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由网络文学引起的文学理论变革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ylorgil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网络文学的流行,改变了文学的原本的创作方式和主体。文学的传播媒介、存在形态也发生了改变。网络文学的种种特性,包括:价值取向的虚拟性、功用方面的自娱性、流通方式的闪捷性等,都对传统文学造成了冲击,文学的理论必须要及时更新,跟上时代的脚步。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理论;变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何谓“网络文学”。网络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在使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上进行创作并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文学作品,他的主要读者都是网络用户。网络文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文学结合的产物,它的表现形式包括了文字、声音、图片或视频等等。网络文学具有文学的特质,它的主要内容还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网络文学刚刚兴起之初,很多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质量都比较参差不齐,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导致网络文学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并且伴随着网络文学的爱好者群体的日益壮大,网民对于网络文学的欣赏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网络文学作品也逐渐由粗糙走向精致。而作为文学理论研究者,也一定要发现网络文学的重要性,用积极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来审视网络文学,从而引领文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一、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从兴起到发展至今,不过短短十几年,很多方面还很不成熟,总体水平依然有待提高。但这正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网络文学亦是如此。但是随着读者群的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评论者、研究者的参加,网络文学毕竟步入正轨,进入一个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发展的状态中。网络文学从广义上来说大致可分为三类:1、文学作品经过电子化处理发布在网络上;2、网民自发创作的网络原创文学;3、通过网络技术创作出的多媒体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从狭义上来说,就是网络原创文学。网络原创文学目前也是网络文学的主力军,它包括了:完全网络原创型、大众参与型(如接龙文学)以及论坛网络故事型等等多种类型。网络文学是大众化的,有极强的参与性,网络文学的语言普遍而言是通俗易懂,简约且具有网络特色的。
  二、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理论的影响
  网络文学的兴起,在创作主体、方式、存在形式和传播方式上都对传统文学理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1、创作主体的变化
  传统文学是由作家这样一个具有明确定位和社会分工的角色来创作的,而在网络文学下,任何网民都有可能成为创作主体,可能是某一个一时兴起的网民或者数个网民共同完成。创作主体的大众化,使得网络文学成为了公共的,能够发挥个人想象力的平台。
  2、创作方式的变化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原来一笔一划的写字进行文学创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计算机的技术完成文学创作,而不是传统文学的单纯的“写字”。
  3、存在形式的变化
  网上视频等音像视听艺术以其快捷、直观、休闲乃至媚俗的方式迎合受众,不断挤占以文本阅读为基本特点的传统文学欣赏的空间,使语言艺术受到音像艺术的排挤,纯文学作品日益边缘化。图像和声音加入到文本中以后,文学就不单纯是由文字组成的了,而成了多媒体艺术,文学的存在形态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文学和影视作品产生了融合,这是一种涅粲,它表明网络中的文学和艺术趋于同一。
  4、传播媒介的变化
  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传媒,把文字阅读与音乐、图片、视频等视听观赏结合起来,不仅拓宽了欣赏者的选择渠道,而且改变了许多人的欣赏习惯,甚至培养了日渐庞大的“网民”队伍,使得传统文学欣赏的局限性渐渐凸现出来。
  5、文学欣赏的过程的变化
  网络文学欣赏是在互联网上相互沟通的机读化欣赏。和传统的书面文学欣赏比较起来,网络文学欣赏具有字号可调、图文并茂、易于检索、信息实时更新等特点。先进的机读软件还可以选择语种、自动翻译、由电脑朗读、用耳机助听,甚至用电子工业笔在页边作注等,这都是书面文学欣赏所望尘莫及的。并且,网络文学还出现了交互欣赏的全新方式:一是欣赏者与创作者交流,如向作者提出对作品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欣赏者与作品中人物交流,如把小说中的人物做成多媒体文本放进视窗界面,欣赏者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走进去与之对话:三是欣赏者之间的交流,如读者彼此就某作品交换意见、进行讨论等。可见,网络文学欣赏过程比传统的书面文学欣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三、总结
  网文对于传统文学而已,无异是一场革命,那么文学理论也必将发生巨大改变,在概念范畴、理论观点、思想体系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及时的更新,才可以紧跟文学发展的脚步。传统文学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积累的艺术经验以及受到认同的文学规范,而无法包含即将产生或未来产生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在创作主体、创作方式、存在形式和传播媒介等方面的特性,急需文學理论的合理研究。无论如何,高科技对人类文学方面的覆盖和影响已经无法忽视,我们对于新型文学的产生不应该有排挤或鄙视,而应该把网络文学当成文学发展的新契机和机遇。
  参考文献
  [1]19—20世纪之交的文化反省运动及其对文学变革的影响[J].袁凯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2]对本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变革历史的逻辑整合[J].孔范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1)
  [3]价值与反思——近代文学变革的历史遗憾与负面影响[J].张宜雷.天津社会科学.2000(05)
