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设计实践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ctivexi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乡土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承为研究背景,以地坑式窑洞建筑的分析解读与实地调研为设计基础,以生态博物馆理念为依据,进行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实践。设计方案提取地坑窑符号元素,针对博物馆所具有的公众开放性、文化传承性和展示互动性等原则,结合本土非遗文化和地域特色进行融合设计,力图将文化与生态、历史与现代进行有机的交融,将场地打造成为一个集非遗展示、文化宣传、教育教学、休闲娱乐、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综合多层次文化体验区,真正做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同类型的博物馆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坑窑;博物馆;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84-02
  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脚步愈来愈快,越来越多富有强烈历史性和地域性的东西被高楼大厦无情地取代;仅存的传统风貌地区显得破旧不堪,这些历史风貌正在慢慢消失,随时面临着被现代化产物所取代。而对于陕西省三原县而言,柏社村地坑窑不仅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也承载了当地人民深切的情怀与记忆。这种独具特色的下沉式窑洞建筑,饱含了人居文明的智慧,不仅是当地传统建筑的珍贵遗存,更是当地乡村记忆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建立地标性地坑窑博物馆,传承地坑窑建筑风貌,融合现代需求的同时延续风貌特色,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规划设计思路
  地坑窑博物馆的规划设计在充分挖掘区域环境优势和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确立了设计的总体定位和目标。方案将经济建设、乡土文化、旅游开发作为设计背景,以地坑窑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特色和窑居的人文环境为主要展示对象,以保护和传承三原县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目标,通过重构、复兴等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法,进行创新性的规划设计,打造全新的生态文化博物馆,塑造出有故事、有文化,体验感丰富的精神场所。
  方案定位为新型多元化、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坚持传统与现代并存、技术与经济并重,进行场地的功能整合与博物馆建筑设计,为观众提供一个非遗展示、科普示范、教育教学、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校外讲堂和展览游乐的活动场所,力图能打造出独具特色且文化宣传、教育氛围浓厚的城市区块,成为展示三原县形象的重要窗口。
  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场地条件,以绿色生态为基底,强调博物馆的文化核心地位,在传承地坑窑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景观的补充,按照功能需求将场地划分为入口形象区、博物馆展示区、中心景观区、互动讲堂区和生态停车区五大区域。广场设计汲取仁、智、礼、孝四大文化主题,设置三原文化故事景墙、名人铜像和剪纸造型的特色铜制镂花灯柱,彰显地域文化,打造城市绿野,为市民提供身心放松的文化休闲景点。
  二、建筑形态设计
  博物馆的建筑形态来源于地坑窑洞的立面造型和地坑院布局形式的结合,建筑造型设计在充分解读和详细分析场地环境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其精神内涵,挖掘出地坑窑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特质和地方特色,烘托出与文脉相契合的环境氛围,同时利用全新的建筑学意象设计方式和现代的材料与技术手段,整合自然生态、区域文化和社会环境,表达出延承与开创的特质,激发观众对地坑窑和三原地域文化的情感认同,使博物馆与场地环境形成和谐有机的整體。
  造型设计方面,方案以现代设计思路提取地坑窑洞建筑形式,从外部形态入手将相关元素进行解构与重组,通过图形抽象化的处理方式,用实体形态表达对文脉的回应。建筑整体采用低层模式,依据展览中心、多功能表演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三大内部空间的使用需求,通过对建筑体块的提升、下沉、推拉、抽取、切割等表现与组合手法,完成对博物馆的空间细化以及相应的文化展示、传播、活动功能的实现,形成收放有序的建筑空间序列。
  屋顶的形态设计意在表示对地坑窑洞建筑的呼应与对话,元素上提取了地坑院的风貌特征,以“天井和窑脸”的样式为母题,进行抽象变形的细部塑造,表现出历史和现代的交融,造型张力感十足。
  博物馆立面形式的设计现代简洁,强调层次感与现代科技感,曲线的使用意在模拟地坑窑建筑的历史曲折发展,长短不一、凹凸各异的直线对比出立面的虚与实,营造出灵动活力而富于变化的立面造型,寓意着有机流动、向上生长,将过去记忆的片段与未来无限的可能交织在一起,引发观众的感知、记忆、联想和思考。
  三、建筑材料与技术
