的格调,丰富了文思,多了些学者气息,强化了精神性的表现,得乎,失乎,还是歪扫一正着,历史自有公论。
  或许有的朋友以为墨生过于执著地“好古”,或以为现代的青年不必如此地心仪“太古”,不能说不对。但我认为,在那现代的急促的呼喊之中,在那急功近利的名利场上,有那么几株古雅的青松倒显出他独异的风神……墨生的画也不能说没有现代感,正如他的文不乏对西方现代美学的通悟。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原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著名艺评家)
  
  品读程风子的画  周韶华
  
  与程风子相识,最早缘于他为我治印,千方印,有朱有白,个个精彩,方方迥异。之后更欣赏到他的书法和画,风子与书磨砺有二十多年,当今为流行书风代表书家,亦无须我在此说长道短。
  品读风子水墨画是后来的事,其笔下墨彩浑融,笔笔中锋,既有古法,又不乏新意。去年秋看《美术报》某一版,忽眼前一亮,有西蜀漫笔一篇,文画皆为程风子所为,文中有画、画中有诗,典型的巴蜀山水呈现在我面前,白云出岫,庙堂森然,生动传神。之所以有如此佳构,与他深入山中写生分不开。我一向反对闭门生搬硬造的画,只有丰厚的阅历,笔下所写乃为心中所感。观历代国画大家蒲华、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诗书画印无一不通,无一不精,大家之为大家,综合修养缺一不可。风子可谓秉承前贤风气,倘敏而求之,独辟蹊径,其画还会有另一番景象。
  程风子●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国画艺术》副主编●南京书画院特聘书画家●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北街十八号●电话:010—81511184
  1380ll 58069
  
  可家英:工笔人物居高位
  
  
  ●点评:何家英的绘画在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中,弥漫出浓郁的中国式的东方韵味。其造型功底扎实、完美,近乎炉火纯青。此幅作品是画家1986年作品,画面中的陕北老农表情庄重、慈祥,人物造型完整、新颖、灵透、沉静,整幅作品风格严谨、精致、朴素、大方,应为画家当年的精品力作。当此作品的收藏者带着作品见到画家何家英本人时,画家很高兴,欣然提笔为此画题了款,并补了色。面对十几年前的旧作,画家感慨万分:“这样的作品我如今已经画不出来了。”
其他文献
策划:本刊视点栏目组 选题·统筹:宽和 董凡 执行:石晓 建真  编者按  2005年4月1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炎黄春秋》杂志社等单位共同发起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主办单位宣布: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家书,通过举行一系列活动,充分挖掘民间家书的价值,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弘扬亲情文化,为建设和谐
期刊
贵州在全国属较边远且落后的一个内陆省份。因其地理和历史的特殊原因,在我国近代金融货币史上留下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奇闻,也成就了一些令今天钱币界的藏家们追捧倍至的钱币珍品。诞生于民国政府在大陆倒台前夕的“贵州竹枝银元”及半分铜元,便是其中的典型。  1949年初,时任贵州省政府主席的谷正伦竭尽全力地支撑着风雨飘摇中的政权统治。为了另立金融货币体系,维护地方政府行政开支和军队给养,一面大开鸦片烟禁,征收“
期刊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第三套人民币于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后,由于这套纸币设计新颖,采取开放式构图,在较小的图案上呈现出开阔、深远的画面,还运用了多色彩印技术,使票面色调活泼丰富,令人十分喜爱,而且人们对这套人民币比较熟悉,许多人都想留一套作纪念,所以收藏第三套人民币的人越来越多。  第三套人民币由于券别不多,即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其中1角券有3种版别(冠字及号码、
期刊
西夏文“贞观宝钱”,西夏崇宗乾顺贞观年间(1101-1113年)铸造,铜质泛红。面西夏文四字。汉文直译为“贞观宝钱”,楷书,旋读,光背,小平钱。迄今所见有广穿、狭轮、阔轮、粗字、细字等版别。一般钱径在2.5—2.7厘米,宽0.6—0.7厘米,重4—6克之间。其基本特征是制作精粗不匀,薄厚不一,砂眼较多,氧化程度比一般宋钱严重。精制者,轮廓整齐,文字俊秀。粗疏者,笔画漶漫,文字模糊,有的未经打磨加工
期刊
周日的收藏市场上,笔者被朋友手中一件大盘吸引过去,只见是一个正宗的乾隆过墙龙纹盘。这样的东西见得太多了,所以一见面仿佛早就认识它似的:那流畅的纹饰,精妙的工艺,优美的造型,淡青的釉色,还有那种因年久而被脏物所浸的老物方才有的“七彩霞光”,土话也叫油盐之光(像油滴在水中所产生的一种七彩光似的颜色,这也是藏友们鉴别古陶瓷总结出的一条经验,凡有这些特点的古陶瓷定非赝品)。    它确是旧时之物,从器型和
期刊
编者按: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日本侵略战争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然而,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多行不义必自毙。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特刊发抗日专题文章,予以纪念。让我们一同铭记历史、毋忘国耻、珍惜和平。  在我所收集的侵华
期刊
白瓷是胎和釉均为白色的瓷器,始于北朝,隋、唐、五代白瓷工艺突飞猛进。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平分秋色,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而德化白瓷也独树一帜,胎体细密,透光性好,白里透红,有“中国白”的美誉。  德化窑白瓷最引人注目的是明代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等著名工匠制作的观音、达摩等瓷型。元代德化白瓷却少有实物及介绍。德化窑从宋代就有专门制作盒子的作坊,生产近似白釉的器物。盒盖上常以阳纹印花装饰,有动物、花
期刊
主办:中贸圣佳拍卖有限公司 雅昌艺术网    主持人:  大家好,下面请中贸圣佳拍卖公司总经理易苏昊先生致词。  易苏昊;画的这么厚重的没有几个  今天这个座谈会是一种新的尝试。就是在我们每年大拍的时候,会选择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今年下半年我们承蒙崔先生的厚爱,将自己多年珍藏的30件精心之作交给我们拍卖,并把它编成一本书,专门在这个拍卖会之前搞一个座谈会,我想讲的话有这么几个意思,一个是说我跟如琢先
期刊
中国国画家网:中国收藏界有了排行榜  最具人气的十大艺术品拍卖机构、最活跃的十大收藏组织、最为知名的十大古玩市场、最有规模的十大民间博物馆、最富特色的十大画廊、最受藏界瞩目的当代书法家、最受藏家关注的当代画家……  近日,“雅观杯”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在全国政协礼堂揭晓。据悉,这是中国收藏行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一次盛大评选活动。  据了解,该榜分为七大项,70个入选机构和个人,产生规则可以
期刊
本人藏有一枚折十嘉熙通宝铁母,钱径3.8厘米,穿径1.4厘米,厚0.3厘米,重28克。面,文为楷书直读“嘉熙通宝”,背文穿上“十”,穿下“西一”。丁福保先生编著的《古钱大辞典》中录有该泉一品,标无定价,马定祥先生在《历代古钱图说》中批注其为“可疑”,华光普在1992年版《中国古钱目录》中注明“真伪可疑”,又在以后著述中则直接标明“伪”,但均未说明作伪缘由。本人考究其原因,背文呆板僵硬,外廓扁平不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