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例说明探究教学模式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z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体验到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自由落体的性质,了解重力加速度,掌握自由落体规律及其应用。
  (2)能力目标:启发与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理解自由落体的含义及适用条件。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3)情感目标:渗透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的思想,并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2 教学准备
  牛顿管、铁片、纸片、钢球、刻度尺。
  3 教学过程
  (1)教师:创设情境,展示事实。
  学生:激发兴趣,形成问题。
  导入新课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滴水、落石、落苹果、雨滴、跳伞等现象。
  教师设问:这些现象有没有共同点(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这是一种从高空到地面的运动形式。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种运动形式。
  教师演示:手中的球松手后下落。
  教师设问:物体下落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物体下落的快慢和重力及空气阻力有关。
  教师提问:不同物体下落快慢是否相同?与什么有关?
  (2)教师:引导自学,个别指点。
  学生:提出问题,进行预知。
  学生两人一组,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共同构思探究步骤,从而得出问题答案。此时,学生对不同物体下落快慢已有直观的认识,他们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答案。如: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的重量大小有关。或者也可能有学生会想到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有关。也有基础较好的学生会自己提出与重力以及空气阻力有关。教师应让学生经历猜想与假设的过程,并且教师要对各小组进行指点,监督学生的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发问,避免有学生不动脑思考。或者不根据事实和经验而作凭空无谓的猜想。
  (3)教师:分解问题,方法指导。
  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具体探究步骤:①用一张纸片和一个铁片实验,使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②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纸片,将其中的一个团成团,另一个不成团,使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③将两个纸片都团成团,使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④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使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
  这一步要求学生写出探究目的、探究仪器,并根据实验假设制定出探究步骤,设计如何记录探究结果。在学生制定完计划后,要引导学生不要急于操作,要分析自己的计划,小组间相互交流探究计划,寻找计划中的不当之处。学生的设计方案往往不那么完整,部分学生会考虑实验不全面,不注意实验结果的纪录,他们没有考虑到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没能从整体上把握探究计划。教师要根据学生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一方面,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设计方案,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启发性的建议。
  针对考虑实验不全面的学生,比如:对没有想到实验④的学生提问:“当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时,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吗?”这一点在指导学生时尤其要注意,因为学生受到认识心理的限制,考虑问题不是很全面。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提示卡,将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整理到提示卡上,当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时,可通过发放提示卡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可避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或者教师对某一个小组进行指导的时间过长,来不及兼顾其他小组的探究活动。而且,教师可以适时检查学生对提示卡上问题的思考结果,更好地对各小组进行调控和指导。
  (4)教师:适时启发,适当点拨。
  学生: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针对重力:实验①结果:铁片下落得快。实验②结果:团成团的下落得快。通过实验①、②可以简单地说明物体的下落快慢和重力无关。针对空气阻力:实验③同时落地、实验④两个钢球同时落地,通过实验①、②分析得出纸片比铁片和纸团下落得慢是因为纸片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比较大。通过实验②、③、④可分析得出当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结论。
  为了进一步理解,教师演示真空管实验,在真空管内,金属片、羽毛、小软木塞下落快慢相同,从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没有空气阻力时,它们的下落快慢相同。同时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做演示时要提到实验注意事项。这样一步一步层层深入地研究,从不同条件下得出不同结论,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使学生确信:物体只受重力时,不同质量的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5)教师:组织讨论,积极鼓励。
  学生:讨论争辩,尝试表达。
  学生独自反思后,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或组间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学生当众表达的机会,让某组学生当众总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其做出评价。这样,通过采取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分析、讨论。
  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探究报告,其内容应该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等。不要求学生用刻板的格式来写探究报告,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科学探究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探究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成功、受到的启发、取得的经验教训等。
  探究式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新要求。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或其他人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物理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有助于扩展物理学科的学习领域,能够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创造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春华.如何正确理解与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J].物理教学探讨,2011,(1):1.
  [2]王较过,田珺.物理实验探究性水平的评价研究——以高中物理教科书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12,(6):1.
  (栏目编辑 邓磊)
其他文献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商丘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1级篮球普修班两个班级学生篮球课进行情景教学在课堂中运用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大学篮球教学中引入情境教
针对脉冲式烟雾水雾机在喷施水雾剂农药时常出现滴液、流液或较大雾滴群等雾化不良现象,通过改装6HYW60S型脉冲式烟雾水雾机,将药液流量设置成可调的测试装置,设定5个油门开
确定了同时测定茶碱和可可碱含量的HPLC条件:Symmetry C18柱,乙腈-水(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5nm,流速1mL/min。在此条件下茶碱(TH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186×10^6x-1.025×1
【正】根据第二次工业普查资料分析,我厂生产继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外购的材料、燃料和动力全面涨价,价格指数1985年比1980年增长18.55%,仅1985年就比1984年多支付材料费
通过对煤炭企业24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变革型领导行为、工作满意度及员工留职意愿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变革型领导的心灵鼓舞与理想化影响两个维度对煤
目的:了解某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合理用药医嘱情况,探讨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以制定改进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筛选2020年1—2月该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及疑似患
大学"第一课堂"指的是学生所上的各种专业课。学生在自己的各种专业课中能够充分调动起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精髓融入到学生的各种专业课
【正】在SNA和MPS两种核算体系之间进行换算和比较,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即将编制的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以下简称1987年表),从适应对外开放和进行国际对比的需要出发,设
叶黄素作为最近几年来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热点之一,具有良好的保护视觉,预防动脉硬化,抗氧化,抗癌等作用.本文对叶黄素的性状,来源、提取方法及其保健功能、市场和应用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的变化尤为显著.抽样调查表明,近七年间,全省农村建房持续增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