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财经类院校各相关专业对经济数学教学的需要,适应近年来各财经类专业学生队伍构成和素质的变化,本文对财经类院校的微积分教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指出了大学生在学习经济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财经类院校的专业特点、教学需要和教师教学现状,对该校在微积分教学所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和探索进行了研究,有助于提高财经类院校微积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微积分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240-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财经类专业及其大学生越来越受重视;而随着这几年全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财经类院校大学生队伍的构成和素质与之前相比,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与财经类院校教学任务的需要,对经济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应用,已成为财经类院校经济数学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微积分的思想方法与理论是大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经济数学其它课程的工具和基础,对大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等将产生很大影响。本文结合山东财政学院的经济数学教学工作改革与探索,以微积分教学为例,对经济数学教学作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1 大学生现状与微积分教学概况
1.1 大学生队伍和素质构成
财经类院校考虑到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在招生时一些专业是文理兼招的。一方面,学生高中阶段文科、理科的差异造成了同专业同班不同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同一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区域差异性也造成大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另外,大学生性别和个体差异性及其对微积分学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总之,目前诸多因素使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的队伍和整体素质构成与前些年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给财经类院校的微积分教学带来了新的难题。
1.2 大学生微积分学习现状
总体上看,大学生学习微积分的状况并不容乐观。首先,就微积分课程本身来说,比较抽象、也枯燥无味,客观上,课堂教学不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从大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其学习是被动的;另有极少数学生仅是为拿学分和学位而学习,缺乏学习微积分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在学习的动力与态度上的差异,也造成仅有少部分学生在学完微积分课程之后,能学到数学的精髓——数学思想方法。大学生学习微积分的这种现象带有一定普遍性,在某种程度上,在其它财经类院校也会普遍存在。
1.3 微积分的教师教学现状
总的来看,每位教师都做到了吃透教材、精心备课、认真讲课等教学环节,这坚持了数学教学应坚持的教学原则,但这些都是从教师本位出发的。课堂教学是“一对多”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并在兼顾到不同学生不同需求的基础上来设计课堂教学。同时,“尊重每一个个体独特的认识风格已成为新的教学原则,只有重视每一个具体的个体,才是真正地对全体的重视。”〔黄〕因此,这种普遍存在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传统备课模式及其他类似现象亟待纠正和改变。
2 微积分教学新举措
针对上述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一些问题,我们在微积分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1 调整教材
对财经类专业而言,微积分注重的是基本内容和理论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理解和应用是学好微积分的根本目的,而微积分中极限、导数、积分等概念是非常抽象的,教师在讲解这些概念时,虽然付出了很多,但大部分学生仍只能死记硬背,学生的反映是听不懂、不理解,怎样克服这一困难呢?
2000年,山东财政学院是山东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改革试点课程项目的承担单位之一,微积分是参加课改的首门数学课,在微积分教材编写过程中,即参照了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财经专业《经济数学——微积分》教学大纲”的要求,又尽可能体现出面向21世纪我们对财经类院校教改课程的一些新的认识、思考和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
(1)添加了一些数学演示与实验,使得一些抽象难懂的定义和概念变得形象和直观,从而将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很好的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抽象问题的速度和能力。
(2)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及后继专业和考研对数学的要求,加强了习题与正文内容的协调性和针对性。每章后都精编了A、B两部分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习题,A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B题难度大一些,能体现数学知识的内部连系和系统性,主要为那些渴望进一步提高和考研的学生准备。
(3)添加了经济数学实验,对抽象出的数学模型进行讨论求解,对问题作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的经济结论,对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能力以及兴趣、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颇为有益。
2.2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改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相应地改进和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教学内容上,针对财经类专业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理论应用为教学重点,减少纯数学的推理论证,加强实例应用。降低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程度,缩小学生之间的数学差距。
(2)在教学手段上,打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走进课堂,与课改后的教材相适应。对数学课来说,传统教学手段必不可少,而且板书过程还能起到引导学生思维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容量大、速度快,但其内容的传递速度不符合人的认知思维过程。我们要做的是使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东西更直观,逐渐走向可视化,做到优势互补,提高微积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3)教师在备课时,打破教师主导、教材本位、教师本位的传统认识,立足于学生群体,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转变到人的本位〔伍〕,实现教学的人性化。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角色的转换,其本质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
2.3 体现人文关怀
上课是大学生大学生活的主要环节,尤其是大学的前两年。在这期间,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是任课教师,对大学老师来说,并不是说讲完课就完成了任务。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方面的互动、交流与探讨,还会涉及专业以外内容的交流、沟通,特别是在情感方面,尤其是与青年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人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笔者认为这也是新的教育体制下教师职能的另一面,同时也是关注80、90后身心健康的新要求。
我们在微积分教学方面所做的有益探讨及在教学方面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受到全校师生的关注和认可。总之,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但不固步自封,勇于创新,就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玉行.高等代数教学对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品质的意义及教学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3):92-94.
[2] 钱云.多媒体教学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数学教学效果对比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2):87-89.
