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维发展,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ents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能力是初中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目标,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聚焦学生思维,将阅读教学和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优化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能力;阅读教学;阅读实践;策略
  【作者简介】林美燕(1970.02-),汉族,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航城中学,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
  引言
  语言和文化、思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也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英语语言的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意义重大。新课程改革已步入深水区,为思而教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就英语阅读教学而言,初中英语教师要突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通过阅读内容的分析鉴赏和阅读环节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从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
  一、思维型阅读的含义
  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就是人脑接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储存和编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维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学生同样对文本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分析、归纳等,进而和文本产生一种互动。文本不同,学生的思维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说,英语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文本内容反复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也随之得到相应发展。所谓思维型阅读,就是学生的思维和文本深度结合,学生借助文本阅读材料,开展不同层次的阅读活动,从而实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实现了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英语思维型阅读的策略
  聚焦学生的思维,需要突出学生思维在文本阅读教学中的红线作用。从思维层次来看,初中生在文本阅读中,思维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一般来说,学生在读前、读中和读后思维往往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1.读前: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等待被激活状态。教师要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活学生的已知,并通过问题、视频播放、玩小游戏或头脑风暴等,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和求知思维。
  2.读中:学生的思维和文本进行互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跳读、略读、细读、寻找信息、寻找各段落主题句、文章中心句等,培养学生读中思、读中问的能力,学生在互动阅读中运用多种思维进行分析、探究和判断。
  3.读后:学生思维处于读后思的状态中。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拓展,如进行复述、写作、迁移运用等,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深化对文本的认知,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聚焦思维发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语体和结合性特征,开拓学生的思维,创造性进行阅读教学,切实贯彻为思而教,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笔者以仁爱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Topic3 Section1”为例,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读前:引入话题,激活学生认知,触发发散思维。教师可以营造真实情境,满脸笑容走进教室,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生便自然进行如下对话:T: Today I am happy to give you an interesting English lesson. What can you guess makes me happy? 在学生几轮猜测后,教师导入正题:Different things can cause different feelings. So what can sometimes make you happy or sad? 教師以此激活学生的初步认知,学生在发散性思维的作用下,将影响心情的话题表达出来,教师便收获如下生成:homework, housework, friends, food, tools, sports等等。此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预测文本中可能要谈及的若干话题,并通过图片展示揭晓谜底,一是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预测思维能力。
  2.读中:搭好支架,助推学生认知,拓展多元思维。读中是阅读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核心地带。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跳读、扫读和研读三个环节,让学生在读中发展自己的认知,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1)跳读环节。跳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手段,不同的文本往往有不同的结合性特征,可以运用不同的跳读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掌握文本大意,构建对文本的理解,发展自己的概括性思维能力。例如,笔者让学生通过跳读课文首句,得出每一段的Topic Sentence如下:Para1. The moon can affect my mood. Para 2.The environment can change my feelings. Para 3.The weather can affect my feelings.通过跳读,学生发现,每一段的Topic Sentence往往都在段首。因此,可以得出段首句具有概括和呈现观点的作用。教师随即给予表扬,并提醒他们:段首句和段尾句在文本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信息概括作用。师生通过这种阅读策略和对话,既培养了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又发展了概括性思维和寻找主要信息的思维能力。
  (2)扫读环节。扫读是一种重要的寻找特定信息的阅读技能,通过扫读,学生能寻找与自己认知有关的文本信息,从而促进自身认知的发展。在扫读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文本进行多次、反复性互动,从而促进自身思维层次的提升,也发展了自己的深层次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为学生搭建信息支架,让学生先掌握文本的结构化信息。如教师示范:Moon→can’t be with the family/ get together with the family→lonely/happy.再如:weather→rainy/sunny→sad/happy.之后,教师以此结构为示范,引导学生到文本中寻读,列举其他类似例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比和语言输出的运用能力,为后续的研读打下基础。   (3)研读环节。研读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说跳读是掌握文本的主要信息,扫读是掌握文本的枝干信息的话,那么,研读就是作者思维和文本信息间互动产生的生成性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和结合进行个性化分析,提出个性化问题,将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深层次,如本文哪方面信息较为薄弱?哪方面信息不太科学?等等。例如,在研读环节,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Could you give the passage a good title?然后進行小组讨论,让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接着收集三个最佳答案如下A:Many things can affect people’s feelings. B: We have different feelings. C: Why do we have different feelings? 接着教师可让学生选出自己心仪的答案,并解释说明。这样,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文本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发展个性化的思维特质。
  3.读后:语言实践,开展学用结合,培养创造性思维。语言的生命力在于表达和创造中,在于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因此,教师在阅读后要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的关键词汇、句型,进行造句练习;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第三人称改写或复述文本,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用能力。学生只有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开启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将语言运用和思维发展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实践语言、思维和认知的融合式发展。
  四、结语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合理进行知识的拓展,不断更新阅读课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优化阅读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多方位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潘洪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英语教师,2010(09):56-60.
