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切莫误入歧途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研修让我们在教学之余,更多的关注教改的呼声,反思教学的行为,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谈到我们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它作为新生事物,吸引了教师的眼球,倍受教师们的青睐。课件使用的热议也一浪高过一浪,在热血沸腾之余,冷静思索之后,我想奉劝大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切莫“误入歧途”。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注重了内容的形象化、图片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获得了愉悦的视觉享受。但是,却没有真正得到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不符合教学的要求。同时,图片过多冲淡了主题,没有合理筛选,有效提炼,显得泛滥。把一堂数学课上成了“欣赏课”,令人担忧。一堂课学生竟然没有看书,没有动手练习,敢问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体现?
  有的教师甚至将一堂公开课上成了多媒体演示课,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课堂上热闹的假象背后,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索。要时刻记住,课堂高潮的生成,应该是师生互动的灵感一现。如果多媒体课件成为了课堂的主导。主宰了课堂。整个课堂由课件“牵着鼻子走”。教师变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奴隶”,缺少课堂的应变能力。试问:老师的点拨作用如何体现?教学是心智的活动,绝不是简单的机械照搬,照抄,更不是体力劳动。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努力,用头脑去思索,用实践去走出正确的路。作为教学的助力,让我们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切莫在慭慭然莫相教中,使用多媒体“误入歧途”。
其他文献
作为课改的一线老师,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新课改似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课堂,使沉闷的课充满了活力。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灌输、解疑答惑,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课堂上呈现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学互教的充满活力的学习场面,不再是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听”的课堂情景,学生的学习
一、课程开设的主要目标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小学英语教师学习和理解英语教学中有关读与写的概念、认读、朗读、阅读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及特征;了解在小学阶段发展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意义,以及《英语课程标准》( 2011 版)对小学阶段学生读、写能力发展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向教师们介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有效的读、写活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初步的写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升入中学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具有双边性、互动性的过程,不再是以往的“教”与“学”了。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观摩,去总结,使他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下面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有了变化。教师不再是书本知识的传播机器,而是师生双方相互为师,相互学习,让学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