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片误诊肺结核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方法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re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肺结核是因结核分枝杆菌在肺的内部所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情况、X线特征、临床表现与以往不尽相同,因此误诊情况频发,如被误诊为肺炎、肺癌等疾病。如何減少或避免肺结核病的误诊已成为医学界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胸片误诊肺结核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一系列防护方法来减少胸片误诊肺结核的发生率。
  【关键词】 胸片;肺结核;误诊;原因
  1胸片误诊肺结核的原因分析
  1.1缺乏诊断技术的综合应用 肺结核诊断在临床中往往仅依靠胸片等检测技术,与肺结核相关的辅助性检查的特异性不高是导致肺结核误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例如细菌学或病理学检查也是其重要的诊断标准,而目前临床诊断肺结核的检测技术主要依靠胸片来确诊,缺乏综合的检测技术。痰检是细菌检测的常用方法,通常使用痰涂片染色镜检,其阳性率偏低,一般低于40%,而阳性结果也只能表明患者曾经感染过肺结核,但是是否真正的具有活动性的肺结核就无法单纯依靠该检测项说明问题,阴性结果不可以排除肺结核感染的可能性,所以由于辅助性检验无法完成肺结核的确诊,导致医生忽视辅助性检验。因此对于肺结核患者如果医生仅仅依靠临床症状、胸片、CT等影像学技术和经验来进行诊断,而没有与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等其他学科进行综合检查,往往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 [1]。
  1.2 胸片X线征象缺乏典型特点:肺结核病的临床表现随着现代人饮食、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X线征象不典型也是胸片误诊肺结核的一个重要原因。病灶开始发生于非常见发病部位,从而导致胸片观察时缺乏肺结核典型的临床特征,例如空洞、团块阴影等。肺结核的发病部位往往在上叶尖后段与下叶背段,而中下肺叶的病灶往往被忽视,同时肺下叶的病灶周围通常伴有非特异性炎症的改变,单从胸片来看,其X线特征不明显,从而误诊。单从病灶征象和常规发病部位来考虑,当下叶片状模糊实变阴影时,同时患者伴有咳痰、咳嗽、发热、畏寒等症状时最易被误诊成肺炎[2]。因此胸片X线征象的典型性与否也是导致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
  1.3胸片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患者的肺结核X线的征象各不相同,存在同病异影或者异病同影的现象,而且X线的平片影像相互重叠,难以清晰的显示细微的结构,如果单纯的依靠X线的征象来进行肺结核的诊断,当患者患有不典型肺结核时,会非常容易导致误诊。胸片本身的技术局限性也是导致其误诊肺结核的一个重要原因。
  1.4 合并症的干扰:患者的合并症有时也会干扰肺结核的临床征象,如患者同时患有肺炎和肺结核时,肺炎在胸片上的征象会掩盖肺结核的征象,使肺结核难以从胸片上得到正确的诊断。特别是在患有肺结核的同时患有其他合并感染,而且还经过了抗感染的治疗有效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导致误诊。
  2胸片误诊肺结核的防护方法
  2.1加强肺结核诊断技术手段的系统性:加强诊断医生对于肺结核技术的系统学习,既要求掌握肺结核常规诊断的典型表现,又要熟悉近年来临床上出现的不典型表现。培养系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诊断时不单纯依靠经验进行主观判断,综合其他各种诊断标准,来对肺结核进行准确的诊断。据文献中报道统计肺结核误诊病例中约50%是由于未检测痰结核菌所导致的[3]。结核菌素试验、抗原测定、结核抗体、血沉检查等虽然不能作为直接确诊的依据,但是其检查结果如果显示阳性,再综合其他的临床资料对肺结核进行诊断会大大降低误诊率。因此加强肺结核诊断技术的系统性学习是防护胸片误诊肺结核的重要方法。
  2.2 进行周期循环诊断来降低肺结核的误诊率:对于患病初期不能够确诊的患者,应该在一定的周期内进行定期复查,持续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发现相关症状可以重复进行肺结核技术诊断。注意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的检查;诊断时应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结合临床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近期的病情发展状况,重视患者自身对病情的叙述,不能够单纯的依靠诊断技术进行单一的判断。经过周期的循环诊断排查减少肺结核的误诊率,也为患者患病初期被误诊提出了有效的防护方法,该方法在医学诊断方面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认可。
  2.3 加强常见类似疾病诊断标准的认知:肺炎与肺结核均为常见的肺部疾病,只通过肺部X线的表现有时很难区分两种疾病,如果单凭X线胸片来诊断往往会导致误诊。可是二者的临床表现却有较大差异,病程也不完全一样,如果详细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病史、短期内复查、综合诊断可以有效的防止误诊。下肺叶结核与慢性支气管疾病有时也难以单纯通过通过胸片来区分,所以应该反复查痰,必要时要进行纤支镜检协助鉴别。
  2.4 普及肺结核病防治知识,提升医生和患者整体防护能力:许多医院的放射科和其他化验室都是分别独立的科室,医生与检验人员都只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比较熟悉,而对肺结核病的整体诊疗过程缺乏深入了解。因此扩大医生的诊断知识面已成为当务之急。使医生熟练掌握肺结核病的诊疗标准,不断的进行知识更新,才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3结论
  本文通过对利用胸片诊断肺结核病从而导致误诊的常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防护方法来减少利用胸片误诊肺结核的发生率。为放射科医生减小胸片误诊肺结核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曾祥丽,等.59例不典型肺结核误诊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0).