  博物馆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上注重生态技术美学,以现代语言转述历史为目的,为达到沉重与轻盈在美学中的兼顾,同时建立新的对比张力关系,设计选择钢和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的支撑结构材料,建筑表皮饰面采用加工后的石灰石,石质轻薄坚固,具有耐久和抗压性等特点,同时利用木质隔条进行局部装饰,色彩冷暖融合、质感软硬协调,营造出温和的新旧对话氛围,使得建筑以“消隐”的方式融入基地与周边环境当中。
  突出的屋顶曲线造型下由喷漆再生铝制成的深挑檐与垂直的玻璃散热鳍片组合而成,为建筑提供了优质的水平外遮阳板,起到了在控制建筑得热、蓄热的同时,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能耗的作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与金属曲线面板的结合,不仅增强了建筑的透明度,给人以直接在宜人的景观中工作的感受,与此同时还创造出一系列室外平台,为使用者们提供了丰富的休闲与观景空间。
  覆土屋顶绿化的设计思想,主要来源于柏社村“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民间说法,方案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念,以打造阳光草坪为目的,巧妙地将绿色地毯似的坡面屋顶延伸至博物馆的外广场当中,既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开阔的休憩、观景、交流和聚会的场所,又解决了屋顶的隔热问题,降低了热传导性能,达到改善建筑实体热工环境的作用,实现了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四、室内空间功能布局
  地坑窑博物馆的室内空间功能布局以展示、科普、教育培训、文化活动为基础,按照人群活动的需求和频率进行分区规划,采用集中式布局,将建筑内部空间划分为展览中心、多功能表演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公共服务区域和办公区域五大区块。三个中心相对独立,可独立运营,又与公共空间保持了畅通联系,各功能空间分区明确、动静分明,形成了综合性较强的多功能型文化展示传播中心。
  展览中心位于博物馆的首层与地下一层,共有三个常设展厅、五个专题展厅和两个临时展厅,以综合立体的展览方式,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展示陈列空间,以此提高对观众的吸引力,达到增强博物馆活力的目的。常设展厅主要以地坑窑建筑文化为展览主题,集中占据地下一层的主体空间,叙述主题具有明确的递进关系。专题展厅分散布置于建筑的一层和地下一层的西侧,包括非遗文化静态展厅、非遗活态互动展厅和非遗动态虚拟展厅等,空间开放性强,观众可以根据兴趣有选择性地参观,增加观众的停留时间,提升文化传播的效力。一层北侧的临时展厅,考虑到不同可能性的布展内容与空间再利用的问题,与公共服务区域之间没有做硬性的分隔,位置上分别与服务咨询中心和咖啡餐厅、精品商店相连接,给观众提供参与和互动交流的平台,空间功能活跃。
  多功能表演中心位于博物馆的西侧,包括多功能演艺厅、多功能报告厅、小剧场和演职人员休息室、排练厅等,为各类表演、演出活动提供不同规模的场地。
  文化教育中心为组团布置,位于博物馆东侧的一至四层,以“技能传承、经验交流、设计创新”为目的,组织开展面向公众的教育、培训场所、艺术工作室和图书馆、儿童活动室、老年活动室等社会服务活动。
  公共服务区设有服务咨询中心、咖啡餐厅、精品商店、分散的休息空间和卫生间等,可以随时为参观者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和良好的服务。
  多功能表演中心的北侧一至五层主要为办公管理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设备用房和藏品库房等,远离建筑的主要活动区,并设计独立的出入口和交通空间,为办公管理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同时加设一部货运电梯方便运输。
  交通流线方面,在综合考虑了人群的活动、参观和疏散的需求,以及办公、库房等要求之后,将地坑窑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设计为水平交通流线与垂直交通流线复合穿插的形式。水平交通流线的设计,主要针对大厅以及地上、地下各层展示、活动空间进行设计,为不同人群提供单独或穿插的行动线路,并尽量减少相互干扰;垂直交通流线的设计则主要包括步梯间、电梯间和台阶,方便使用和疏散人流。在此基础之上,将馆内的功能流线按照不同的人群,明确划分为参观流线、活动流线、疏散流线和工作流线四种类型。
  五、结语
  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脚步愈来愈快,人们盲目地将重要的历史遗存轻易毁灭,富有强烈历史性和地域性的东西被现代建筑无情地取代,仅存的传统风貌显得破旧不堪,这些历史风貌正在慢慢消失,随时面临着被现代化产物所取代。但与此同时,旧建筑的保护与传承热潮也渐渐显露。中小学的课外教堂、高校研究院的课题研究渐渐更多的倾向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人们对本地区的独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与日俱增。
  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设计方案希望通过发掘乡土文脉,融合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以现代设计视角为出发点,为丰富人民群众的休闲文化生活提供一个科普教育、遗产展示、文化宣传的精神承载空间,使之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文化景点和三原县的城市名片,以此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晨.在黄土地下生活与居住[D].西安美术学院,2011.
