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学位条例实施40周年暨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来源 :研究生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mfdpv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40周年、中国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30周年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胜利召开1周年.为进一步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工作主线,有效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2021年12月22日—24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召开纪念学位条例实施40周年暨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纪念学位条例实施40周年,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会议以在线直播的方式召开,面向全体会员和研究生教育同行开放.
其他文献
获得感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所获得的认知、思想与精神上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增强学生获得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试金石.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应当以学生获得感为重要指标,抓住教师、学生及教学方法三大环节: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增强获得感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主体性是能否最终取得获得感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和获得感取得的关键环节.
康乾南巡期间,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与江浙地区的文人士绅群体积极互动,通过特恩加试、官绅书赋能力测试等方式考察和延揽人才,并积极搜寻典籍或接受文人士绅进献书籍画册.帝王对江浙地区文人及文化资源的吸纳,为其在京师和江浙地区以汉文化典籍刊刻为核心的典籍编纂事业储备了力量,并在南巡中及南巡后,将经过清政府重新调整、系统整理后的文化典籍颁赐给江浙地区,而江浙地区颁赐典籍的贮藏之所多为南巡影响下的行宫或名胜景观.
资本可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类资本既是个体社会行动的武器,也是个体社会行动的目标,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界定了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与社会流动的轨迹.高校扩招以来,贫困生相比非贫困生而言,其就业困难表现在过程、数量、质量与结构四个维度.从四维资本视角来看,贫困生相对于非贫困生就业困难的根源,在于其经济资本贫乏,文化资本不足,人力资本结构不优,社会资本欠缺.在四维资本视角下,贫困生就业困难的精准化解路径,主要有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以增加贫困生的经济资本,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以增加贫困生的文化资本
乡村学校实施在地化教学,有利于在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有益于乡土知识的实践转化和乡土文化的传承创新,进而培养乡村学生关心、重视、思考乡村发展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因此,乡村学校在地化教学有效契合了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有助于激发乡村学校的内生动力,厚植乡村发展的人力资本,弘扬乡村的优秀文化传统,还有助于回归乡村教学的育人本真.基于此,乡村振兴背景下在地化教学的实践路径主要有:重构教学体系,充分挖掘和融入乡土元素;重供给侧改革,保障在地化教学资源供给;做好规划设计,细化在地化教学改革方案;引入新兴技术,助推在
新时代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已经走到一个重要且关键的历史拐点.面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巨大压力,面对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良好机遇,中国高等音乐教育要通过如下路径实现快速发展:努力做好高等音乐教育普及和质量提升工作,不断加快高等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步伐,全面提升高等音乐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在全球自然环境不断恶劣以及人口急剧膨胀的背景下,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世界各国被迫进入灾害频发的风险性社会.印尼政府高度重视灾难教育,2010年制定了一项“减少灾害风险”的国家战略,构建了颇具特色的灾难教育体系.该国的灾难教育确立了以提升学生灾难素养为宗旨的目标,兼顾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以及情感态度性目标;选取海啸、洪水、地震、滑坡、火灾等灾害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螺旋式分模块、分学段地组织教学内容;借助学科课程渗透、专门课程、“自我发展项目”等多样化的途径实施灾难教育;着力开发“境域化”与
为了解科学教师在小学阶段开展环境教育的现状,本文调查了杭州市西湖区小学科学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与能力.调查发现:西湖区小学科学教师整体环境教育意识较强,但由于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被边缘化,缺乏环境教育的教师培训,加之教师日常工作量大等,科学教师实施环境教育能力略显不足.为提高科学教师环境教育能力,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开展环境教育所需的专业技能;二要增强科学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三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四要借助校外力量,增强科学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
从文献计量学视角,运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 2.0和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5.7.R2,对1990—2020年CNKI数据库里中文核心期刊与CSSCI来源期刊的731篇论文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探析我国教育督导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态势.结果表明:我国教育督导领域尚未形成广泛而紧密的合作网络,研究的主题集中在教育督导制度、问责、质量监测几个方面.今后应加强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教育评估监测方法和技术,职业教育专业质量监测等研究.
传统的概念中,文科似乎与实验室是天然绝缘的.相较于理工科而言,由于高校文科实验室在发展及建设方面受重视程度不够,自身教学体系不完善等,使得目前的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没能呈现出和理工农医类实验室那样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跨学科研究的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应运而生,如就《国际战略学》课程思政的“浸润”实践尤其需要新文科实验室的系统案例承载.本文结合G大学文科实验室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新文科实验室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明确高校新文科实验室建设目标、做好文科实验室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通过
教学需要意境,犹如学生需要意义.意境即意义发生、领悟之境.我国传统道家思想对意境的解释是有无相生,无中生有.但依据海德格尔“朝向……的存在”的现象学理论,教学意境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朝向教学目标的回旋、震荡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一切还没有完全实化、固定化,它能够让学生有机会领悟教学的意义.教师要重视教学意境的营造,并注重学生生活世界的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