  [2] 王玉涛,等.不典型肺结核影像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12).
  [3] 王振权.肺结核误诊患者的CT诊断分析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5).
其他文献
本文用自由水的冰冻过程分析了细胞腔和细胞壁尺寸的变化规律,理论上计算了细胞壁强度的增加范围,并通过电子显微镜分析冰冻过程对细胞壁结构的影响,进而深入探讨预冻处理减
北斗一号信息服务系统(以下简称"信息服务系统")的研制扩展了北斗一号和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的服务方式,为民用运营部门通过地面网与北斗一号中心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提供了技
本文采用氯氧化法对含氰废物进行处置,通过小试装置进行实验,在溶液中,控制CN-浓度在4000mg/L左右,处理后的含氰废水中氰根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在小试实验的基础上,自
奈莫NEMO(R)泵(单螺杆泵)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设备,已被广泛用于污水、污泥、石灰乳及化学药剂的输送和投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面就耐驰公司开发研制的用于环保的几项最新技
【摘要】 本文主要谈妇产科剖宫产临床处理,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及处理对策。以及我的一些临床处理体会。  【关键词】 妇产科;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处理;体会  最近几年来,由于现代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麻醉技术的提高,新式的剖宫产的普及[1,2],另外,还受到了围生医学,优生学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我们妇产科的剖宫产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那么,如何提妇产科高剖宫产手术的技术水平,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发
【摘要】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要面对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这些公共事件对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甚至会引起社会恐慌,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我们应在事件发生前就采取各种措施遏制这种事件的发生。而应急卫生评价是避免突发公共事件的必要措施,在本文中将探讨如何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卫生评价工作。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卫生;评价工作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阑尾炎的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单位2008年1月~2011年1月应用低频超声及高频超声对35例阑尾炎进行检查并诊断,全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结果: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低频超声诊断8例,占22.9%,高频超声诊断27例,占77.1%。结论:高频超声对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阑尾炎;超声诊断;诊断价值  阑尾炎(Appendi
【摘要】 目的:总结应用2种不同角度的进针方法,对危重老年患者进行手背静脉的穿刺技巧,并探讨其成功率与疼痛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于我科进行治疗的200例危重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患者自身对照法,于前1天用常规的方法穿刺(A组),于后1天以改良法穿刺(B组)。对2种方法穿刺后血管的充盈度与穿刺成功率以及疼痛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取手臂的自然下垂法,较握拳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压力也随之增大,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多,但是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当前普遍认为病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除了与动力障碍有关外,还与精神因素有关系。功能性胃肠病主要是指具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病症的一类疾。功能性胃肠病极为常见,成为了当前医学界极为关注的一类疾病。本文主要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进行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甲状腺亢进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1月以来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甲状腺亢进的患者68例,采用手术次全切除法进行切除治疗,观察手术治疗甲状腺亢进的临床作用效果;结果:68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经一定时间的住院恢复后,均康复出院,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手足震颤现象,发生率为1.47%。患者出院后进行0.5~4.5年的随访观察,随访患者为54例,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