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作文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der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积累作文素材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据我所知,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的内容空洞,或者进行编造,或者抄袭作文书的内容。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缺乏习作方面的体验是有关系的。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呢?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体验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然而,在学习中由于学生缺乏体验,对生活中的一些事习为常,熟视无睹。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1、引导学生关爱校园
  校园生活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庭。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也感受着集体的温暖。由于校园生活是教师十分熟悉和了解的,所以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关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教师应当通过设法诱导,让学生充分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
  此外,面对课堂内外的大量信息,教师应用敏感的心灵去捕捉,用深刻的眼光去观察。在语文教学中从各个方面进行启发诱导就,激发他们的内心体验。
  2、引导学生关爱家庭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学生与家庭成员特别亲近,在家庭生活中展示着真实的性格。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引导学生以家庭小主人的身份,关注家庭,大胆的参与家庭生活活动。可以布置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今天我当家,去菜市场买菜,给爸爸妈妈献上一杯茶。在“三八”节给妈妈制作礼物。到野外跟随父母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家庭生活中要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学生参加的家务劳动、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进行评价。从中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成功的快乐和人情的温暖。
  3、引导学生关爱社会
  社会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社会实践作业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如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参观书画展……如有一位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这样的作业,找人签名,每人需签满20人以上。为了完成这项作业,学生必须与许多人交往,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在克服这些困难的时候,他们会有各种体验,这些都为孩子们创造了写作的源泉。
  二、在习作指导中激活亲身体验
  学生经历了学校、家庭、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有了切实的体验,但这部仅仅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课程资源,还需要教师的唤醒、激活,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习作冲动,进入生机勃勃的习作状态,把属于自己的独特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
  1、教师的语言引领 引发共鸣:
  在写作文之前,教师应深入学生的心灵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结构和情绪状况,衡量一下作文的要求与孩子之间存在的情感、智能等方面的距离,然后通过引人入胜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快乐的情感,使作文成为其内在的需求,小学生的情感是纯真而丰富的,只有让他们融入到浓浓的情感氛围中,他们才能畅所欲言。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倘若语言冷漠平淡,甚至局高临下,怎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掀起波澜?所以,教师首先是一个满怀激情的人,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拓宽思路,帮助他们打开记忆的匣门,从而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
  2、利用多媒体再现生活
  事情经历了,也有了一定的体验,但要把真正经历的事情写下来,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因为观察后留下的印象并不一定很清晰,而且这里还有个素材筛选的问题,要使把事情的关键部分用数码相机记录下来制作成课件,在习作指导时在学生面前重现出来,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很好阶梯。如一次秋游我有意识地拍下同学们在野外时所观察到的情景,在习作指导时,出示这些画面,同学们就可以轻松的高质量完成这次习作。一张张照片勾起了学生的美好回忆,一段段精彩的解说词便很快生成。
  3、利用现场表演,创设情境
  在作文指导中,往往发现学生的主体内容不具体。我就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创设情境,为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可大大减缓习作坡度,对于精彩动作,要求表演者“定格”、“慢放”、“重放”引导其他学生观察描绘。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习作,以观察为基础,以激发兴趣扎实训练为核心,把学生独立的个性融于语言文字中,是进行作文指导的好途径。
  三、在多种激励中满足成功体验
  兴趣的产生有赖于成功。当学生比过去有所进步时,他们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产生亲切感,此时也会反馈出巨大的内去驱力,驱使他们向第二次,第三次迈进.从而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1、多元评价,激发习作热情
  多元评价,指评价者的多元参与。其中有学生的自评,让学生再次读自己的作文,重新感受一下写作的过程,说说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有学生的互评,学生看同伴的作文,自有一种亲切感,也能够使他们与同学互比;还有教师的评价,既评学生作文,又让学生点评,有条件的还可以请家长进行评价,使家长不在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并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孩子,便于和孩子沟通。
  2、分层展示,体验成功乐趣
  在自身的教学中设置多种多样的作文展示台,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而且还可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1)在教室里布置墙报,选择学生日记中较好的请他们在班上朗读后在墙报上展示,每周定时更换,日记的内容不限。有独到见解的,文字优美的,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可以入选。这样,学生乐于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感兴趣的题材最为日记材料写出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墙报上,就更有成就感,下一篇就更认真地去写了。
  (2)利用学校宣传栏,展示自己的习作。当大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时,我就鼓励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及时地加以指导。当同学们看见自己的作文出现在校宣传栏中,学生的成就感就更高了,习作的兴趣就更浓了。
  (3)、给学生设立作文成果袋: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学生自己设计封面,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成长起步”、“进步的小天使”、“闪亮的水晶”等。让学生把在报刊上发表的和自己满意的习作放入成果袋内。这样一打开这个成果袋,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在自身教学实践中证明,作文教学只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习作指导中激活亲身体验,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作文教学的目标“对写话有极大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头脑中想象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也就不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的生活中打下坚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中国处于民族大融合的矛盾阶段,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意义十分重大,而对于少数民族的写作课教学又必须要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汉语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更好的开展对少数民族的写作课教学,以其引起汉语教学界对少数民族写作课程教学的重视,不断改革和创新对于少数民族汉语写作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一、引言  在少
“以往,有不同的企业以不同形式都推出过真实房源的行动,但无论从完整性还是从彻底性来看,都和平台有较大差距。”——杭州我爱我家品牌总监周包军去年年底,杭州市房地产经纪
摘要:课外阅读指导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存在问题来展开,分析了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课外阅读;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课外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然而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堪忧。笔者曾
一、前言水稻是人们普遍喜爱的细粮作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人民对稻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水稻又是高产量、高产值的作物,发展水稻生产色成
水稻产量的构成因子是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总粒数、不实率、千粒重,而后三者可以综合为单穗重。这些因素中,哪一、二个因素起的作用最大,以往有过不少研究,是育种者极其
神经类固醇是脑和神经自身合成的类固醇激素,广泛地存在于大脑及神经组织中,对学习、记忆、认知、情绪等脑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一概述.
[摘要]“做人与作文”教学是一个新的实践课题,它强调了在作文教学中应把“做人”视为作文的根本目的,将“做人”与“作文”有机融合,实现了人文教育的相互统一,是提高作文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以作文促做人;以做人促作文;“人”和“文”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课标下的教育活动,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重在对人整体素质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也不
目的:探讨胰胆管水成像(MRCP)联合高分辨率弥散加权成像(HR-DWI)对非结石性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定性诊断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行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提起作文教学,从实际看,它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农村教育,主要是农村小学生社会实践少,活动少,知识面狭窄,学生无话可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表明了在小学习作指导中要有两个注重:  一要
这张照片反映的是一头愤怒的棕熊钻进帐篷张开血盆大口的场景,与PS无关。你也许会问:在帐篷中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后来怎样了?令人遗憾的是,这是这位摄影师生前拍摄的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