  [2]单霁翔.民俗博物馆建设与非物质遗产保护[J].民俗研究,2014,(2):46-54。
  [3]谢小娟.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以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9,(5):113-118.
  作者简介:
  王昭,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毕业院校: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景观园林。
其他文献
【摘要】 面临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影响的逐渐深入,随之而来的政治文化冲击也逐渐加深。多元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因此顺应新时代的文化发展的趋势,我们应更加努力地传承及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中华传统音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方面也是面对相同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致力发展的。二胡音乐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不光在国
期刊
【摘要】 砖雕是我国传统古建筑构件,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花戏楼砖雕的研究,结合古建筑保护中的实际问题,思考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 花戏楼;砖雕;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J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72-02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文化旅游强市背景下亳文化元素创新设计实践研究——以花戏楼砖雕装饰纹样为例;课题编
期刊
【摘要】 基于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会的研究内容,本文对《伊势物语》现存古、今版本展开梳理。在选取嵯峨本、参考小学馆《古典文学全集》的基础上,探讨使用搭建现代汉语译本平行语料库的可行性。  【关键词】 嵯峨本;译本;平行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92-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20
期刊
【摘要】 关于诗的可译性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然而,其中既有可译性成分,又需译者进行创造性转换,才能使诗歌在异语世界重现诗意。本文以诗人史耐德英译中国寒山诗为例,借寒山诗在美国经典化的表现,着重分析寒山诗英译中史耐德的诗学处理方式、采取特定翻译策略的原因以及译文所呈现的效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英译提供借鉴意义,促进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化在异语世界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 史耐德选译;诗学的重构;文本表
期刊
【摘要】 石涛山水画作为清朝改革派的代表作品,后人对其研究很多。倪瓒作为元四家之一,其山水画及其款识独树一帜。本文为“探析石涛与倪瓒山水画款识异同”,深入分析石涛山水画的款识与倪瓒的独特性。  【关键词】 石涛;倪瓒;山水画;款识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70-02  据记载,早期的中国画的款识更多是一种解释说明
期刊
【摘要】 三角垂帐纹在佛教艺术中大量存在且历史悠久,其形式演变存在一定规律。本文首先考察了三角垂帐纹的起源、形式演变及实物参照,接着对其在壁画中出现的位置及其象征含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又讨论了莫高窟藻井的象征含义,认为其结合了中国世俗建筑的藻井、印度佛教的伞盖以及中国的伞盖之象征含义,体现着人们的崇敬和供养,暗示着佛教石窟神圣的空间。  【关键词】 三角垂帐纹;藻井;伞盖;莫高窟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逐渐走向国际,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何正确地翻译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向世界呈现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核成了一个难题。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生态翻译学在翻译传统文化元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在充分研究中华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其重要内容进行翻译,抓住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核心部分,并向世界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文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和传统文化元素翻译
期刊
【摘要】 《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传统哪吒故事进行了现代性创新改变,浓墨重彩描绘了反抗偏见、抗争命运、亲情友情等主题,但“魔童”形象仍然体现了不少儿童教育的缺点。影片消解了“反抗父权”却合理化“父权”,构筑了不良的家庭代际关系;影片“我命由我不由天”虚假的理想化诉求给儿童以心灵鸡汤,却缺乏真正的引导与鼓励力量;种种被认为是“狂欢叙事”的笑料有低俗与歧视之嫌,对于儿童有错误示范作用。  【关键词】 《哪
期刊
【摘要】 “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督促着我们本身音乐专业的学习,本文就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了一定的论述,希望能对相关的学习和研究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 问题意识;音乐学习;演唱;音乐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66-02  一、“问题
期刊
【摘要】 教师的人格魅力一直深潜于教育教学之中,是教书育人事业中不可或缺的,本文从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的系列故事之一《最后一课》为出发点阐述了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人工智能时代已来,但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机器人所无法取代的。教师只有主动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发挥自身优秀的人格魅力,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师;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