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书斋文化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是我国书斋史上的鼎盛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这些都为人文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些“耕读世家”、“书香门第”在社会各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读书、藏书成了人们所尊崇的社会行为。一大批文人学士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他们遵从儒家倡导的立身之道,大兴土木,建造了大量风格各异、各有千秋的书斋,为自己独善其身、潜心读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与此同时,朝廷的腐败和官场的险恶也使不少文人感到心灰意懒,他们退出官场,寄居书斋,整日里吟诗诵词,评阅史籍与书为伴。书斋,作为一个文人的心灵空间,不论是典雅豪华的高堂,还是简陋窄小的斗室,都寄托着斋主的理想,始终营造着中国文化中独具魅力的一片天地。
  
  体现了儒家“兼济天下,独善其身”的思想风貌
  
  儒家倡导的处世立身之道是:一则兼济天下,二则独善其身。官府是兼济天下之处,而书斋则为独善其身之所;朝廷是士人进阶谋位之处,书斋则为文人乐趣所在。书斋文化与儒家这一思想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时一些有关书斋的题记和议论中,常常可以看出这一思想的流露。清初浙东学者李邺嗣在《伏翠山房记》中写道:“余见从来士大夫,方其身居要津,名位已重,亦尝命家人豫造泉石,以为身退之计,然有园亭置久,而主人竟不一至者;亦有主人暂来即去,翻不若过客流连者,此虽其退在口,而身固未尝求退也;或不幸身遭废退,放归田里,犹且临清泉而叹若枯鱼,处丰林而怨如穷鸟,漏逼钟鸣,尚图一出,此虽其身退,而心终未尝乐退也。”文中指出亭园主人虽做好了身退之计,但却“暂来即去”,“若过客流连者”,念念不忘“兼济天下”,建立功业,其心未退。
  明清时期,以“淡”字命名的书斋颇多,明代学者薛瑄在为杨伯玉“淡庵”的题记中说:“淡者寡欲之谓也,……诚以士君子立心之要,莫要午淡而寡欲也,寡欲则世味焉以移易其志哉!”古之君子“不为富贵声色滋味所淫溺之,天理灭,人心泯,将无以自立于世矣”。他们认为:只有在淡泊中才能领略书斋生涯的乐趣,而只有书斋生涯的乐趣才能修性养心,“独善其身”。清学者俞弁的书斋生涯也很有代表性。他说他终日在书斋中“读经史百家,忽然有悟,朗读一过,如对宾客谈论,而无迎送之劳,一乐也;展现法书名帖,追思古人笔法,如与客奕棋,既局而无机心之劳,二乐也;焚香看画,一目千里,云树蔼然,卧游山水,而无跋涉双足之劳,三乐也。日复一日,盖不知老之将矣,何必饫膏梁,乘轻肥,华居鼎食,然后为快哉!”遂匾一室曰“逸劳堂。”书斋中的书、名帖、画在他眼里,都成了有生命的东西,士人的书斋之乐和淡泊之情跃然纸上。
  
  反映了士人挂冠免祸、隐居山林的思归之风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社会官场上的腐败和政治斗争的险恶,一些文人产生了“去官隐退”的林下之思,一时,得遂其初愿成为他们立身的准则和追求。故此,当时以“遂初”为名的书斋并非罕见。隐退以后,他们有的著书立说,有的终日与棋琴书画为伴,以此颐养天年。一些文人在有关书斋的题记中较多地反映了这种思潮。
  明代大散文家归有光在《遂初堂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及其已至贵显,或来必尽其用,而势不能遽去,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他认为:欧阳修虽身居高位,但仍有“思颖”之诗、“归田”之录,“盖君子之志如此”。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和激烈的党争往往使一些士人挂冠免祸,思潜书斋,仕与不仕,多有遂初之念。身在官府而思归书斋者也不在少数,明代嘉靖年间的翰林院孔目何良俊,虽身在京城任职,但“每喟然叹曰‘吾有清森阁在东海上,藏书四万卷,名画百韱,古法帖鼎彝数十种,弃此不居,而仆仆牛马走,不亦思而可笑乎!”明末学者祁彪佳在家乡有一园林,颇集山水之盛,但却偏偏在园中置一简陋的书斋,名曰“志归”。他写道:“当予乞归时,便欲于定省之暇,适志园亭,而此斋实为嚆失,乃此是志吾之归也,亦曰归固吾志也;”
  明末,宦官专权,党争不止,一些士人未人仕途,其心已寒,便有退居书斋之念。进士冯元扬少年时读书于家乡慈溪城东,揽采江山之胜而叹曰:“异时有买山钱数缗,为阁于此,署之曰‘儋归’,与通人高士读书饮酒其中,可以乐而忘死矣。”又有李长蘅在京城赴试前便已叹道:“他日世事粗了,筑室山中,衣食并给,文史至贮,招延通人高士,如孟阳辈流,仿佛渊明‘南邮’之诗,相互咏歌皇虞,读书终老,是可以乐而忘死乎!”身还未人仕途,已思其退,而思退又必联想到日后的书斋生涯,这就是当时一些文人的思潮。故他们常以书斋生涯示其终焉之志。尤其是一些绝意仕途的文人,书斋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因此可以说,书斋生涯不但是文人追求的初衷,同时也是辞官隐退的后路。
  
