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大滴定、大历史

来源 :科学文化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约瑟问题"是一个启发式的主题论纲,借助它不仅可以展开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宏大叙事,还能引导人们对科学革命、现代化的途径、以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普适性间的张力等议题进行深入思考。李约瑟1964年出版的《文明的滴定》已经为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之结论做了铺垫,并藉此奠立了他作为国际跨文化研究先驱的地位。2014年,两位美国历史学家通过互联网发布《历史宣言》,由此在西方掀起一场有关历史学之功用的大辩论,我国史学界对此尚无积极的参与,而李约瑟的大问题和他的中国叙事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大历史"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16世纪佛兰德斯画家斯特雷特设计的系列版画《新发明》,包含许多当时西方人感到新奇的事物,20世纪西方艺术史权威贡布里希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并以“东方的发明、西方的回应”为线索讨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本文聚焦于其中9幅与中国有关的图画,指出:尽管在史料上充分依靠李约瑟的研究,贡布里希却不认可后者信奉的“进步论”,而强调波普尔的“情境逻辑”,认为“循环论”是文艺复兴乃至科学革命
“科学为了人民”运动,倡导科学为了人民而不是为了军事或政府利益所用、科学不应当排斥人民参与、科学家应该有足够的自主性;并认为,只有打破现有的社会结构、重构社会和政府,才
美国政府2015年启动了一个"精确医学计划先导专项",计划招募100万个美国志愿者组成研究队列,进行至少10年时间的数据采集,包括个体的微观层次、宏观层次和外部层次的生物学和行
1923年,英国遗传学家霍尔丹在剑桥大学发表了一篇题为《代达罗斯,或科学与未来》的演讲,畅想科学应用的未来,提出科学将造福人类并对传统道德提出挑战.翌年,著名哲学家罗素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