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进来的地方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w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秋,微寒。
  疲惫了一天,独自彳亍在小巷中。踏着青石板,撑起一把伞。淫雨霏霏,风吹过,吹响了人家屋檐下的风铃,吹起了少女的青丝。
  走进一家小店。店外只有一个简单的招牌:粥。店内,四处挂着散发着橙光的小灯。乳白色的墙配着细碎的花纹,屋里的四个角落放着走马灯,仿佛置身于一个属于光的世界,温馨而又舒适。
  坐在木制的小榻上,透过厚厚的玻璃看着屋内的人,是一位六旬老婆婆。她一身藏青色的棉衫,墨色的丝线勾勒出浅绛的牡丹,衬着祥云缓缓而下,与腰间形成了古典的呼应。她的头上已有了些许白发,眼角的皱纹沉淀着岁月,即便如此,那双爱笑的眼睛依旧闪烁着光。
  “点餐,来一碗桂花粥吧。”
  她便入厨房忙碌着,哼着小曲,像在用歌声煨粥。
  不一会儿,老人将一碗桂花粥放在了我的面前。霎时间,清香氤氲开来,萦绕在鼻尖,深吸,心旷神怡。“尝尝看”,老婆婆似阳光的声音响起。我拿起勺,盛满了,慢慢入口,软糯的薏仁、桂花与舌尖相碰,香气炸开,徜徉在每一个味蕾,软软的、糯糯的。麦子的醇香与桂花相融,清冽而又不失醇厚,有阳光的味道,心中的疲惫、烦恼在慢慢融化。
  “不错吧,这可是今日的招牌,初秋的桂花总能使人舒心清神,好好品尝!”此刻,我仿佛感觉生活中的不顺都被抛到九霄云外,细细品尝着粥,看着小店,只见木质的桌子棱角已被磨得圆润了。挂在墙上的常青藤,一条又一条的细枝攀附在乳白色的墙上。不难看出,小店已经经营多年。看向小厨房,精致的小盅盛着茶、米、油、盐,各种五谷杂粮井井有条摆放在木架上,墙壁上是大大小小的汤匙,精致而又温馨。 看着老婆婆的身影,已经有些驼背,脚步微有些蹒跚,上了年纪虽力不从心,却依旧坚持着经营小店,她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目光移到身边,有一个挂满便签的小黑板。轻抚娟秀的簪花小楷——“孤单却不孤独”“乐观前行,万事胜意”,这一定是出自老婆婆之手。她数十年如一日,独自经营着小店,乐观地对待每一天,将日子过得温馨而不孤独,细水长流,这样平凡的人却散发着不平凡的光。思及此,鼻头一酸,内心却暖暖的,那一定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粥喝完了,老人与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却住进了我的心中。无论是粥,还是老人,抑或是她乐观生活的精神,像是一道光照进我的心中。
  就像是一碗粥,少不了桂花,我们的心,也少不了阳光——
  此时,阳光穿过窗子,光晕在老婆婆周围层层晕染开来,熠熠生辉。疲惫的心房,光芒照进,有微尘曼舞。
  ‖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指导教师:李化
  在飘着细雨的小巷,遇见一家小店,一碗温暖脾胃的桂花粥和一位亲和乐观的老婆婆,成了无意中闯入小作者生活的调皮节拍,拂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却带来了阳光,照亮了心灵。
  这样一家小店,这样一位婆婆,相信是许多读者都想遇见的。与之相逢,简单的招牌、橙黄的灯光、舒适的软榻、温馨的布置,这一切仿佛推开了心底沉沉的疲惫,让人的身心都陷入暖暖的氛围之中。而老婆婆那爱笑的眼睛,“像在用歌声煨粥”的那份快乐,更时时刻刻感染着小作者,令烦恼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融化,消于无形。
  这位老婆婆,尽管上了年纪,背已驼了,脚步蹒跚,但她乐观、勤劳、热爱生活,将自己活成了一束阳光,不仅把日子过得熠熠生辉,还照亮了走近她的每一个人。
  当光晕在老婆婆周围层层晕染开来,相信每一颗被她温暖的心灵,都会感应这爱的传导,用属于自己的力量,开启元气满满的新旅程。
  【适用文题】温暖的记忆;平凡人的力量;那一束阳光……(小風)
其他文献
康虞佳  【2021年中考作文备考金题】  香,是一种奇幻的味道,它可能承载了一段记忆,也有可能叙说着一段故事。请以“那一缕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名师题解】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求以“那一缕香”为题写一篇文章。在写作时,需要首先理解“香”的含义,这里的“香”可以指真实的香味,也可以指抽象意义上的香味,比如说高尚