  追求古雅幽静、高洁脱俗的读书环境
  
  明清时期,有些士人既绝仕途,便着重追求读书的意境,使其与斋主的情操交融于一体,令人见其书斋,如见斋主。《明史·倪瓒传》中,记录倪瓒个人言行的文字并不多,但对其书斋内外的境况却着重予以描述,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倪瓒的为人:“所居有阁曰清閟,幽回绝尘,藏书数千卷,皆手自勘定,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列左右,四时卉木,萦绕其外,高木修簋,蔚然深秀,故自号云林居士,时与客觞咏其中。为人有洁癖,盥濯水不离手,俗客造庐,比去,必洗涤其处。”倪瓒书斋的意境,也成了后代文人仿效的对象。明末清初的遗民张岱因慕倪瓒清閟,仿其书斋名曰“云林秘阁”。文人追求的书斋意境,意在有一种出尘的气氛,一些人对这种境界的追求,甚至成为一种癖好。如明代宁献王朱权被封江西颍,由于宗藩不许干预军政,故朱权终日在书斋中研读秘籍,沉缅诗文,尝“令人往庐山之巅,囊云以归”,在书斋中“障以帘幕,每日放云一囊,四壁氤氲,如在岩洞”,故名其书斋为“云斋”。人其书斋,如临仙境,可谓别出心裁。
  明清时代的书斋陈设有三种特色:一是古代文物成为书斋收藏的必然对象,这和明清时期文人好古的风尚有很大的关系,其藏书多宋元版本,且“唐宋以来法书名画,充栋插架,以及尊罍彝器,杯盎几案,入其室无一近今物”(《藏书纪事诗》《卷四》)。明代史鉴之书斋“陈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书画,相与鉴赏,好著古衣冠,曳履挥尘,望之者以为列先之俦也”(《藏书纪事诗》《卷二》)。清代安仪周的“古香书屋”中“贮牙签万轴,余尽商周秦汉青绿宝器,唐宋元明名家翰墨也,寝食期间,俗夫不得窥户牖,时人比之清阁。” (《藏书纪事诗》《卷四》);二是明清时期的文人多善书画,故书画是书斋中不可缺少的陈设,已成为书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清代学者,尤其是乾嘉时期的学者多从事考据和古籍校勘,其汉学家的书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藏书楼。他们不仅仅左拥廿二史,右持十三经,其书斋往往是“图书文籍,插架琳琅,登其室者,如入万花谷中,令人心摇目眩”(《履园丛话》卷六),成为明清时期书斋的又一特色。
  斋有古意,人有古风。明清时期的书斋不仅仅追求陈设上的古雅,其斋主也十分讲究与书斋意境的相结合,如钱谦贞于书斋“怀古堂”中:“明窗柒几,丹黄校勘,似陆龟蒙;蒲团若碗,栖心释梵,似白乐天;归池泼墨,淋漓绢素,似米元章;钟鼎彝器,金石翰墨,辨别款式,似赵明诚;而忍辱不较,阉户自守,又似管幼安。” (《藏书纪事诗》卷四)书斋的气氛和斋主的风范相协调,以至俗人不得人其斋。明末学者祁彪佳在“寓山草堂”品茶赋诗自娱,“若俗子十往返不一见,虽受怒骂如张牧之,固不惜也”。得入书斋者,皆文人雅士,鸿学硕儒,相与文酒唱酬,谈学论道,无杂人,不杂言。又如张岱在“古梅书屋”“终日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入”。清末诗人龚自珍曾言,登乾嘉时代汉学家卢文绍的“抱经堂”和阮元(清大学士)的“研经堂”“无杂宾,无杂言焉”,登陈庆镛的“问经堂”“愀乎非五经之简毕不敢言”,可以说古时文人的风范与书斋的意境是既相协调又相辉映的。
  古雅幽静的书斋环境是我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书斋意境,但也有人反以书斋的简陋为乐。归有光的“项脊轩”本是“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但却意境不减,乐,趣无穷;祁彪佳有雄资大建园林,但书斋却“一仍简陋,然亦可啸可歌,可偃仰栖息也已”,“避暑斋中,比窗尽致,平畴遗风,绿畦如浪,以觞以咏,忘其为简陋,而转觉浑朴之可亲,遂使画栋雕薨,俱为削色”。清代吴岑渚的“半砚斋”“才容十笏,图史笔砚之外,无他物”。但斋主以著书为乐,“中之人,恬淡乐志,犹凡夫也”。学者钱大昕之弟钱晦之书斋简陋,但他认为可居即可,故命为“可庐”。钱大昕在“可庐记”中写道:“晦之好读书,而不汲汲乎荣利之嗜,故名庐之意,盖蕲至于古之随遇自足者,仰予又有进焉,夫之理所在,有可不可,境之所值,无可无不可,晦之能安于境上可,必能辨于理之所不可。”不求奢侈,但求境界上的高洁。
