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体外循环应用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神经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核因子(NF)-κB表达及婴幼儿体外循环神经损伤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郑州儿童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3组,每组30人,即试验A组、试验B组和对照组。麻醉平稳后试验A组静脉输入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1 μg/kg,注射时间大于10 min,术中0.2 μg·kg-1·h-1静脉泵注,直至手术结束。试验B组诱导后静脉输入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0.5 μg/kg,注射时间大于10 min,术中0.1 μg·kg-1·h-1静脉泵注,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方法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前(T1)、体外循环(CPB)结束时(T2)、CPB结束后2 h(T3)、CPB结束6 h(T4)、CPB结束24 h(T5)采集血标本送化验室检测S-100 β蛋白、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NF-κB,收集记录围手术期相关参数。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后1个月采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及标准化临床神经功能检查,以评估患儿神经精神功能状态,术后出现异常者辅以头颅断层扫描、脑电图检查。

结果

3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及手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1时,3组的S-100 β蛋白、NSE、TNF-α、IL-6和NF-κ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T2、T3、T4、T5时S-100 β蛋白和NSE较T1时升高(均P<0.05);T2、T3、T4、T5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A组和试验B组的S-100 β蛋白、NSE、TNF-α、IL-6和NF-κB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此时试验B组各指标水平较试验A组高(均P<0.0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κB表达水平与血清S-100 β蛋白、NSE、TNF-α、IL-6水平均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675、r=0.733、r=0.696和r=0.691,均P<0.05)。各组间患儿围手术期的心率、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有3例患儿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DDST评分低于术前,术后7 d测试均恢复到术前水平,头颅断层扫描有脑水肿表现,术后1个月复查均恢复正常,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

结论

将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应用于CPB手术的患儿,可以调低NF-κB的表达,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减轻CPB对患儿造成的神经损伤。

其他文献
期刊
BMJ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杂志的主编Sandy Goldbeck-Wood认为:对医务人员和人工流产的女性来说,认真反思是人工流产伤害最小化的基本措施。
期刊
目的分析纳米碳在清扫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我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92例PTC状癌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实验组术中于甲状腺内注射0.2~0.3 ml纳米碳混悬液,对照组不予以处理。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甲状旁腺误切数目、手术前后血钙、甲状旁腺腺素(PTH)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喉返神经后方
目的探讨维生素D体内代谢过程中的代谢酶CYP2R1的基因多态性与南京地区肺结核易感性的关联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南京市胸科医院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共43例(病例组),选取南京地区参加健康体检的居民为对照组85例,PCR方法检测CYP2R1基因上rs10741657、rs12794714、rs1993116位点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χ2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基因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0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右侧纹状体注射肝素和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制造脑出血大鼠模型,术后24 h向转基因组纹状体注射外源性VEGF转基因BMSCs,BMSCs移植组注射BMSCs,VEGF组注射VEGF,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第1、3、7、14天对大鼠行mNSS评分,
目的优化和建立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的方法,分析幽门螺杆菌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gyrA基因突变,为临床选择个体化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胃内窥镜检查的4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组织,微需氧条件(5% O2、10% CO2、85% N2)下培养出23株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菌株,采用E-test法进行左氧氟沙星药敏
目的探讨严重骨性锤状指畸形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指功能恢复情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拟于本院接受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治疗的严重骨性锤状指畸形患者3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全部接受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6周后开始康复锻炼,随访时间8至12个月,采用Crawford方法评定患者的指功能恢复情况并将患者分为优良组(n=30)和可差组(n=7),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两组患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银屑病中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微小RNA(miRNA)和基因表达的临床与病理意义。方法下载银屑病患者正常组织、非皮损组织、皮损组织3类60个样本的高通量测序数据(GSE63980),通过生物信息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银屑病不同类型样本之间差异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通过StarBase数据库下载miRNA、lncRNA和mRNA的靶向关
目的初步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中环形RNA(circRNA)的异常表达。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集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经病理确诊的NMIBC患者标本,通过基因芯片对3例人NMIBC组织较癌旁正常组织差异表达的circRNA进行初筛,随机选取2个表达异常的circRNAs,在10对NMIBC及其配对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