1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陶勇医生正在工作时被持刀男子砍伤。1月25日下午,陶勇医生的友人在其个人微博上更新博文称,陶勇医生终于清醒过来。之后,他口述了一首诗。“他说即使以后不能再重返手术台了,也想组织一群盲童进行巡演,让他们赚钱养家。”  “我,来自安徽,七岁那年,一场高烧让我再不能看见……”这首诗题为《心中的梦》,以盲童的视角,感同身受地讲述了盲童们辛酸的故事。盲童们也和
初入学堂时,父母携我举家搬迁至此,好奇的我用指节扒着窗口向外探身,一棵青稚的小树在我家门前抽叶生长。彼时我还不知,那就是即将伴我八年的伙伴,任时光漫漫,它始终不离不弃。  日光明朗,我一蹦一跳地走在马路上,从书包里抽出崭新的语文书,用稚嫩的童声大声朗读起来。梧桐荫翳蔽日,叶绿得仿佛能掐出水來。一阵暖风抚过它的发端,枝叶翕动,“沙沙”声一片,宛如在为我用功读书的声音相和。春日微凉,梧桐也在默然生根发
★张晨珂自述  我是大家公认的“森女”,穿清新简洁的衣服,喜爱杏色和绿色,依恋自然,更憧憬森林里的生活。写作是我最热爱的事情,喜欢在自己养的花花草草的臂弯里,笔尖流出一行行字,开出一朵朵花,记载下我每个成长阶段最真实的万千心绪。我的文字总是有森林的味道,我在与文学的一场场约会里,长成我所向往的林中雏菊。  秋夜思。  这是我的古筝曲谱集上的最后一支曲子。看到已被六七年光阴浆洗得微黄的书页上那三个很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个并不熟悉的名词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着这一场战“疫”,有人在前线与死神抢人,有人在后方保驾护航。而你、我,也是这场战“疫”中的一员。本期的读图栏目记录下了点滴闪亮的瞬间,记录下我们众志成城,也记录下我们守望相助,温暖彼此。  敬!向我们这个时代平凡的英雄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这一场疫情的阻击战中
花色小径,清晰的鞋印蔓延到時间的交接点,风信子的歌一路唱到墙角,回首,老家墙上的黑白照片,一切是否依旧?梧桐更兼细雨,我在黄昏凝眸,却只有单纯的色彩映人眼眶,一直望到时间的边缘……  今年的清明节不似往年的“雨纷纷”,回家祭祖的途中,慵懒的双眸被春日的暖阳所唤醒,皆是暖橙之色。霁雨成烟,大地朦胧在浪漫的情调里。油菜花重叠在这错落有致的乡野阡陌问,似乎天生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
美文原篇:  听 雨  刘荒田  在一本书里读到已故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轶事:学生到他家中,想要打扫庭院里的层层落叶。他拦住了,说:“我很不容易才积到这么厚,可以听到雨声。”  雨声哪里听不到?写出《虞美人·听雨》的蒋捷的一生,“歌楼上”的少年,“客舟中”的中年,“僧庐下”的晚年,赋雨声以不同的人生况味。我们这等平常人未必那么敏感雅致,但听雨是没有问题的。铁皮屋顶下,雨如奔马;柏油路上,雨如爆米花;
“8元一份的水饺,管饱不限量”,在济南市历下区一处工地旁,这样一个“暖心摊位”火了。这家水饺摊给附近工地工人们吃饭提供了不小的便利——工人们称,工地的食堂只开放给施工单位的人,附近的餐馆又远,所以可流动的水饺摊就成了上佳之选。因为原本8元30个水饺,工人們一份吃不饱,两份吃不下,所以史女士才出于善意,定了8元管饱的“规矩”。  这家水饺摊的经历有些一波三折。原来,临时摊位已经营半年多的时候,由于道
院子里的老杨树就在办公室门口的两三米外,仿佛孙大圣会七十二变,转眼挂满了毛毛虫似的花序,转眼冒出了新绿的叶,转眼杨絮洁白漫天飞,转眼又是一大蓬绿荫,转眼又是黄叶纷纷。转眼又一年。  电脑前坐久了些,推开门,就是老杨树,笃定安稳地待在那里,不声不响,在它自己的热闹里悄悄换着流年。老杨树是一道美的风景。  门口旁有一个水池,我在那里洗杯子,鸟儿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站在老杨树的枝上婉婉转转对着话。清
走出我少陵古老的村子眺望,我千次百次地感到故乡广袤而富于形势。它属于原,晴朗的日子,特别是天高气爽之际,我的视野可以触及遥远的秦岭峰峦,阳光之下,炉火纯青,江水粹蓝。不过故乡的土地,也绝不是那种单调的坦荡,它有沟回,有坡度,在坦荡之中粗犷地起伏着,变化着。它天生弃除了山野的闭塞和平川的简易,呈现着一种巨大的动态。这是故乡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祖祖辈辈在耕耘它。农民的手,显然摸遍了它的角角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