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理论视角下的英语一般现在时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原型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语言领域中。英语时态系统是英语语法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原型理论来进行分析。依据原型理论,范畴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特点。本论文将简要介绍原型理论,并应用原型理论来分析一般现在时的状态用法、习惯用法、瞬间用法以及一般现在时用来表示过去和将来的用法。在一般现在时这个范畴中,其状态用法和习惯性用法可看作是原型成员,其他用法属于边缘成员。从原型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一般现在时有助于英语时态教学。
  【关键词】原型理论;一般现在时;家族相似性
  原型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理论已被广泛用于解释各种认知现象。其中,英语时态作为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可以被视为一个多义范畴,从原型理论视角进行探究。本文以英语时态中的一般现在时为例,探究其原型和非原型用法,考察成员间如何进行关联,形成统一范畴。本文首先介绍原型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进而从原型理论视角分析一般现在式的运用,以促进该理论在英语时态教学中的应用。
  一、原型理论
  1.经典范畴理论。经典范畴模型有200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段时间内,范畴是根据一组必要充分特征定义的。这些功能是二分的,并且具有两个等级的成员,即成员和非成员。根据经典理论,两类之间有明确的界限。而且,一个范畴的所有成员都具有同等地位。
  经典范畴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实际世界中的一些范畴。例如,在化学领域,任何具有H2O特征的项目,都将被判断为该范畴的成员;如果没有H2O的特征,它将被判断为非该范畴的成员。在20世纪,经典范畴理论在语言学研究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在语法、语义学和语言对比分析等领域得到较好地应用。例如,一个音素既可以是元音也可以是辅音;对于元音而言,它可以是高元音或低元音;对于一个辅音,它可以是浊音或清音辅音。
  然而,当经典范畴理论被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现象,特别是一些自然类别和社会现象时,会出现问题。例如,根据经典范畴理论,鸵鸟不能被视为一只鸟,因为它不能飞行并且违反了BIRD类别的一个定义特征。人们逐渐认识到经典范畴理论缺乏解释。因此,原型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形成。
  2.原型范畴理论。
  (1)原型理论的形成。维特根斯坦是第一个把他的注意力放在原型理论研究上的人。在20世纪50年代,他怀疑经典范畴理论的可行性,所以他提出了如何定义“游戏”一词的问题。他注意到GAME范畴的各个成员不共享一组共同属性。基于“游戏”研究,维特根斯坦建立了家族相似性的著名理论:一组AB,BC,CD,DE形式的项目。也就是说,每个项目至少有一个,也可能有几个与一个或多个其他项目相同的元素,但是没有或很少元素对于所有项目是共同的。
  在维特根斯坦之后,许多学者都竭尽全力发展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如Zadeh,Labov,Berlin,Kay和Rosch等。Taylor认为,“也许对原型的最广泛和系统的实证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家埃莉诺罗斯奇所追求的”。Rosch开始着手研究,并得出与Berlin和Kay相同的结论。她用“原型”取代了“重点”一词。然后,她将该词扩展了其他类别,如形状,有机体,对象和语言研究领域。她注意到原型的概念是分类过程中的重要认知方式。这是可能被称为“原型成员”的最典型的例子。Rosch的主要关注点是要证明范畴是围绕原型形成的,这些原型作为认知参考点而存在。
  从那时起,原型理论已经由认知语言学家如Lakoff,Taylor,Ungerer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绘本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加深学生对基础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并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语法的理解和印象,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和阅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将英语绘本融入教学内容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绘本;阅读  【作者简介】康娟,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武阳西街小学。  英语绘本是将色彩鲜艳的图片与内容短小精湛的故事进行
一、引言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和现象之一,指的是一个人在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两种或多种方言之间、一种语言里的不同风格之间、语言与方言之间等做频繁的转换的言语行为。当前语言学界对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码转换的定义、方式、功能、动因等方面。本文以一档台湾综艺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前人的研究进路,从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纯理功能出发,做口语语码转换功能的个案研究。  二、三大纯理功能简述  “纯理功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需求分析出发,专门用途英语有别于EGP,具有非常明显的专业性特征。基于ESP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应着眼于学科特殊性,制订符合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校企合作,加强赛训结合,教学目标应该满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互为依存。  【关键词】 ESP 商务英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ES
【摘要】中职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可扩展学生思维,引发其创新灵感,帮助学生探索行之有效的词汇识记规律、方法、策略,使其更好地学习和记忆词汇,增加其词汇量,培养其英语词汇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作者简介】马建华(1981.03-),女,山东高密人,汉族,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英语专业,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的步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使得无线网络与相应的数码产品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而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微课”这种教育方式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之中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之一。本文将对微课的含义与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便于不了解微课这种教学手法的教师了解其使用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中职英语教学;应用浅析  截止目前,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使得当
【摘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典籍翻译的难题,影响着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巨著,在国内外均有深远的影响,在其对外传播过程中,英文译本功不可没。本研究以文化图式理论为指导,通过文化图式重合、缺省以及冲突三大角度来分析韦利在翻译该著中文化负载词时所使用的翻译方法,意在促进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文化图式;文化负载词;《道德经》  【作者简介】代元佩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Module7 Unit1单元作业设计为例,阐述如何在作业中基于单元主题意义进行多语篇输入,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以期倡导英语教师探索新颖的作业设计,重视学科育人的目标取向,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主题语境;多语篇输入;英语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林振丽,福州延安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中学二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在语言交际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试图从维护面子的功能出发,分析模糊限制语在电视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中的维护面子的功能。本文发现,模糊限制语在维护说话者自身、对方和第三方的面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使用得当,可以使交际顺利进行。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面子理论;电视节目  【Abstract】As an essential property of natu
【摘要】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是单词和语法,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重复学习,学生很少有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的机会,这就导致许多学生会写会做题,但往往在表达能力较差。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纷纷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交际教学法。本文简要介绍了交际教学法,并提出了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
【摘要】思维能力是初中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目标,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聚焦学生思维,将阅读教学和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优化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能力;阅读教学;阅读实践;策略  【作者简介】林美燕(1970.02-),汉族,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航城中学,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  引言  语言和文化、思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语言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