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之中求实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iei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简约,简约是一种美。追求语文课堂的简约之美,就是要变繁复低效的语文教学为简单有效的语文教学。本文从“教学语言、目标、过程及教学问题和媒体运用”五个方面来找寻简约与有效的联系点,阐述如何在“简约”中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简约; 有效;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89-00
  1
  正值人们感叹语文越教越难,越教越糊涂的时候,有专家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新观点。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说:“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促发展。”这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追求的简约风格。这给困惑、迷茫中的一线教师指点了迷津,笔者认为,从“教学语言、目标、过程及教学问题和媒体运用”五个方面来找寻简约与有效的联系点,是在“简约”中走向“有效”的适性路径。
  一、教学语言“简约”,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基石
  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桥梁。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于语文的海洋,都应富于逻辑,引人入胜。如导入语要精心提炼,也可直接进入新课。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只是说了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好吗?”再如有的教师提问:“你觉得哪些词语写得好?”从逻辑上分析便含有“哪些词写得不好?”的意思,不如这样说:“你更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这样准确地表达避免了自相矛盾,不会使学生的回答模棱两可。
  二、教学目标“简约”,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如何设定简洁明了的教学目标?我们务必明确目标的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指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目标,即扎扎实实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第二层意思是指学习一篇课文的目标。新课标提出了“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而这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认识了“三维”本是“一体”,有助于我们简化头绪,使目标简明。
  其次,教学目标表述要清晰、可测。一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使”“让”的句式颠倒了主体位置,宜表述为“在教师的指引下”、“借助文本中的注音”等,表明学生是在什么样的学习条件下达到目标。二是表述应为可观测与监测的行为动作,如“分辨”、“区分”,慎用“体会”、“感悟”等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语。
  三、教学过程“简约”,是实现“有效”课堂的支撑
  不少课堂过于追求时髦与新颖,搞了不少花样,环节多了,形式多了,学生无价值的活动也多了,看上去确实很热闹,可是学生并没有能静下心来去认真读书感悟,结果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了。叶圣陶曾说:“语文教学就是简单一个字读。”教学过程简化,就是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去取得教学实效。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最“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例如在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我让学生阅读后先说出课文中的优美诗句“她仿佛会听到小溪流淌的声音”、“她仿佛看到了美丽的世界”等;然后再通过感悟让学生把欢乐的感觉读出来。最后反复读第三小节,带着对盲婆婆的祝愿之情来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读,共同祝愿盲婆婆早日重见光明,永远幸福快乐。显然,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地读中,理解是不同的,最后一次的“祈祷”和“祝愿”是学生对盲婆婆的倾情相许,不仅促进学生涵咏课文中的诗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感悟,更强化对盲婆婆的祝愿、关爱之情,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过程取得的效果自然超过教师枯燥的解释。
  四、教学问题“简约”,是实现“有效”课堂的“润滑剂”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动力,因为课堂的不断前进是学生对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的提问学生都能一一举手回答,甚至不需要讨论、没有任何思维的阻碍,看似热闹的课堂其最后也激发不了学生的求知兴趣,甚至一无所得。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达到“看似信手拈来,实是苦心经营”的境界。课堂提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不在于表面的繁荣,而在于问题要有质量,有针对性,能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深层的思考和把握。
  第一,要设计主问题。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设计几个主要的问题。如苏教版教材第八册《珍珠鸟》最后一句为:“信赖,不就能产生美好的境界吗?”教学中,如紧扣这句话设问:“信赖是什么意思?从哪可出看出珍珠鸟信赖我?珍珠鸟为什么会这样信赖我?”围绕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欣赏、评价,学生的认识也步步深入。
  第二,要善用追问。追问最能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宽度,掘进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如教学《落花生》一课的重点段,可提问: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父亲赞美花生,实际上是表达一种希望,他希望什么?你认为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文中说要像花生那样,是不是说像桃子、苹果、石榴那样不好?为什么?以一连串的追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
  第三,要让学生提问。当前的课堂,以教师的问为主导,出现了以问代讲的新满堂灌。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说过:“启发学生提问不仅克服了老师提问太多、学生丧失兴趣,而且往往补充了老师备课思考的偏颇,能够加大课堂信息量,增加学习气氛。”
  五、教学媒体“简约“,是实现“有效”课堂的“调味品”
  多媒体就像味精,可以调味,但不可做主料。在课堂实践中,40分钟时间里要合理分配,要抓准时机,恰到好处,实实在在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教学中,我常常选择在感悟语言文字丰富内涵时,运用媒体课件。如教学苏教版第三册《问银河》的第一段,抓住重点词“清澈”,先利用生动的画面初步感知,再出示排比的句式让学生进行语言的描述,丰富文字的内涵。同时,询问学生你想去这样的河里做什么,激发学生喜欢银河、向往银河的感情,并获得美的感受。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简约,简约是一种美。追求语文课堂的简约之美,就是要变繁复低效的语文教学为简单有效的语文教学。在追求的道路上,我们都应该探索、实践,带着学生一起走进简约、扎实而快乐的语文!
其他文献
1644年,一个年仅6岁的顺治帝福临,由孝庄太后抱着入主皇宫,开创大清基业;267年后,又是一个6岁的宣统帝溥仪,由隆裕太后抱着退出皇宫,结束了大清王朝。历史是如此捉弄爱新觉罗
美国科研人员在新近出版的《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撰文称,晒太阳可减少妇女.尤其是浅色皮肤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
也许看这两篇小说的标题是找不出任何可比性的。但不知是哪根神经受了触动,一读到屠格涅夫的《木木》我就想起了鲁迅的《祝福》;而再读《祝福》,恰也离不开《木木》了。这两
一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keray,1811—1863)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富裕的东印度公司职员的家庭。五岁时,他父亲去世了,留给他大笔遗产。萨克雷的
一项由上海市多家医院联合相关社区进行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慢性并发症的筛查及诊治网络的构建”课题表明,部分血糖超标,但尚未戴上“糖尿病”帽子的“准糖尿病”患者,已经受
法律制度是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环境因素.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的流程角度来看,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环境应完善三个方面的法律制度问题.与政务信息有关的行政法律法规问题;电
2008~3月21日第八个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健康生活、良好睡眠—金质睡眠与婴幼儿健康”的主题。婴幼儿的睡眠如同金子一样宝贵,每个父母都应关注婴幼儿的睡眠与健
随着梅毒在我国流行时间的延长,神经梅毒发病率在逐步上升,但文献报道以器质性损害为主。而以头晕、头痛、失眠等为主要表现的报道并不多见。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为进一步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咪唑斯汀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我科于2002年5月~2003年4月,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咪唑斯汀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取得了满意
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那么作为一名农村幼儿教师,研究农村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