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动如何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881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四川泸县和宁夏平罗县803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探究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会促进农户退出宅基地,且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正向影响随流动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显著增加了农户家庭收入,但农户家庭收入在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中承担的中介作用表现为“遮掩效应”.从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的风险寻求解释机制,结果表明,来自市场、制度及社会等层面的风险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且从社会网络异质性角度看,这些风险对低社会网络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大.因此,建议积极引导达到城市化要求的高收入群体走出“半城市化”,从市场、制度和社会三个维度破解农户宅基地退出障碍,帮助农户进一步拓展社会网络来弥补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漏洞.
其他文献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居民的风险感知与专家风险评估不一致的现象,即风险的社会放大,不利于灾害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以风险的社会放大为视角,选取兰州市的四个住宅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深度访谈法收集数据,构建了风险沟通、社区灾害风险的社会放大、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满意度三者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利用回归分析得出:风险的社会放大并不会直接影响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满意度;风险沟通有利于提高公众对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满意度;风险的社会放大会削弱风险沟通对风险管理满意度的积极作用;相较于风险沟通的
鉴于企业成功地参与了精准扶贫实践,政府和社会对有效衔接阶段的企业作用寄予了更多新期待,乡土企业位列其中.通过对贵州省乌蒙山区乡土企业X茶园的调查发现,在处理政府、市场、所在社区的复杂关系中,该企业扮演的多重角色存在叠加效应,基本达到了多方预期.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基层政府与X茶园的角色互动再次开启,双方合作的领域围绕特色产业融合、村社一体化、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展开.进入衔接阶段之后,在政府产业规划、企业布局、社区治理等政策激励与规制下,X茶园经历了新的角色扮演、巩固与强化过程.这个新的角色建构使乡土企业塑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要开拓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扎实的机关作风建设“保驾护航”,夯实发展之基、筑牢发展之魂.要明确加强作风建设是推进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高校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扎实作风建设保障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江苏海洋大学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江苏海洋大学为例,提出一些措施和策略,以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保障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介绍了在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应对举措.
粤澳深度合作区要打造大湾区建设新高地,必须充分释放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动能,提升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配置能力.高等教育助力粤澳深度合作要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推动高等教育与粤澳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
通过对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劳动教育历史的回顾总结,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对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回归,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探索的全面升华.要进一步提高对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思想认识,完善理论体系和实施体系.
加强粤澳教育深度合作,既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重要内容,也是助推澳门多元发展的基础工程.为此,必须充分认识粤澳深度合作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并通过顶层设计、新基建行动、创新驱动、服务融合、契合地方的路径,实现合作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场合强调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德育思想的传承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新时代教育的现实要求,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被推崇为有望取代新公共管理理论而成为公共行政的新范式,从而自然成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但由于研究路径多元、缺乏统一的话语体系、公共价值与政府绩效的关系模糊不清等原因,面临理论停滞的风险.通过对公共价值与政府绩效的概念进行辨析、整合与重构,提出政府绩效与公共价值具有同一性关系,构建了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评估程序和政府绩效评估理论框架.
韩国一流高校高等科学技术院(KAIST)的课程设置模式国际化,强调营造国际一流学术生态矩阵.本文通过对韩国的世界一流大学KAIST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的过程环节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建构以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