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后的小学英语课堂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据多年的课堂调研情况来看,小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转移,如果教学过程、形式呆板,小学生极易失去学习兴趣。新课改后的英语课堂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课改后的英语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更主动努力学习英语,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高涨,感觉到学英语不枯燥,而是有趣的,从而喜欢学英语。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我们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积主动的。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的提高都不是靠教师讲解得来的,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得来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参与到活动之中教师要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改后的课堂,每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现在的课堂,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他们积极主动地努力学习,老师不用强调某一问题的正确答案,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展示,很多问题在小组内就可以解决,在全班的大展示中如果学生还有问题不明白,这时就需要老师的精讲、点拔,这时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如在一节英语课上,当教师说“Goodbye”时,一位女生站起来说“Bye!”,另一位女生站起来说“Bye-bye!”这时一位男生也迫不及待地说“See you!”。他们几个回答的都对,他们把学过的关于再见该如何说全部都说出来了,这样他们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总结。在整节课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贯穿于课堂始终。教师又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自己去总结,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
  在英语课堂上,很多的问题教师都可以不讲。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按“五步三查”的课堂模式学习,教师多听,多给学生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一次课堂调研中,一位组员很生气地对老师说:“老师,我不愿意在我们那一组了,你给我换一个小组吧!”这位教师让她说一下原因,原来是她的小组长不让她发言,她总结好的内容被组长否决,她很生气,认为好的东西应该让大家一起分享。在大展示中,教师让她单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她的总结是:Who’s  that  man ? Who’s  that  boy ?这两个句子中,第一个句子的答语可能是指爷爷或外公,爸爸、伯伯或叔叔等,第二个句子的答语可能是哥哥、弟弟或表哥、表弟。对于这两个句子的答语,无论是选择正确答语,还是修改病句,都要特别注意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才不会做错。我们都对她的精彩讲解给予热烈的掌声,最后她又说:“学习要注重方法,要从中发现问题,进行总结,还要把总结出来的知识点、做题时要注意的地方等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认为我说得很正确,老师你认为我说的对吗?”该教师一时无语,当时我心中在想:我听过这么多节课,还没有哪一堂课像今天一样精彩,在以往的每一堂课上,也没有哪个学生敢如此地、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而在今天的高效课堂上,这位学生能够大胆地站起来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这样,把自己好的总结,好的见解,好的方法等,都能够像今天这位学生一样大胆、有理想、敢做、敢言、敢站起来、敢超越别人、敢证明自己,这就是今天的新课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我对新课改非常的赞成。
  新课改前的每一堂课,老师们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四十分钟的一节课,很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甚至不让发言,在课堂上,老师一味地让学生记,不要问。这样的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得不行,学生累得也不轻,可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能记住多少呢?只有书和笔记本知道,因为全在书和笔记本上写着,这样的老师一言堂,学生们怎会有兴趣?而课改后的新课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清楚了是为自己学而不是为老师学,学习就有了兴趣,课堂就成了学生自主展示的舞台。很多问题学生自己在独学、对学、群学、小展、大展中都可以明白,老师要做好三次学情调查,对后生进行特别辅导,好学生就是在不断地表扬中,不断地“出人头地”中,不断地自我感觉良好中成長起来的,后进生也是在展示中暴露不足,取长补短,奋力追赶,不断进步的。只有展示,才能让学生有成功感、优秀感、羞耻感、落后感,只有展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课堂就是他们的舞台,他们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
  三、新课改,我们需要你
  学生们在一起,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他们都活泼、爱动,新课堂改后的课堂就是他们的最爱。在英语课上,当我们学到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Let’s do时,学生们就表现出了他们的活泼、爱动的天性,一位小女孩一边唱,一边表演起了Be  fat.  Be  fat. Be  fat,  fat  fat!另外一位男生接着表演了Be  thin.  Be  thin. Be  thin, thin, thin!接下来的变高和变矮也被其它小组抢着表演了,他们又按这个模式表演了变长和变短。
  这节课,学生们在歌唱和表演中度过,一个学生的表演,变成了全班同学的一起表演,在愉快的氛围里,他们不需要死记硬背。只有开口大声说出来,他们通过异质帮学、同质互学、合作探究、共同进步,可以大胆展示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 这样一节课结束,学生们不但不觉得累,而且还很轻松。
