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劳动教育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都可促进学生成长。劳动教学需要情感投入,教学结合生活,创设体验活动,激发劳动情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劳动技能,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劳动,逐步养成劳动习惯,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劳动教育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美麗、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引领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和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鼓励实践,投入情感,让学生“愿劳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探究,喜欢动手实践,家长和教师应该引导孩子,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到家务劳动实践中来,感知劳动乐趣。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第十一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师可以“整理”为抓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整理书包、书本、文具等物品,让学生知道这些物品都是自己生活离不开的“小伙伴”,但这些物品使用过后要有序归类、物归原位和定时整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对比“小伙伴”整理效果,显现劳动带给生活的改变,让学生有成就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多鼓励,把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从而主动动手动脑。
  再如教学“我爱我家”最后一课“干点家务活”,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他们洗碗、扫地、择菜等,鼓励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劳动有切身体验,增强其劳动意识。
  二、智慧实践,激发情感,让学生“会劳动”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了精彩纷呈的现场体验活动,以活动作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教学中,教师应把理性的劳动知识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教材与学材”合二为一,激发学生情感,从而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从中获得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中的“家务擂台赛”,教师课前在班内开展“家务小能手”调查活动,请家长利用周末时间为孩子录像,让孩子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顺便采访他们:说说干家务的心得体会,愿不愿意当堂打擂台。接着在课堂上举行叠被子大赛,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学生四人一组,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忙得不亦乐乎,纷纷动手动脑寻找叠被子的好方法,相互配合,做、看、问、学、比、赶、超,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叠被子的技能。最后,小组交流做家务活的好处。整个比赛活动,学生激情高涨,不仅掌握了技巧,也品尝到了劳动带来的乐趣。
  三、家校合力,升华情感,让学生“爱劳动”
  如果说《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点燃孩子爱劳动的“主平台”,那么家务实践就是孩子爱劳动的“主阵地”。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拓展教学资源,创新劳动教育的途径与方式,让学生将劳动内化为自觉行为,形成爱劳动的意识和习惯。
  例如,去年疫情期间,学生宅在家中,我趁机启发学生帮家人做点家务活,做个贴心的“小暖男”“小暖女”;收集一些家务劳动小窍门的视频,如做菜、炸油条、发大馍、擦灶台、清理冰箱等,发到“钉钉”群里让学生分享,直观地演示充满生活乐趣的场景;然后举办“家务活大展台”,要求学生打卡,请家长发到朋友圈或班级微信群里。许多学生看到同伴做的菜、炸的油条等,但自己却不会,便偷偷地在家练习,这样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劳动氛围。看到朋友圈里亲朋好友的点赞或夸奖,学生们心里乐开了花,干劲更足了,做家务成了他们居家期间的“必修课”了。这样,“爱劳动”不再是口号,而是真真切切的行动。
  四、走进自然,释放情感,让学生“悦劳动”
  我们关注学生参加劳动的过程,更关注他们在劳动中的情感认知。为此,我们结合当地实际,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劳动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现价值、享受劳动成果。例如,当地茶叶资源丰富,我们就利用茶季开展“走进茶园,茶香校园”摘茶活动,在高年级开展“走进大自然,走进茶园”实践活动,提前布置,让学生准备劳动工具。教师先做采茶示范,然后提出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穿着采茶衣,唱着采茶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看到自己采的鲜嫩茶草,心里美滋滋的。此时教师现场进行茶叶知识讲授,让学生了解中国茶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活动结束时,把学生采摘的茶叶分别称出斤两,评出“采茶能手”进行表彰;对茶草进行杀青、烘干,制成成品,让学生品尝自己采摘的茶叶。学生看着热气腾腾、汤色黄绿、香醇浓郁的新茶,一定觉得这杯茶是最美最好的茶了。然后每个同学带上一份自己摘的茶回去给自己的父母,当父母品尝自己孩子采摘的新茶,心里也很美。这节课既是劳动实践课,又是道德与法治课,二者很好地融为一体。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活动”为载体,以“激发情感”为切入点,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让学生亲身实践,在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
  参考文献:
  [1]鲁洁.重新认识道德和道德教育[J].人民教育2015(19).
  [2]谢林燕.情到深处自然行——《道德与法治》劳动主题教学例谈[J].中小学德育,2019(3).
其他文献
文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Line Friends凭借成熟的场景营销策略异军突起。本文以场景营销理论为基础,把Line Friends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Line Friends线上表情包与线下实体联动,营造多样化场景,激发消费者共鸣,为我国文创产业实施场景营销提供实用经验。
摘要:父亲以其特殊的养育风格和不同于母亲的人格特征,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与母亲不同的影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父职教育”的缺失也成了热门话题。因此,我们基于行动研究的视角,从家长心中的父亲、幼儿心中的父亲、教师心中的父亲三个角度调查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现状。通过更新观念和搭建平台,探索父职教育的措施,唤醒父亲的角色意识及自身肩负的教育责任感,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及方法,
摘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必然要求。初中教师在班会的设计过程中不仅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级建设中,还应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与素质教育。教师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打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以此来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班会的重要性,并且研究了其可行性,同时提出了初中主题班会的建设途径。  关键词:  社会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如何运用智慧课堂平台,将先进新颖的教育信息技术和传统课文教学方法相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高中语文课堂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以达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高效管理课堂,增加课堂容量,指导课前预习,方便课后复习反馈的目的与效果。本文以信息化教学课堂实例《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探讨论述了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
摘要: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设置具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想象思考和亲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切身体验和直接经验,从而培养坚持真理、敢于质疑的创新意识,锻炼科技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钱学森认为,重视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而创新思维并非无中生有的遐想,创新必须产生于以前的经验,是对已有
新一轮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积极推动教学由知识导向型向素养导向型转变,其中用议题串联起课堂全过程是最大亮点之一。本文以必修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为例,从议题的选择、情境的设置、任务的达成等方面展现议题式教学的向真、求辩和追善,让学生遵循议题,围绕议“境”,议“论”起来,使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摘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安徽省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出台,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尤为重要。目前,各地各校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然而,部分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却没得到提高,从而影响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本文浅谈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如何提升教学能力这一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专业教师 教学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我国企业未来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而且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企业需要更好的管理才能满足社会市场的共同需求。因此,必须重视改革、创新和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作用。这篇文章主要以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经济管理为基础,其目标是分析和研究企业未来的经济管理。
摘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初中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而这些都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广大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与反思,有效地把传授历史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立足学生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终实现初中历史教学智育和德育的并举。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名师工作室是集教学和研究为一体,由名师领衔、某一学科领域优秀教师组成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和教研共同体。发挥名师引领辐射作用,开展基于项目的主题研修,是打造工作室研究特色和教学主张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以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为例,通过“立足乡镇学校、成立片区”“确定研修主题建立项目”“制订行动方案、探究路径”等几个方面的较具体阐述,探究了名师工作室片区项目化主题研修的形式、步骤、路径及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