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19830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计算机与网络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积极能动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的心理体验过程,创设一个自我评价、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教学向着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从而有利于实施个别化教学。
  [关键词]网络技术 课堂教学 网络教学
  [作者简介]彭秀丽(1971- ),河南济源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河南 郑州 450052)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166-02
  
  当今社会计算机与网络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同时也对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将日益网络化,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互联网(Internet)应用的迅速发展。当这种技术应用于教育时,必将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引起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的全新变革。
  
  一、网络教学的特点
  
  所谓网络教学,就是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就是在线学习,即在教学领域建立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计算机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网络教学需要有自己的网络教学环境,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汇集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教学资源,形成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教学资源库。这些教学资源对所有学生都是开放的。一方面,这些资源可以被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同时使用,没有任何限制;另一方面,所有学习者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资源加入到网络资源库中,让大家共享。
  网络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已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地获取信息,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自然地改变为以“学”为主。二是网络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具有传统学校所不具备的教学行为个人化和学习行为个人化的特征,它彻底改变了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三是网络教育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它通过信息技术集声音、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动画于一体,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信息,使学生能快速地理解学习内容。四是网络教育还能运用多媒体手段为教学服务,它把观察、讨论、协作、演示、模拟和交互方式引入到教學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五是交互网络技术还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来设计学习过程和方式,使学习方式、进度和过程更能适应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二、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主要表现为一种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即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选用学习资源或外界帮助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一)教学流程
  资源丰富、交互性强、沟通方便是网络的最大优势,借助这一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先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从网上收集资料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再通过交流互动对自己的认识进行完善和丰富,这个过程融合了自主学习与讨论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学生通过网上测评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在网上交流环节,我们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学生能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以实现自主建构的模式如下:
  


  
  (二)教学设计
  现代教学设计原理表明,教学应该进行精心的设计,对每门课程、每个单元内容、每一节课堂教学都要进行专门设计。在现代教学设计原理的指导下,使用网络教学手段更加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我们的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三)教学环节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尝试,是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方法。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用的学习资料。有了这些基础之后,课堂上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是一个寻找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和创新的过程,它最终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学习变成主动化、独立化和个性化的研究体验过程。
  2.课堂学习。课堂环境应由传统教学环境向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环境转变。同时,我们要扩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把网页课件放在教师主机中。教师上课采用网页浏览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认知水平低的学生通过回顾前页的旧知识领悟新页面的内容,加速知识的迁移,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超前学习。只要主机不关,就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课件主页,延伸、扩展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新型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而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师生共同运用多种信息工具完成连同书本在内的所有学习信息的加工,实现知识的建构。
  


  总之,网络技术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学内容呈现多层次与多样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并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汇集了大量的资源,网络教学能使学生冲破书本为中心的局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拓展学习内容。尤其是互联网没有地域和时空的限制,能让学生接受优质的远程教育,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然而,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把它运用在教学中能产生积极功能,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对此,我们应该辩证地加以认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还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相信,网络教学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J].教育技术通讯,2000(3).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李建国,张子真.CAI计算机辅助教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知识,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摆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索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和做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 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郝炳虎(1963- ),男,陕西凤翔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
为了帮助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消除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本文从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社会、职业发展等多方面分析,提出缓解与预防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倦怠的策略,帮助教师保持健康和
通过工程实例,分别简述了硫磺砂浆临时支座和卸落式钢制漏砂筒临时支座的做法和应用,并分别简述了两种支座所存在的优点和缺点。
泉厦高速公路扩建中的关键工程——大帽山隧道左线隧道于2009年5月15日顺利贯通。大帽山左线隧道是在既有的大帽山两条隧道中间再造一条隧道,隧道要满足单隧道4个车道的通行要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风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学风有着本质的区别,沿用一般的学风来衡量高职学风,这种形而上学的方法容易使人们对于高职学风产生片面的理解,从而把高职学风建设引入误区。因此,深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风本质的认识,是搞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高职教育 学生学风 特质  [作者简介]王飞(1966- ),男,江苏通州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苏
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2008年国家批准建设由波密县扎木镇通往墨脱县城的墨脱公路后,武警交通一总队担负起公路全线唯一一座隧道——全长3315m的
我校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研发了 “韦寨之窗” 校本课程. 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的 “韦寨之窗” 课程, 播报前, 教师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播报热情; 播报中, 教师需要引导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到2007年底全国已建成公路隧道为4673处、255.55万延米,其中长大隧道690处、136.21万延米,中短隧道3983处、119.34万延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