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时时刻刻》的情节设置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44405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在小说《时时刻刻》 中塑造了三位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通过从年代、后代和伴侣等三个方面的情节设置解读该作品,读者可以了解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女性主义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迁。
  关键词:女性主义 时时刻刻 情节设置 解读
  小说《时时刻刻》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的成果,故事叙述了三个女主人公在各自生命中度过的重要的一天。她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生活方式、社会环境都有显著的差异,但三人都有相同的渴求,希望在父权制社会中,成为拥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关于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已有评论家从意象的角度加以解析,但除了意象,读者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情节设置分析作品的内涵,解读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年代、后代和伴侣。
  一、年代设置: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进步
  小说里反复出现女主人公买花的情节,各种类型的花,可以理解为这部作品中不同女性角色的映射,花的不同颜色则反映了她们不同的心理状态。通过研究作者在小说中设置的三位女主人公“打算买花”的年代及相应时期女权运动发展的轨迹,读者可以看到女性主义的发展和进步。
  20世纪20年代的弗吉尼亚始终打算“自己去买花”,却一直没有实现。此时,女权运动的中心已从欧洲转至美国,1920年美国通过了法案,保障女性享有选举权。尽管女性在政治经济领域争取平等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可以说,女权运动还没有取得实际意义上的进展。1949年的劳拉·布朗也要自己去买花,却被体贴的丈夫抢了先。这一年,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家贝蒂·弗里丹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并且从此开始一步一步从职业女性退回到家庭主妇的角色中。此时社会舆论还在不断鼓吹和塑造女性“幸福的家庭主妇”的形象,声称只有在家庭生活中,女性才能获得幸福和实现自我。1963年,弗里丹出版了《女性的奥秘》,在书中,她将家庭比喻为“舒适的集中营”,号召妇女冲破家庭的束缚走向社会,结束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这段时期生活在洛杉磯的劳拉一方面感受到女权运动的波澜,为家庭的束缚而万分苦恼;另一方面却连何时买花、如何摆花这种家庭琐事都无权决定,种种情绪交织,让她焦虑不已,打算重蹈弗吉尼亚和达洛维夫人的覆辙,以死了结。到了2001年,随着女性主义的各个流派的出现与发展,女性独立的意识已经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这时的克拉丽莎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去买花、买什么花。买花虽是小事,却能很好地体现女性主体性地位的强弱。为了给理查德准备晚会,克拉丽莎自己去买了花,自己决定如何插花、如何摆放花瓶,这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动作,暗示了克拉丽莎生活的独立性。在女性主义的视野里,她超越了小说中的另两位女主人公,真正获得了独立和自主。
  二、 后代设置:女性角色的变迁
  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妇女在家庭里担当着生儿育女的职责。在传统的观念里,没有生育后代的女性,其生命是不完整的。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里谈道:“女性通过做母亲来实现她的生理命运,是自然赋予她的‘使命’,她的全部生理机体都为物种延续做准备。”弗吉尼亚没有生育孩子,她为此感到对不住丈夫,在留给丈夫的遗书中写道:“我不能再继续毁掉你的生活。”但是,作为一位女性主义者,弗吉尼亚在内心里并不赞同女性这种传统的角色,她认为对女性而言,最重要的是独立。姐姐带着三个孩子来拜访时,她一直以旁观者的视角理性地观察他们:昆汀和朱利安悄悄嘲笑安洁莉卡时,弗吉尼亚想到“即使到了今天这个时代,男人仍在他们有力的手中掌握着死亡”;安洁莉卡给死去的画眉准备临终床时,她想到,安洁莉卡“真正希望的是大家都对她的工作表示赞赏,然后给她自由”,就像成年女性,渴望从男性的赞赏中实现自我价值一样。然而,在弗吉尼亚所处的年代,女性还没有生育自主权,这让她陷入两难的境地。她既不愿像其他女性那样,受到家庭与孩子的束缚,又逃不开世俗的价值观的评判,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洒脱的女性主义者。因此,她选择死亡,来获得解脱和独立。
  几十年后,随着女权运动发展,女性开始逐渐认识到家庭对女性独立意识的约束和家庭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的状态。这时期的劳拉·布朗已经生了一个男孩,肚子里还孕育着一个女孩,在传统意义上她完成了女性的使命,但她并没有因此感到欣慰,反而觉得时时刻刻受到孩子的“监视”,生活在压抑的情绪里。当她和儿子理查德一起为丈夫烤制生日蛋糕时,虽然心乱如麻,她却不能在年幼的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能把烤好的蛋糕丢进垃圾桶里,权当发泄情绪。只有当她离开家庭,独自待在旅馆房间里时,才能完全放松心情。体贴的丈夫、年幼的孩子,都让劳拉一度放弃独立的愿望,打算就这样屈服一生。但最终,为了追寻真实的生命状态,她还是抛弃了一切,远走加拿大。劳拉选择独立的方式,不是自杀,而是远离家庭,主动挣脱牢笼,去追求女性的自我价值。她的行为,体现了同时期女性独立意识的进步与发展。
