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一、激发学习兴趣——“活”的基礎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小学语文教学却将这一门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学科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无数实践证明:激发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学,如让学生仅凭书面语理解课文,一则无趣,二则肤浅。因此,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诸如借助作用于视觉、听觉、肤觉等感官的图画、音乐、动作等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自觉、主动地去理解课文,挖掘深意。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也是激发兴趣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本身即语言教学,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诗意美等,让它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分分秒秒、每个细节,让学生把上语文课当成一种自觉的欣赏、参与,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确保主体地位——“活”的关键
  一时的“活”不难,要使课堂始终充满活力,关键是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
  在教学中,要集体活动、个体发言交替进行,要切实避免老师和几个尖子学生反复“表演”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惟有在主体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课堂教学才能“活”起来。
  三、更新教学方法——“活”的技巧
  课堂教学的“活”要体现出教法的艺术性和学生学法指导的科学性,“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如阅读教学来说,情文并茂的散文就不宜采用速读的方法,而应指导学生朗读、精读,细细品味体验。又如有情节的长文,就无需步步推进,而应让学生学会速读,培养感知能力,迅速抓住要领。
  教学方法的选用要达到使课堂教学动静分明、快慢交替、疏密相间、舒卷有致。有时要“动”,如讨论,问答,朗读,争辩等,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其保持兴奋状态;有时要“静”,如听讲,思考,默读,自省等。保持教学刺激的有效性和长效性。有时要“快”,在非难点和学生己知处要快,不能拖沓,否则会使学生厌倦;有时要“慢”,在重点、难点之处要给学生充分的吸收消化时间,否则一味求快,学生跟不上,产生不了成功感,反倒增加不少心理负担,当然会降低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要“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加强学生的活动了,如让学生唱一唱,做一做,画一画,以玩激趣。课本中一些诗歌已作为歌词谱了曲,如《长征》《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些课文可以唱代背。《地道战》《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可以配合看电影,《蟋蟀的住宅》等文的方位描写十分明晰,让学生按课文的描写画一图,让学生体会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旅行家树》《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等这类课文,可让学生当小导游,以“解说员”的身份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组。上《新型玻璃》这课时,可以组织一个小小的“产品推介会”。用抢答、比赛的方式上复习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思维、记忆等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适应新的形势,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兴趣为先导,想方设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在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教科书“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活”起来,让我们的教学方法“活”起来。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精索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1991~2004年34例精索扭转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全部为院外误诊,误诊急性附睾、睾丸炎28例(82.4%);鞘膜积液3例(8.8%);睾丸肿瘤
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习即生活。”生活即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一个角色,学习亦如是。我认为,在理想的高效物理课堂中,要求教师必须扮演一个高明的引导者。如果教师只是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办法,那么所导出的这场戏必定是沉闷乏味,令人昏昏欲睡。那么教师应如何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动起来,营造出一个高效的“活力课堂”?  一、激发师生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教育
在对城市竞争力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选取山西省11个地级市经济总量、产业情况、居民生活情况等方面的12个指标,通过统计SPSS13.0软件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省
一、岭南文化概述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它的源头是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单元教学话题和具体的教学任务,对语文作业进行体验式设计,让学生既能快乐完成作业,又能促进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有机整合体验作业形式  学生的体验式作业需要教师有机整合,以多样化的题型,把听、说、读、写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主要途经。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阅读能力。本文拟以北师大版英语高一教材中的阅读文本为例,阐述阅读策略在各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  一、阅读前策略  阅读前(pre-reading)是阅读课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先巧妙处理课文的单词,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