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造正进入突破性阶段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ov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决定“中国创造”兴起的有两大元素:一是需求,二是灵感。
  
  去年底,中国商务部在美国CNN投放了以“中国制造”为主题的30秒广告片,这是“中国制造”第一次以整体形象在海外亮相。可以表现出中国第一次为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求定位。
  毫无疑问,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已经具备了明显的优势,但“中国制造”的低附加值及产品品质又一直被外界诟病。随着中国制造企业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企业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型。
  目前可以看到的趋势是,“中国创造”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与突破关键阶段,技术创新迈向“起飞”阶段。以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动汽车等为代表的具有战略性价值与关键性领域的新兴产业,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有些领域和环节达到甚至于领先国际先进技术。
  决定“中国创造”兴起的有两大元素:一是需求,二是灵感。中国市场的广阔性与消费升级环境下需求的多样化,成为激发研发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而灵感则来自长期专注、案例积累和专业研发。“中国制造”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中已成为世界性中心,同样一个模具,美国人只做一百来种,中国就可能造出上千、上万细分品种,这样必然会积累出最丰富的案例与经验,激发出千差万别的研发灵感。中国又是一个科技人员大国,过去主要缺乏合适的制度与机制安排促进科研人员与商业化经营的结合。最近一、二十年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全面参与研发,把大学的实验室、研究所搬到了企业。中国技术专利数已居全球第二。另外,评判“中国创造”的视野不能局限于过去的时间概念,如今整个“中国创造”五年的进展,不能只当“五年”看待,而是可能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成效。
  “中国创造”绝不仅仅是重复“中国制造”在制造环节的成就,它应包括更广泛的内涵。“中国创造”概念本身也要创新,拓宽对“高新技术企业”理解的视野:
  “中国创造”应具有五个特性:独特性、应用性、领先性、扩张性和持续性,也就是“中国创造”所标识的创新必须是独特的、经济的、领先的、可以持续发展的,其中应用性、扩张性和持续性常常被人所忽略。
  “中国创造”应具备五个内涵:不仅仅限于技术创新,几项技术专利或发明,也可能是工艺创新、服务创新、方法创新、应用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层面,或者是各种创新元素的聚集。
  “中国创造”要强调高度专业化、细分化,强调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关键创新。
  “中国创造”应具有“三高两低”的显著特征:研发投入的比例、研发人员的数量、无形资产占整个资产的比重高于同行业;相同产值比其他企业耗费低、污染低。
  检验“中国创造”的效果有两个标准:能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土地、劳动力、资源、能源等消耗,提高全社会营运效率、工作和生活质量、安全性,具有较高附加值与战略性价值;有助于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教育即生产、服务和劳动,教育是知识经济的一部分,不仅间接推动了生产力,而且直接推动了其发展。国际留学生就是一个教育市场,当今中外教育理论上突
第三届“赢在21世纪”北美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于2012年10月27日在美国硅谷启动。主办方及合作方的多名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并致辞,来自湾区各专业组织、校友会、中国学生会的共计60位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北美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简称北美创业大赛)由美中高层次人才交流协会、清华企业家协会和华源科技协会主办,是针对海外华人的系列创业大赛,也是针对回国创业和拓展中国市场的高新园区和创业投资论坛和人才峰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广义的知识分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知识.知识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测量指标.根据不同的指标测量不同类型的知识,就可以有效避免"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