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盨铭文再考

来源 :语言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l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盨铭例特异,前所未见,文辞古奥,艰涩难读。文章在诸家考释的基础上,对△公盨的句读、语词、句子之缺省成分以及铭文性质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指出,“敷土、隓山、濬川”是大禹治水的三种方法,对此句的理解,必须充分注意大禹的神性。“ ( )方”指禹平定下土之后,对四方不服势力的征讨。“降民、监德”是两个并列的动宾结构。“康亡不楙”读为“康娱丕懋”,义即安乐勤勉。“孝友 明”指四种德行,即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忧恤贫病,明察是非;“ ”释忏,相当于《周礼·大司徒》“六行”之一的“恤”。“好祀”义即“宜
其他文献
“博饪”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敦煌文献里使用比较频繁。今西北地区方言有“饽饪儿”、“圪怃儿”、“麻食(子)”,它们都源于“博饪”。从“博怃”的用字情况及出现时代考察,它可能为外来词,但是“俘怃”这种面食并非来自外来民族。“博饪”在不同时期加工制作上可能有所不同。
期刊
文章主要以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中所收的现代汉语介词为本,描写分析了介词的句法分布特点,运用韵律句法学理论探讨了现代汉语介词合法分布与其音节数目之间的关系,认为核心重音原则在介词的长度和分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区分了现代汉语中的饰V’介词和饰VP介词,揭示了韵律与句法的交互作用。
从玄应音系、慧苑音系、慧琳音系、可洪音系到希麟音系,汉语全浊声母有相同的对音行为。梵汉对音材料证明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的全浊声母有两个重要特征:1)不送气;2)带同部位的鼻
2003年7月7日至12日,由日本东京大学、北海道大学主办的第四十一届国际计算语言联合会(4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在日本札幌市会议中心召开。来自美国、日本、英国、中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大约400人参加了会议。
文章考察民国《定海县志·方俗志》反映的定海方言的音系特点,并与现代定海方言对比,探寻90年来定海方言语音的变化。变化体现在声母和韵母两方面。声母方面的变化有:1)现代
被动句型“P……相V”(如“被花相恼”)在汉语史中长期使用,但尚未引起研究者应有的注意。文章系统介绍此种被动句型,探讨其历史来源与生成方式,考察其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的情
期刊
第四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6月12日至14日在台北举行。本次会议由台湾师范大学信息教育研究所、华语文教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南开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语言学会、岭南大学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语言与生活”。
汉藏语系诸语言发展至今有一些相同的发展变化现象。如语音方面,语词由多音节变为单音节,又从单音节词发展了双音节复合词和四字格成语;音节结构简化,复辅音声母变为单辅音声母,韵母的塞音尾和鼻音尾由多个变少,进而脱落;有的语言只有单元音韵;有一些相同的语音演变程式。语法方面,修饰成分位置逐渐前移,以动词虚化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