  到了21世纪,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无论在家庭还是在职场,女性都在不断争取与男性相同的权利。虽然依然存在针对女性的歧视态度,整体而言,社会正在逐渐承认和接受女性的独立与自主。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克拉丽莎,有着与弗吉尼亚笔下的达洛维夫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她不仅有一位同居十年的同性伴侣萨利,还养育着通过人工方式获得的女儿朱丽娅。克拉丽莎的家庭结构,可以看作是父权制家庭的消解,体现了作者对父权制社会的否定。这对同性恋人用自己选择的方式组成家庭、生养后代。养育这个孩子的目的,不是要完成女性的传统使命,而是为了挑战男权社会,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弱者联盟的发展需要,旨在消解男性角色传统意义上的绝对强势。在同性恋家庭中长大的朱丽娅思想成熟、自信开朗,完全没有劳拉那一辈人曾有过的对男性的依赖和无条件的服从。如果说劳拉腹中的胎儿,代表女性独立意识的萌芽,那么克拉丽莎成年的女儿,可以看成是女性主义发展成熟的标志。
其他文献
手机发出“嘀”的提示音,表示你收到了一条消息。忙打开,迫不及待地看看,是谁又在与自己说话。未及看,或还没有看完,那句话却忽然没了,屏幕上显示“某某撤回了一条消息”。  每天,我们的手机都会收到大量的信息,包括别人与你说的话,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可有可无的话,你也许为此不胜其烦,但有一条消息,一定能够引起你的关注,那就是“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  一条撤回的消息,就像一个秘密,让你迫切地想去一探究
老司机,备胎,路痴,路怒,一辆车到底可以承载多少贬义词?没有方向感,副驾驶,开天窗……再这么数下去,你会发现,一辆车简直一无是处。  很少有人享受在车里的时光。只有在为数很少的时候,一辆车会在你面前呈现妖娆的一面。比如野外自驾。卡奇社有一首歌叫《日光倾城》,每次自驾出游的时候,它都会跳出来,像“耳朵虫”一样一路响彻在我的耳边。“彩色的路标,禁止通行的警告,天空之下我们轻得像羽毛。”行驶在野外,山川
汝州是汝瓷之都、曲剧故乡,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北靠巍巍嵩山,南依茫茫伏牛,西临古都洛阳,东望黄淮平原,北汝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汝州历史源远流长,是历代郡州治所,从公元606年的隋朝设立汝州以来,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诱人的山川胜景、湖光水色,灿烂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悠久的人文遗迹、历史文化,名冠瓷魁的汝瓷等共同构成了汝州多元化的旅游和文化元素。  节目在宛转悠扬的《汝瓷赋》和欢快的舞蹈表演中
2018年9月21日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逝世。23日,越南国会援引越南宪法条款、国会有关规定和越共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的提议宣布了国家副主席邓氏玉盛接任国家元首一职这一任命。宣布的这项任命标志着邓氏玉盛成为越南首位女性国家元首。  邓氏玉盛1959年12月出生于越南广南省,2016年起任越南国家副主席,现任代理国家主席。  邓氏玉盛是越南首位代行国家主席职权的女性。陈大光在任内因病逝世后,越南国会批准
如果做一个街头随访:90后小鲜肉你粉谁?排前三的跑不脱鹿晗、吴磊、王俊凯。提起彭昱畅,老实说,这是一个还没完全进入主流视野的名字,然而,随着资源的优化,最近他可是越来越闪光了。2018年11月17日,彭昱畅首次入围,与邓超、徐峥、段奕宏、邱泽同台逐鹿台湾金马奖最佳男演员,虽最终惜败徐峥,但被誉为本届最大的一匹黑马。这位年龄最小的参赛者,是如何从无名配角到闪闪发光的呢?闪光少年养成记  24岁的彭昱
摘 要: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非国有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大部分非国有博物馆在馆藏内容建设、媒体技术和平台的利用,以及传播队伍壮大等还不是非常完善,使其文化传播效能受到影响。非国有博物馆只有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趋势,建设精良的传播队伍,制作精彩的传播内容,结合数字技术,搭建良好的传播平台,从而形成各自的传播特色,真正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作用。  关键词:全媒体 非国有博物馆 传播
17岁那年,我是一个孤傲的学霸。  学生成绩榜上,“江晨晨”三个字,雷打不动地排在第一位,那是我寡淡青春里唯一的骄傲。我是所有老师口中用来教育其他同学的榜样。实际上,除了学习,我别无所长。没有人知道,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我没有朋友,总是一个人。有一天,一个叫沈惜凡的男生说:“江晨晨,我要向你挑战!下个月,我要超过你。”那是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个男生。  在此之前,我看成绩排行榜的时候,从来只关心这
摘 要: 圣地亚哥尊重对手,同情弱者,反抗命运,精神不屈,这是他硬汉精神的坚实内核。阿Q仇视对手,凌辱弱者,对生命没有反省,对命运妥协顺从,无知无识,自轻自贱,代表了屈辱的孱头形象。  关键词: 圣地亚哥 阿Q精神 比较  《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是硬汉,《阿Q正传》的阿Q是孱头。两个形象走在精神胜利的两个极端,呈现出了两种极致:前者在困境中愈挫愈奋,始终高昂着骄傲的头颅,誓死捍卫生命的尊严,虽最
“ 93年小妈妈”“十八线野模”“嫁豪门”……一个成天发自拍,爱自黑又被人诟病只会演“傻白甜”的臭美妞,找了一个被范冰冰和李冰冰从小抱大的“星二代”。不给娱乐媒体爆料的机会,俩人大方公布恋情,还火速升级做了父母。  这姑娘,靠谱吗?  我不成熟,我就是个小孩  孙怡是吉林人,从小就长得好看,属于那种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个小孩子。20岁不到,孙怡就来北京闯荡演艺圈,因为个
大概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不止一次想过逃离自己的生活圈子,到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过几天自由自在的日子。一个人像流浪的蒲公英一样,随风而飞,飞到哪里算哪里。  可是,我们的生活圈已经把我们圈得死死的。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能把我们圈住的,是生计,更是责任,为自己,也为家人,你不可能绝对地逃避。  这个圈子里,有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有我们看得不想再看的风景,一切都框在一个封闭的格局里,你的世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