  [4]晚清新闻出版业对文学变革的影响[J].陈玉申.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4(03)
  [5]“化繁为简”谱新篇——读《严复与近代中国文学变革》[J].段乐川.台州学院学报.2015(01)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文学艺术研究室)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在国家北部湾战略的支持下,北部湾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绘画作为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于北部湾的地区绘画题材的绘画表现也是众多艺术家兴趣所在。本文从北部湾地区水彩画的历史、代表画家作品两个个方面简单分析下。  关键词:北部湾;水彩画;作品分析  一、北部湾水彩画风的形成  广西北部湾地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国家对北部湾地区政策支持,北部湾城市群的构建,为北部湾地区带来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音乐史领域的研究,在近十年里所发表的论文数以千计,取得了相当丰硕的学术成果。所含内容之多,涉及乐律理论、音乐体裁、音乐交流、音乐思想、音乐器物、乐人、乐事、音乐文献以及音乐史学科建设等;时间跨度之大,上起远古、先秦,下至宋元、明清。这些研究不仅体现的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展现了现代学者的学术品格。  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述评;十年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
期刊
摘 要:对于大学生这一蓬勃向上的群体,文化水平要求和道德水平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诚信自律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对此,团队对无人销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将在线支付与无人售货结合,创造一个新的更加快捷便利的消费方式,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学生诚信预约可行性研究实验,对大学生诚信经营方式展开了进一步规划和设想。  关键词:诚信交易;无人销售;大学生;支付方式;道德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迅猛发展,
期刊
摘 要: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向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逐渐增高,纤维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装饰艺术,经过现代设计师们对创作技法和材料的研究创新,以更新、更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并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通过对纤维艺术的特性、表现手法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整理分析,向人们展现纤维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纤维艺术;装饰设计;材料艺术  1.现代纤维艺术的概念及分类 
期刊
摘 要:写意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精髓,油画是源于西方的绘画种类,用西方的油画材料来表现中国的美学思想。油画材料和写意形式不是简单的拼接,写意油画也不是对写意国画视觉效果的模仿。写意油画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与西方传统的油画形式存在很大的区别,与西方的现代油画存在相通之处。写意油画的独特性是油画发展的新动力。  关键词:写意油画;西方油画;异同之处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还说,“佛教
期刊
摘 要:线描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线描是运用线的轻重、曲直、浓淡干湿、粗细、虚实、长短等笔法表现物象的一种方法。特点简练、清晰,可刻画各种现象。线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又是造型基本功的锻炼手段。中国历代画家对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高超的创造,他们用千姿百态的线,抒发情感,描绘自然,使“线”在艺术作品中有独特的魅力。南齐谢赫在《古畫品录》的“六法”论中早就提出“骨法用笔”,确立了线条在中
期刊
1.表现技法上的差异--用线  潘天寿在《关于中国画的基础训练》中曾说:“全世界各民族的绘画,不论东西南北哪个系统,首先要捉形,进一步就要捉色,总得要捉神情骨气,只是方法有所不同罢了。”[3]以线造型是中国绘画独特的审美形式,中国传统仕女画和日本浮世绘美人画都是运用线条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中国传统仕女画强调“气韵生动”,气韵代表着生命的变化和律动是万物内在精神的体现。传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养老问题受到了各行各业越来越多广泛的关注。“少有所欢,老有所安”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和想要拥有的最理想的生活状态。目前,全国各地已经有不少的老年人活动场所,但是这些公共服务设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活动设施陈旧简陋、建筑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因此,为给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专用的娱乐场所很有必有,并且也是我们的义务。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居住区老年人活动场所的
期刊
本文就历代极具代表性的五位书家或评论家的书法美学思想进行逐一剖析,分析其思想的渊源与理论核心,力求对中国书法美学思想的传承与演进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以期对当今书法的美学思发展有所裨益。  一、崔瑗  以自然界万物的生态特征来描述书法的艺术特征。如崔瑗在《草书势》中云:“观其法象、俯仰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 鸟、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末驰……”这一段话充分描述了作者对草书创作
期刊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art,has a long history,has a long history,paper-cut is one of China's traditional folk art.Paper-cut art is a kind of paper with scissors to show the painting.Paper cutting i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