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新课改,新教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是青年,是国家超越世纪建功立业的中坚力量;我们是青年教师,我们无颜把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让后人去承担。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使自己的政治思想适应新环境、新形势,而且要在学识水平、道德修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提高和更新。那么,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呢?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有自己的体会:
  一、增强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正人先正己”,要胜任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就必须本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全面提高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扛得起新课程改革这面大旗。
  现代社会处处体现一个"新"字,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传统精神不能丢。首先,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支柱,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要将它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教师必须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熏陶学生的爱国之情,树立学生报国之志。其次,甘于清贫,清正廉洁。教师要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根本,按教育政策办事。不为金钱所动,安于清贫;不被权势所屈,严于律己。再次,务实、奉献精神。它的前提是教师要爱岗敬业,要无怨无悔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患得患失,甘为人梯;坚守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倾注全部心血,奉献牺牲。待到桃李满天下,她在丛中笑。
  一个教师的幸福就在于组織认可、学生拥护、工作胜任,并能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所有这些都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忠贞不渝的信仰,这是教师人格的核心,是教师自我形象完善的需要,是成为理想教师的捷径,是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根本保证。教师教育学生是以素质育素质,以德补德,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不愧为人师表。
  二、学习新形势,更新教育观念
  新时代是一个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新课程理念的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教师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学校是为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阵地,青年教师应一马当先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内涵,提出一系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措施: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教育是一门为人处事之学,包括知识技能和人文思想,这就意味着既要教学生做学问,又要教学生做人,二者缺一不可,高考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结合。其次,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对传统教学方法要批判地继承,要不断变换工作方法,总是站在科学前沿,开拓创新,使学生更快、更准、更全面地获得知识。再次,教师应追求新知,不断将知识推陈出新,同时引导学生探索求知领域,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并且让他们勤于实践,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积极总结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教师要为学生实现未来的梦想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年轻的心飞得更远,做一个既有学问,又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教师。
  三、参加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的学生是挑战时代的先锋,他们肩负的将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未来。高中三年是学生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陪伴他们、帮助他们圆梦的只有我们。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用我们的方式帮他们构思未来,以我们的能力帮他们拓展未来。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理想,实现这个愿望的载体就是我们的知识和技能,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青年教师不能小觑每一件教学工作,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听好知识讲座,增强实践技能,还要紧握时代脉搏,广泛搜集教研资料,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尤其要上好汇报课和验收课。课堂内容要精益求精,常教常新,逐步树立傲然的学科自信,以知识打动学生,"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另外,激烈的竞争就等于是激励,教师有没有竞争能力是检验教师综合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的学生,即将面对的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教师把学生打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因而青年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堂教学竞赛和制作课件比赛,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使他们具有勇敢进取的精神,以便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总之,要想成为校园中教学的领军人物,青年教师年龄轻,知识不能轻;经验少,能力不能差。“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怕苦,不怕累,戒骄戒躁,凭借自己的坚强,扎实地走好每一步。
  四、探讨学生心理,讲究授课艺术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更加关注人的心灵。高中学生正处于不成熟到成熟的思想转型期,教育上要想“投其所好”,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心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失。首先,学生需要理解、关爱。虽然教学严肃认真是正确的,但不要刻板、苛刻,不要把学生当作自己取得成绩的工具。年轻是我们可贵的资本,我们拥有与学生沟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待他们要真诚亲切,在课堂为他们创造快乐,课余期间倾听他们的心声,体谅他们的苦与累,做他们无助时的知心朋友,为他们排忧解难,指点迷津,师生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其次,他们要求自主。不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他们希望教师授之以渔,他们需要建立自信,渴望体味成功。我们要尊重他们,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乐趣。另外,教师不仅要将目光瞄准现在,还要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做有心人,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历程中,助他们一臂之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经常自省、自励,是为了更好地言传身教。青年教师更应以诲人不倦为根本,严谨治学;以实事求是为准则,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教书。凭借职业道德、职业荣誉感争取创造出值得自己骄傲的事业。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要欣赏并实践“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当前,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方向,并努力做到“面向现实,课堂真实,教得朴实,学得扎实”,让语文教学回归常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观 尝试 主体作用 走出课堂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  有什么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那
期刊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和吕淑湘都十分重视语感的培养。叶老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因此,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感。  一、强化朗读,把握语感  一篇文章经过初读、精读、复读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再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这就是感情朗读。  1.想象朗读,入情入景。语感同想象
期刊
【摘要】作文评语应以新课改的理念为准绳,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语中说教者的形象,优化评语内容,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继而助推学生全方位的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评语 兴趣 育人  作文评语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有评价和导向作用,又有指点和教育作用。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够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
期刊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首先要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书;其次扩大识字量,为课外阅读做准备;最后可以开展多样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关键词】课外阅读 一年级 阅读能力 培养  余文森教授指出:“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期刊
针对大量设备的故障不会瞬间发生,为减少故障后果造成的损失并降低修复性维修的费用,采取了视情工作,检测费用随之增加。为使总费用最小,对检测间隔期进行了优化并给出简要的算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
坚持新闻真实性,要运用辩证法,力求做到新闻本质的真实,全局的真实、历史的真实。 现实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现实生活中,有的现象往往给人们以假象,是某一本质的歪曲反映或
摘要: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往往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单一传授,恰恰忽略了小学生学习的主动地位。大多数小学的语文教学都以教师本身为中心,教与学脱节,教师本身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都缺少必要的互动性。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们也越来越重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本文就以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师生互动模式教学是取得良好的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落实,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纵观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尽管取得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课堂教学中效率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又一次被提上新的日程。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效率优化 策略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现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不断落实,语文教学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显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