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野生种系种子醇溶蛋白的PAGE图谱多态性(简报)

来源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19890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具有广泛变异性及稳定性、可遗传性,已被各国学者广泛用于禾本科作物种或品种的鉴定,但双子叶植物的醇溶蛋白研究尚未见报道.陆地棉野生种系具有高度抗虫、抗病及抗逆性,并且与陆地棉栽培品种在遗传上是亲和的,野生种系的优良性状易于通过杂交育种向栽培品种转移,是棉花育种工作中重要的种质资源。为了进一步了解野生种系这个复杂群体的变异更多还原
其他文献
前言施肥与乌龙茶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生产实际,在开展盆栽试验研究的同时,也进行田间试验研宄,以进一步验证和
3月23日的《新闻出版报》刊登报刊评介文章:“《大河报》上‘灾难’多”,对《大河报》以比较多的版面、比较集中的方式,大量报道社会新闻,以致“颠覆”、“爆炸”、“死亡”
研究了茶多酚、铁离子、铝离子对杨梅花色苷和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样品(包括对照)的花色苷降解均遵循动力学一级反应规律,而统计结果表明,茶多酚、铁离子、铝离子
为了了解小麦品种(系)的遗传信息,提高优质小麦育种的效率,利用已有的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Dx5、Wx-A1、Wx-B1、Wx-D1、1BL/1RS、PPO18和PPO29)检测了144份黄淮麦区、3份国内
本研究以铁观音、黄棪两乌龙茶良种为研究对象,采用416A饱和回归设计,对氮、磷、钾、菜饼四个投入肥因子进行了为期六年的盆栽试验研究,同时定量了获取乌龙茶最佳经济效益的
龙首金银芽,产于霞浦县龙首山西南部的霞浦县茶科所,是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创制的卷曲烘炒结合的特种绿茶新产品。该茶外形条紧呈螺状,毫显色金黄,似金银花,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叶底
采用等电聚焦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微核技术,分析检测了三种激光对小麦L1代的诱变效应,电冰分析表明:激光确有提高酯酶活性的作用,表现在酯酶带增加、电泳扫描图上反映出峰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茶文化的发展,对茶叶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优质、保健、形美.从而名优茶的加速发展已成为九十年代茶叶生产的必然趋势.福建是我国的重点产茶省份之一,
本文分析了当前单一物种的专业化茶园生态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化肥农药投入逐年增多,农药残留量不断增高;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茶叶品质下降,经济效益低下;种植密度过大,
Preparation and bleaching are among the most energy and chemical intensive steps of the traditional cotton finishing. About 75 % of the organic pollutants ari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