[3] 伍建华等.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3):36-39.
[4] 黄秦安,邹慧超.数学的人文精神及其数学教育价值[J].2006,15(4):6-9.
【关键词】微积分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240-0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财经类专业及其大学生越来越受重视;而随着这几年全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财经类院校大学生队伍的构成和素质与之前相比,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与财经类院校教学任务的需要,对经济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应用,已成为财经类院校经济数学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微积分的思想方法与理论是大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经济数学其它课程的工具和基础,对大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等将产生很大影响。本文结合山东财政学院的经济数学教学工作改革与探索,以微积分教学为例,对经济数学教学作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1 大学生现状与微积分教学概况
1.1 大学生队伍和素质构成
财经类院校考虑到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在招生时一些专业是文理兼招的。一方面,学生高中阶段文科、理科的差异造成了同专业同班不同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同一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区域差异性也造成大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另外,大学生性别和个体差异性及其对微积分学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总之,目前诸多因素使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的队伍和整体素质构成与前些年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给财经类院校的微积分教学带来了新的难题。
1.2 大学生微积分学习现状
总体上看,大学生学习微积分的状况并不容乐观。首先,就微积分课程本身来说,比较抽象、也枯燥无味,客观上,课堂教学不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从大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其学习是被动的;另有极少数学生仅是为拿学分和学位而学习,缺乏学习微积分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在学习的动力与态度上的差异,也造成仅有少部分学生在学完微积分课程之后,能学到数学的精髓——数学思想方法。大学生学习微积分的这种现象带有一定普遍性,在某种程度上,在其它财经类院校也会普遍存在。
1.3 微积分的教师教学现状
总的来看,每位教师都做到了吃透教材、精心备课、认真讲课等教学环节,这坚持了数学教学应坚持的教学原则,但这些都是从教师本位出发的。课堂教学是“一对多”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并在兼顾到不同学生不同需求的基础上来设计课堂教学。同时,“尊重每一个个体独特的认识风格已成为新的教学原则,只有重视每一个具体的个体,才是真正地对全体的重视。”〔黄〕因此,这种普遍存在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传统备课模式及其他类似现象亟待纠正和改变。
2 微积分教学新举措
针对上述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一些问题,我们在微积分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1 调整教材
对财经类专业而言,微积分注重的是基本内容和理论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理解和应用是学好微积分的根本目的,而微积分中极限、导数、积分等概念是非常抽象的,教师在讲解这些概念时,虽然付出了很多,但大部分学生仍只能死记硬背,学生的反映是听不懂、不理解,怎样克服这一困难呢?
2000年,山东财政学院是山东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改革试点课程项目的承担单位之一,微积分是参加课改的首门数学课,在微积分教材编写过程中,即参照了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财经专业《经济数学——微积分》教学大纲”的要求,又尽可能体现出面向21世纪我们对财经类院校教改课程的一些新的认识、思考和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
(1)添加了一些数学演示与实验,使得一些抽象难懂的定义和概念变得形象和直观,从而将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很好的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抽象问题的速度和能力。
(2)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及后继专业和考研对数学的要求,加强了习题与正文内容的协调性和针对性。每章后都精编了A、B两部分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习题,A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B题难度大一些,能体现数学知识的内部连系和系统性,主要为那些渴望进一步提高和考研的学生准备。
(3)添加了经济数学实验,对抽象出的数学模型进行讨论求解,对问题作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的经济结论,对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能力以及兴趣、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颇为有益。
2.2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改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相应地改进和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教学内容上,针对财经类专业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理论应用为教学重点,减少纯数学的推理论证,加强实例应用。降低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程度,缩小学生之间的数学差距。
(2)在教学手段上,打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走进课堂,与课改后的教材相适应。对数学课来说,传统教学手段必不可少,而且板书过程还能起到引导学生思维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容量大、速度快,但其内容的传递速度不符合人的认知思维过程。我们要做的是使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东西更直观,逐渐走向可视化,做到优势互补,提高微积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3)教师在备课时,打破教师主导、教材本位、教师本位的传统认识,立足于学生群体,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转变到人的本位〔伍〕,实现教学的人性化。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角色的转换,其本质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
2.3 体现人文关怀
上课是大学生大学生活的主要环节,尤其是大学的前两年。在这期间,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是任课教师,对大学老师来说,并不是说讲完课就完成了任务。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方面的互动、交流与探讨,还会涉及专业以外内容的交流、沟通,特别是在情感方面,尤其是与青年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人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笔者认为这也是新的教育体制下教师职能的另一面,同时也是关注80、90后身心健康的新要求。
我们在微积分教学方面所做的有益探讨及在教学方面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受到全校师生的关注和认可。总之,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但不固步自封,勇于创新,就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玉行.高等代数教学对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品质的意义及教学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3):92-94.
[2] 钱云.多媒体教学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数学教学效果对比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2):87-89.
[3] 伍建华等.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3):36-39.
[4] 黄秦安,邹慧超.数学的人文精神及其数学教育价值[J].2006,1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