  [3]龚海霞.初中英语阅读课中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9(04):99-102.
其他文献
【摘要】多元读写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形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的局面,它主张运用多种符号模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语言学习活动。本文探讨了多元理论以及其在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运用。基于此模式,学生既理解了文章主题,又形成了思辨的能力;既丰富了知识,又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多元读写;多模态;大学英语  
【摘要】英语绘本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加深学生对基础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并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语法的理解和印象,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和阅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将英语绘本融入教学内容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绘本;阅读  【作者简介】康娟,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武阳西街小学。  英语绘本是将色彩鲜艳的图片与内容短小精湛的故事进行
一、引言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和现象之一,指的是一个人在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两种或多种方言之间、一种语言里的不同风格之间、语言与方言之间等做频繁的转换的言语行为。当前语言学界对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码转换的定义、方式、功能、动因等方面。本文以一档台湾综艺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前人的研究进路,从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纯理功能出发,做口语语码转换功能的个案研究。  二、三大纯理功能简述  “纯理功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需求分析出发,专门用途英语有别于EGP,具有非常明显的专业性特征。基于ESP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应着眼于学科特殊性,制订符合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校企合作,加强赛训结合,教学目标应该满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互为依存。  【关键词】 ESP 商务英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ES
【摘要】中职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可扩展学生思维,引发其创新灵感,帮助学生探索行之有效的词汇识记规律、方法、策略,使其更好地学习和记忆词汇,增加其词汇量,培养其英语词汇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作者简介】马建华(1981.03-),女,山东高密人,汉族,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英语专业,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的步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使得无线网络与相应的数码产品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而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微课”这种教育方式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之中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之一。本文将对微课的含义与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便于不了解微课这种教学手法的教师了解其使用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中职英语教学;应用浅析  截止目前,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使得当
【摘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典籍翻译的难题,影响着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巨著,在国内外均有深远的影响,在其对外传播过程中,英文译本功不可没。本研究以文化图式理论为指导,通过文化图式重合、缺省以及冲突三大角度来分析韦利在翻译该著中文化负载词时所使用的翻译方法,意在促进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文化图式;文化负载词;《道德经》  【作者简介】代元佩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Module7 Unit1单元作业设计为例,阐述如何在作业中基于单元主题意义进行多语篇输入,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以期倡导英语教师探索新颖的作业设计,重视学科育人的目标取向,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主题语境;多语篇输入;英语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林振丽,福州延安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中学二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在语言交际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试图从维护面子的功能出发,分析模糊限制语在电视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中的维护面子的功能。本文发现,模糊限制语在维护说话者自身、对方和第三方的面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使用得当,可以使交际顺利进行。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面子理论;电视节目  【Abstract】As an essential property of natu
【摘要】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是单词和语法,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重复学习,学生很少有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的机会,这就导致许多学生会写会做题,但往往在表达能力较差。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纷纷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交际教学法。本文简要介绍了交际教学法,并提出了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