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德育渗透之我见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o200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标深化实施的背景下,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了首要的培养目标,而小学阶段则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奠基时期。因此,班主任应该采用更加恰当的方式对小学德育活动进行优化与完善,以此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对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班主任作为班级最直接的管理者,要负责大部分与学生有关的工作,而在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应充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保障学生成长、成材的关键。班主任德育工作琐碎而复杂,面对着学生们不一样的个性特点,教育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笔者将从班主任日常德育工作着手,探索一些德育教育方法。
  一、贴近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心灵导师,又充当着心理医生的重要角色。身为小学班主任,经常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这不仅是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还是推动德育工作扎实有效的必然要求。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应始终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来因人、因时、因地地开展德育工作,以此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组建优秀班干部队伍,加强班级自我管理
   于小学班主任而言,班级工作头绪繁杂,不可能事必躬亲,以一己之力开展德育工作。因此,能否组建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不仅是衡量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还是推动班级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班干部队伍,不仅能够为班主任排忧解难,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还能够在加强班级自我管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例如,为了加强班级的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班风,在选用班干部时要坚持“科学与民主”原则,即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组织能力以及目标意识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以提升班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在选拔班干部时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民主表决权”,让学生在综合比量中选出自己认可的班干部。
   三、开展班级德育活动,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不言而喻。而实践证明,活动是开展德育工作最好的载体。基于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不妨顺应学生爱玩好动、善于表现的性格特征,因势利导,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读书会、文艺表演等活動,在班级范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如此,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还能够加大德育渗透力度,推动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比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为学生举办了一场主题名为“喜迎国庆,我为祖国献礼”的班级活动。活动的主要內容有: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建国大业》,重温历史,牢记使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用唱歌、跳舞或演奏乐器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等。
   四、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凝聚强大教育合力
   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然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实际上,除了在学校的时间,学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与家长一同度过的,家长的行为品格将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应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使其在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和优势的基础上,教师与家长通力配合,凝聚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
   为了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班主任需要定期开展家长会,以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为我接下来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个现实依据和正确方向。与此同时,家长也可就此机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并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还会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与家长一同分享独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此外,我还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并在其中定期发布一些育人的有效手段,以便在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同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
   五、大力提升自身素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身教”作为德育的不教之教,独具“四两拨千斤”之效,旨在用自己的行为去教育和感染学生,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教师大力提升自身素质,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例如,每当有教学任务时,如果班主任都会提前2分钟来到教室。久而久之,学生发现每每踏入教室都能看到班主任,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我为榜样,杜绝迟到现象的发生;每当学生用心思考时,不要做与课堂教学不相干的事,比如走出教室或看手机,而是会在行间巡视,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以便为学生的思考探究扫清障碍。
  最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我们应该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地将德育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并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对育人手段进行及时调整,使学生不仅可以拥有丰厚和渊博的学识,还能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情操,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开源. 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 才智, 2012(29):33-33.
  2.张建英. 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16):193-193.
  3.韩洮宁. 浅析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 学周刊, 2013(27):104-105.
其他文献
摘要:对学困生的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过程中既是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并且,数学学困生在学困生的总数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时刻关注数学学困生的教育,对数学学困生实现有效的转化是当前教育过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高中的学习常常是以情感支配自己的理智,心智十分不成熟,自制能力也较弱,难以对学习保持长期的学习激情。情感教育则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发展成为了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中,在现代教育中也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引入,对于教学工作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信息技术的加入可以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本文就其相关内容阐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分析,可以最大化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良好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通过视频录像对昆山市X幼儿园小班X班开展的韵律活动进行观察。主要通过观察幼儿在韵律活动中的律动,了解昆山市X幼儿园小班X班幼儿参与韵律活动的兴趣、跟随音乐做身体动作的能力、用声音和姿态模仿生活场景的能力、与同伴共同进行律动的能力这几个部分。发现该班级大部分幼儿随乐律动的能力非常强 ,并能自主模仿生活场景和同伴共同律动。该研究从创造创编机会、关注个体、正面鼓励这是三个方面提供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小学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英语属于基础类课程,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除了需要完成知识讲解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德育素养展开培养,以此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增强。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方法,并列举一些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有效性策略  引言:从现阶
期刊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深化的一种尝试,是现代教育面对新时代挑战的重要决策,也是培养创新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将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究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内容的构建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内容构建;实施办法  1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培养目标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要:小组阅读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在初中语文小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加强课堂阅读教学,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利用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知识素养。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初中语文小组阅读教学中,如何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内阅读与课外阅
期刊
摘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锻炼中慢慢建立起来的。对于3到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个性、习惯等各方面的特性尚未定型,这些时期注重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会使幼儿终身受益。为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及兴趣爱好出发,积极探究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幼儿在成长之初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幼儿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期刊
摘要:绘本教学可以很好地贴合幼儿的认知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此过程中,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和健康发展。教师将游戏融入绘本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对绘本的理解,更能让幼儿将自己的理解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表达,从而充分发挥绘本教学的积极作用,提升幼儿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关键词:绘本教学;游戏教学;语言综合能力  在现阶段的绘本教学中,有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逐渐成为重点。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水平提高缓慢。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动学习   学校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场所。在现代教育理
期刊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相比难度稍有提高,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较为吃力,若这一问题得不到改善,则会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学生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对难点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形象记忆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本次研究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