  明清时代的书斋,就如同我国古代的唐诗宋词、书法丹青那样,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它既像诗,又像画,和古代儒家观念及其情怀相联系,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责编 晓舟)
其他文献
2000年高考语文试卷(上海)阅读理解部分考了两首古诗,其中一首是唐代王驾的《雨晴》。其诗如下: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The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注重培养学生
目的 :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本文复习了 2 0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资料 ,重点讨论了手术方法。结果 :实现脑膜瘤镜下全切 17例 ,大部分切除 3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5岁。因头昏一年,加重伴口齿不清1月于1995年7月12日入院。头昏在劳累及受凉时加重,时感左侧额、顶部胀痛及左眼胀,无发热、耳鸣、恶心、呕吐、视力下降及意识
一位19岁女子蓝球运动员在打球时小腿扭伤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主诉双下肢疼痛,休息几分钟后症状消失。伤后立即测试,前室室内压左侧为3.85kPa,右侧为1.45kPa。利用近红外光学检查通
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国际论坛暨展览将于2015年11月21日至11月2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指导单位,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中国城市规
B超对胎儿多囊肾的诊断(附7例分析)林仙方邬青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患者最后会出现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直至发生尿毒症而死亡。若能对胎儿多囊肾及早作出诊断,及时终止
1985~1986年在中国海南岛发生了一种急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主要表现为发热、骨关节痛、出血、恶心、呕吐、上腹痛、阳性束臂试验、血压降低、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和出血时间延长。大部分病例的临床特点与登革出血热符合。病毒学和血清学研究结果证明,其病原是2型登革病毒。本文报告在本病开始发生的儋县地区对390例登革出血热所做的动态性临床观察。一些病例发生了少见并发症,例如急性血管内溶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阿兰.德波顿在其《幸福的建筑》中文版序言中写道:“你只有在弄清楚了中国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以及她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之后,才有可能来讨论中国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同样,对家居设计即对“家”的设计,首先你得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再把这种你内心期待的品质和理想投射到“家”的每一处细节的设计中。  Home design is equal to design of “Home”. Firs
患者男性,55岁,农民。一年前开始胃痛,后渐加重,伴食欲减退,并出现恶心、呕吐。钡餐透视后,按胃部肿瘤在外院接受化疗。近来胃痛加剧,并在呕吐物中查到囊泡状物,如玉米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