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的日常保健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_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饮食控制原则.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和高纤维食物,不宜使用油炸食品,由于油炸食品中多含氧化胆固醇,氧化胆固醇可在动脉管壁形成脂肪斑塊,积累到一定量时易形成动脉硬化,进一步诱发或加重患者病情?同时,患者应控制摄入的热量?盐量及水分,主张少食多餐,每日5~6餐,忌暴饮暴食,晚餐不宜过饱,注重补钾?与此同时,患者应忌烟?限饮酒,烟酒能够刺激人体,造成代谢紊乱及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最终造成血管硬化,继而引发心脑血管相关疾病或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日常保健
  【中图分类号】R31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56-01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常见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该类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且治愈率较低?目前我国心脑血管患病人数成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饱受心脑血管疾病的困扰?现对我所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治愈后出院返所的3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日常保健指导,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基本资料
  我所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治愈的3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大者88岁,年龄最小者81岁,平均年龄为(84.1±2.9)岁?其中冠心病患者16例,脑血栓患者9例,伴高血压患者27例,伴高血脂患者23例?33例患者病史均在3年以上?全部患者经治疗出院后,我所针对患者的生活环境及家庭情况制定了日常保健指导,并对全部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2 日常保健方法
  饮食控制原则.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和高纤维食物,不宜使用油炸食品,由于油炸食品中多含氧化胆固醇,氧化胆固醇可在动脉管壁形成脂肪斑块,积累到一定量时易形成动脉硬化,进一步诱发或加重患者病情?同时,患者应控制摄入的热量?盐量及水分,主张少食多餐,每日5~6餐,忌暴饮暴食,晚餐不宜过饱,注重补钾?与此同时,患者应忌烟?限饮酒,烟酒能够刺激人体,造成代谢紊乱及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最终造成血管硬化,继而引发心脑血管相关疾病或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
  劳逸结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进行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利于患者血液循环,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保持身心舒畅?运动方式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个人爱好进行选择,如种花草?做家务?慢走等,注意劳逸结合?尤其清晨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因此起床不宜过快,避免脑供血不足造成摔伤?另外,肥胖患者可增加适度的运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指导本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均为老年人,患者自律能力较差,对疾病认知不足,加强疾病的宣传教育,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讲座,介绍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服药方法?剂量?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帮助病人建立合理的生活习惯,指导其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改善患者健康指数,定期检查各器官功能,积极预防和缓解病情?
  心理指导老年人患病时易出现焦虑?不安?多疑等情绪,严重者可致抑郁,不良情绪可使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进一步导致血压上升,加重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帮助患者疏导心理压力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主动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情况,帮助解除患者疑虑,缓解压力,增强其与疾病持续斗争的信念,积极配合治疗?良好的医患关系需建立在对病人的同情与理解之上,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不仅能帮助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同时增强了其心理承受能力,增加了疾病治疗效果?
  用药指导病人应根据医生指导服用药物,避免乱用补品,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部分保健药物及补品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防止患者擅自增加减少药量?服用血管扩张剂者,动作不宜过于激烈,变换体位时应缓慢移动,防止造成体位性低血压;服用洋地黄的患者应注意其毒副反应,若出现中毒迹象应及时就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若出现焦虑不安?忧郁情绪,可在医生建议下服用抗焦虑药物,保持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当患者出现疲乏?困倦?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患者出院后应定期到医院复诊,及时监测病情变化?
  2? 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2001年制定的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2010年我国颁布的《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均符合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及治疗标准?
  二?结果
  通过对已痊愈患者进行日常保健护理指导前后比较,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保健指导后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9%,采用保健指导前的总有效率仅为72.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日常保健护理指导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明显改善身体症状?给予日常保健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有效地降低疾病的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医院内感染的发病相关因素,查找分析感染的原因,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度出院患儿发生的医院内感染,采取整体回顾性调查。 结果:6368例住院患儿中发生医院内感染285例,感染率平均为4.73%。感染部位最多见于呼吸系统感染,医院内感染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增多,滥用抗菌药现象普遍。 结论:儿科病房污染严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的作用。方法:从输液环境、护士形象、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同理心、应变能力等方面引入细节管理的方法,并采用自行设计的护患沟通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利于改善护患沟通。  关键词:细节管理;护患沟通;输液疗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业务水平。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儿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修养环境,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識
期刊
摘要:目的: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对我院近5年门诊输液室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的12起较大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认真探讨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方法对策。结果: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发生有多种因素,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认真分析原因,提出防范对策。结论:认真总结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水平,护理纠纷可以得到完全预防和化解。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对策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糖尿病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对32例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措施,并于22例未接受健康教育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32例患者糖尿病控制满意,压疮恢复良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17例、治愈1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2例,显效5例、治愈4例、有13例治疗效果不满意、总有效率4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问题和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进行心理问题评估,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出现异常心理状态40例占87.O%,其中焦虑30例占75.O%,抑郁23例占57.5%,内疚20例占50.0%,恐惧14例占35.0%,悲观9例占22.5%。经针对性心理护理,心理恢复正常18例占45.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控制门诊输液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通过调查,分析门诊输液医院感染存在问题。结果:门诊输液存在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结论:严格遵守卫生部颁布《消毒管理办法》,选择合理的消毒方法,控制门诊输液医院感染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门诊输液;医院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37-02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一2015年1月我科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了解影响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4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有所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保护血管通道、提高营养状况、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预防感染及并发症是提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关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61-0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呈现年轻趋势?该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增高和排泄糖尿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变现为: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减少?因为,该病是终身性慢性疾病,所以自我防治,自我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1 预防 
期刊
摘要:由于骨科急诊患者比较多,护理需求较大,护理周期较长?因此,各类护理风险因素也相对增加?笔者结合自身在骨科的护理实践,通过对骨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医护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关键词:骨科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