  以上是新课改之后,我的几点体会。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我认为教师应激发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反思自己,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为新课改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纵观中小学语文课堂,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困惑,许多老师甚至认为学生表达能力的高低关键在个人,单凭上几节作文课很难提高,因此,个别老师不愿“啃”这块“硬骨头”,很少在作文课上下功夫。还有的老师干脆找几篇有代表性的范文让学生背过,应考的时候生搬硬套。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近几年作文材料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社会热点,开放性的命题更多地要求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如何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化的文章来呢?我觉得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充分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通过引导把观察和操作结合起来,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用数学语言归纳总结,建构新知。  关键词:动手操作 体验 探究  数学课堂应该注重学生亲身去体验、操作,从而去获取新知识,建构知识的框架。动手操作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其次,有的知识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如果不进行大量的
期刊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新课改给英语教学带来不小压力,面对新的教材和大容量授课内容,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对此展开详细论述为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一、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  初中英语课堂为45分钟一堂课,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导英语课堂中呢?首先,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有趣,学生对有趣的事情往往十分投入和专心,所以我们可以在
期刊
几年前,拜读了雷夫·艾斯奎斯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面有句话:“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 ——雷夫  这句话,一直都在我教育生涯中荡起、锤炼、落实。现在的我,一直都秉承捧着一颗爱心对待我的学生们,包容、用心的教育他们,一点一滴用自己的真心赢得了尊重,赢得了爱,赢得了家长对我的信任。正因为如此,我更坚信——教育,要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灵。  在我的班
期刊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是‘人’的萌芽时代,切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形成人格,一个人为人的品质或格调也就稳固确定下来。当从事涉外活动时,他将展示出人格的水平,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也在表现出他的人格活动轨迹。”也就是说一个人幼年时代如果缺少良好的人格成长环境或有人格缺陷,就会影响其一生。可见,一个人的幼年时代是其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如何帮助学困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应该慎重对待
期刊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班主任在进行道德灌输的时候,如果忽视了每个受教育个体的心理状态,尤其忽视
期刊
在新推出的新课程改革标准中,阅读教学是变动程度最大、分量最重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就证明了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其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理想,学校以及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没有使阅读教学的时效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现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注重讲授教学知识以及集中学习,而忽视对学生语言的训练和情
期刊
“学高方为人师,身正才为人范。”我们最大的功德就是年轻的脸上写下微笑,年轻的心灵播下希望。所以班主任角色定位是学生智慧的生成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发展的促进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一、优秀班主任的共同点  (1)尊重孩子,摒弃语言上的暴力(比如训话、责难、嘲讽等),不逼迫孩子承诺和保证,不让他们的内心产生罪恶感。就事论事,对孩子提供及时的恰当的帮助。  (2)一名班主任就像
期刊
什么是和谐校园?和谐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它至少涉及校园内外两大系统要素。 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校园内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相处。就外部环境来说,学校应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就教育本质来看,和谐教育是一种提供适合学生天性的教育,为每一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早在《共产党宣言》里,对和谐社会就有过这样的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在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为生产而生产的利润动机不复存
期刊
体验德育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德育教育。体验德育以自然、社会、生活、人生全方位的体验素材为引子,去唤醒和诱发体验者的道德情感,進而促成体验者的反思性表达;再通过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情境升华,最终达成体验者意义的建构、价值的生成。  笔者认为,体验德育,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前者注重感官感受,是体验“物性”,后者强调精神参与,即体验“灵性”。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发现活动是体验德育的最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