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扬先抑举例略谈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ta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欲扬先抑是传统的写作技巧之一,从古典名著到现代美文,都有普遍使用。阅读这种技巧的文章,给笔者的感觉是:读的过程,引人入胜; 读完之后,回味无穷。通观全篇,文章所描绘的形象无不栩栩如生,实实在在。
  抑者,压也,即压抑,引申为贬斥;扬者,抬也,就是抬高,引申为褒扬。抑扬用于写作,表现在对象上的是贬和褒的感情色彩。 由于其特殊的功用,用于文章中,使得文章情节有时波澜起伏,韵味无穷,有时则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名又一村”。
  例,历史名著《战国策·齐人有冯谖者》在运用欲扬先抑时堪称典范。文中的冯谖和孟尝君本是作者褒扬的对象,可是对这两人的刻画并非一开始就以褒扬的面貌出现,而是先对这二人进行“贬斥”。文章一开始,给读者描绘的是一个无能的冯谖。 他“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而且“无能”、“无好”。 而作为齐国大臣的孟尝君也不过如常人一般,对“无能”、“无好”的冯谖是“笑而受之”。至此,读者会有这样的感觉:孟尝君何德何能?宦养食客,哪来的钱粮?不外乎是祖上留下的根本,吃的是祖宗的衣禄;宦养“无能”“无好”之客, 为的是给祖上争个“慈善”的面子。这样,文章一开始就给读者定下了个“贬”的基调。
  为能“扬”到好处,作者极尽“抑”的功夫。冯谖进孟府之后,居然不满足于粗茶淡饭,得寸进尺,唱出了“食无鱼”的可怜调子。此时的孟尝君也如“蠢才”一般,居然对冯谖的无理要求不假思索地就应允了。随着情节的发展,冯谖“贪得无厌”的形象一步步显露出来,有“鱼”而不知足,还想要“车”,得“车”而不思止步,继而求更多的东西以养“家”! 孟尝君的“蠢才”形象也随着冯谖的“贪”像渐渐显现,他对冯谖的无理要求一再迁就。读到此处,似乎对冯、孟二人的为人很是反感了,对作者的这种一抑再抑的做法似乎厌倦了,此时,作者以冯谖“能”“为文收责于薛”开启了“扬”的大门。
  先见冯谖为孟尝君巧凿一窟,这为孟尝君遭齐王辞退筑好了一暂时的安身之所,从而初步显示了冯谖的才干,孟尝君的慧眼也得以暗现。接着冯谖又为孟尝君巧凿第二窟,无处不显示他的过人智慧。 三窟凿就,孟尝君得以“高枕而乐”并能“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至此,对冯、孟二人的褒扬完全得以极好的表现。
  回首前文,作者极尽“贬”的功夫,是为后文“扬”得有味。全文欲扬先抑的结果,让我们看到的是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卓识的冯 谖和独具慧眼,宽宏大量的孟尝君。
  抑扬是世间千千万万对矛盾事物中的一对,作为一种写作技巧,是人们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果。世间的事物总是相辅相成的,既有矛盾对立的一面,又有和谐统一的一面。作为抑与扬也不例外,用在写作上,只“扬”而不“抑”或只“抑”而不“扬”,结果因为不能形成矛盾,而使受体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要么有浅入深,要么由表及里,或者是从现象到本质……而抑与扬的关系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关系。先“抑”就是先“现象”。人们透过这些现象,作认真的品味,就会发现文学作品中最本质的东西。
  再如,《阿长与〈山海经〉》,由于作者把“欲扬先抑”这种技巧发挥得尽善尽美,阿长这个人物被写得栩栩如生,同时也正是由于运用了这种技巧,本文很好的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中“不虚美,不隐恶”的主张。
  阿长,鲁迅小时候的保姆,对鲁迅的童年影响很大的一个人物。对鲁迅来说,这样一个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人物,当然是不能忘怀的,她的善良、真诚、率直、热爱和关心孩子的美德是应该大书特书的,但作者在表达这种感情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出其好处,而是欲扬先抑。
  文章一开始,就写阿长“喜欢切切察察”,低声絮说什么时“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对“我”也管得非常严,甚至于是苛刻,连“拔一根草都说是顽皮”,动不动就告诉家长。这种种举动,令“我”“最讨厌”。至此作者仍不厌其烦的一贬再贬,继续说出其种种缺点:到了夏天,阿长睡觉时总是在床上“摆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正月初一清早还给“我”磨难。当读者感到山穷水尽之时,作者才笔锋一转,慢慢开启“扬”的大门。
  之后,在长毛的故事中,像她这样的既不是“门房”,又不是“小孩子”,“生得也不好看”的人却“有伟大的神力”,于是“我”慢慢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但这种敬意不久也就完全消失,因为她不良的举动又开始了——她谋害“我”的隐鼠。至此,作者又紧闭“扬”门,又回到“抑”的境地,读到此处,每一位读者都会觉得:阿长实在是令人讨厌,甚至可恶之至。谁知作者却在此突开“褒扬”的大门,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我”童年的生活中,一直念念不忘,渴望得到绘图得《山海经》,可是谁都“不肯真实的回答我”。只有阿长,虽然她根本不知《山海经》是什么,“我”原也认为对她说也无益,所以向来没有同她说过,但她却主动来问,并且在她告假回来时,一见面就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山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至此,不要说有亲身体验的作者,就是读者也会惊喜、激动,也会像“遇着一个霹雳”。文章至此,阿长的形象越来越明晰,越来越丰满。
  纵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是对阿长的敬意,可是,由于他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一直读完全文才知作者对阿长的深深敬意:“仁慈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真可谓波澜起伏,回味无穷。
  这,就是欲扬先抑的妙处!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科技创新的意义超越了以往任何的历史时期,科研人员群体也逐步得到社会与各类企业的高度重视。而科技创新是需要土壤的,企业必须为科
现代社会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速.现代职工普遍认为工作压力较大,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不仅是前进式的发展,而且也带来了必然的问题,即高压力下的心理问
【文章摘要】  高校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同时对市场营销的教学也有十分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本通过案例教学对市场营销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和建议,以此来更好地服务于营销方案的案例教学。本文针对案例教学在高校营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给相关教师和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案例教学;高校市场;营销教学;应用;思考;分析  高校
互动电视与传统电视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改变了过去人们被动地接受信息的状况,使人们可以主动选取信息,从而达到使观众与电视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和谐关系.本文通过用户在使用互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企业管理理论界掀起了知识管理研究的热潮,甚至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继工业时代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后企业管理界最大的一场革命。随着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
摘 要: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化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创设情境 主体地位 创新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三个面向”的需要。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造就一
人工智能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前景.本文将背景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作为治安防控采取的研究方法,将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进行信息一体化标准
企业的创新性,业务发展成果和产品研发相联系(Cooper,1990),而研发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和跨职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关的(Kahn,1998)。很多企业通过建立跨职能团队来实现企业的研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约46.8%的胃癌新发病例和47.8%的胃癌相关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1])。目前看来,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案~([2])。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