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gb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卷有益”典出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太宗即赵炅(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匡胤去世后登基,976年至997年在位。为政21年,他的一大功绩是在科举考试中大量增加进士中式名额,多用文人执政,巩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并且以纂修《太平御览》等书为标志,在初创的北宋社会形成重文风气。宋太宗重视读书,留下金玉良言,在其身后一千年,“开卷有益”四个字成了勉人读书的不易座右铭。
  然而千年之后“开卷有益”遭遇“拐角”,拐角不是拐在“开”上,而是拐在“卷”上。毫无疑问,“开卷”之所以“有益”是因为“卷”好,反之,何益之有?卷若不好,开卷就不是有没有益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害、如何害和害得如何的问题了。
  在艺术品市场上就有这样不好的“卷”。众所周知,购买艺术品不管购买者出于何种动机,是收藏还是投资,也无论是购买古代、近现代还是当代艺术品,最重要的买到的必须是真品,如果买的是赝品,一切都无从谈起。但是判断真伪是个难题,特别是判断古代、近现代书画的真伪尤为复杂,许多有意此道者却步艺术品市场门外就是这个原因。那么怎样才能买到真品呢?艺术品市场上通行着一个最省事的做法,就是看某件艺术品是否有过出版或者著录,如果有,那就简单了,你只要拿着出版物作比对,对上了就ok,放心买就是了。有了出版物的支持,复杂的艺术品真伪判断似乎变得“一目了然”,“十分简单”,以致出现了“以书代目”、“按图索骥”这一中国艺术品市场极富“特色”的购物现象,于是大量出版物蜂拥艺术品市场,让人目不暇接……
  但是问题接着就来了。出版物都那么靠得住?诚然,很难要求做编辑的个个都是专家,那么谁来把关这类出版物本身对收录作品真伪的判断?其实出版物出现一些问题即使在前人乃至古人的著作中也在所难免,比如1933年由长期生活在中国的美国教育家、著名中国文物专家福开森所编《历代著录画目》,这是一部重要的画目著作,但是受自身等条件限制,一些赝品也被福开森著录到了其中。再比如清代道光年间江南大收藏家、藏书家、过云楼主人顾文彬编著的《过云楼书画记》,这同样是一部重要的画史著作,但是也出现了偏颇,比如明末王时敏、恽向、杨文骢、张学曾四位画家所作《四贤山水合卷》,其中第一段(杨文骢所绘《水图》)早在康熙年间已经被人调包,因为顾文彬不知,走眼入藏并将其著录到了他的《过云楼书画记》中……当然这些都是瑕疵,两部书总体上都不错,且非编著者故意所为,有的问题本身还属于学术范畴。但是今天艺术品市场上出现的某些出版物就不是这个问题了,我举两个例子。
  一天,江苏常州一位朋友拿来一幅潘天寿的画给我看,同时带来了一本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富春江画报》。朋友的意思很明确,让我帮他参谋这幅画什么价钱可以买,而不是判别真伪,因为那本《富春江画报》上刊登过这幅画。打开一看,气息不对,再看《富春江画报》,确实刊登了这幅画。《富春江画报》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一本畅销美术刊物,选稿编稿很严格,而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内地还没有形成艺术品市场,几乎没有人仿造潘天寿的画,也就是说当年《富春江画报》刊登潘天寿假画的可能性很小,几乎不存在。那是怎么回事?我坚持我的直觉,这幅画不能买。朋友走后,我去了浙江图书馆,找到了这一期《富春江画报》,一比对,大吃一惊:浙江图书馆那本同期《富春江画报》上根本就没有潘天寿的作品!显然朋友带来的那本《富春江画报》被人动过手脚,抽芯(包括目录页)换页了!
  第二个例子。很巧,那天我曾经的一位同事在整理核对拍品和出版物时,发现某件拍品与送拍人提供的出版物怎么也对不起来,查看书名、页码,清清楚楚,没有错。同事百思不得其解,正好相同的书橱里还有一本,他就取出那本书并翻到同一页码——这本来是无聊之举,没想到奇迹发生了:在这本书里竟然找到了这件作品!难道这本书有两个版本?这引起了同事的注意。比对后发现,果然有两个版本:两本书的封面、书名、版权页以及第一幅作品都相同,但是第一幅之后就统统换掉了!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借壳牟利”的盗版书,属于出版物造假。将这样的书送到拍卖公司来“佐证”拍品是什么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真是无恶不作、无奇不有!
  本来,借助一件艺术品的出版著录是为了从“艺术档案”的角度来寻找这件作品的来龙去脉,从而帮助判断这件作品的真伪,现在被利益熏心者搅局,弄得鱼龙混杂,橄榄油炒的菜和地沟油炒的菜一起上了桌,鉴别出版物居然比鉴别艺术品本身还要困难!如此乱局宋太宗若知,一定会收回他说过的“开卷有益”四个字——这样的书让人开卷何益?
其他文献
近20多年是我国宝玉石发掘、生产和加工的鼎盛时期,高档翡翠、和田白玉一次又一次被炒热,价格一次又一次被刷新,而玛瑙因其储量大、品种多、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就像一个破落的贵族,风光不再。然而,近两年,玛瑙中的精品—图纹玛瑙动辄开出“天价”的新闻屡见报端。是炒作还是奇货可居?是噱头还是确有其事?这些被宝玉石鉴赏家称之为“非主流玉器”的玛瑙,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呢?  年近古稀的孙毓骐先生是辽宁营口市的图纹
期刊
现代“护照”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出入本国国境并到国外旅行或居留时, 由本国发给的一种证明该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是公民旅行通过各国国际口岸的一种通行证明。这种护照在中国晚清时期已经出现。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得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不过,现代意义上的护照出现之前,中国也有被称为“护照”的证件。只是此类“护照”不是公民出国旅行的证件,而是在人或物国内旅行
期刊
今年春拍中,出现了这样一类群体。  他们穿梭行走在各大拍场之间,竞价、“厮杀”,拍时果断,拍后低调,留给那些驰骋拍场多年老买家的,却是一连串疑问。  “看长相感觉陌生,以前没有在拍卖会上见过。”  “不知道他们来自何方,做什么样的职业。但‘口味’很有点意思。”  “他们的出价经常让我感到出其不意,热烈又不盲目,可见是有备而来。”  ……  更出乎意料的是,恰恰就是这样一群人,挑起了拍场的兴奋。要知
期刊
无论蜻蜓眼是不是传说中的“随侯珠”,  让人无法忽略的是它跨越时代和地域的绝世之美。  现在,让我们一同解读经世流传的古琉璃之美,  感受穿越历史长廊的曼妙。  一串琉璃珠子,其宝蓝色的胎质上规则地印有黄白相间的眼纹图案,这种古老的符号承载着先民们祈福禳祸的美好祝愿。这些形制各异、有着宝石般色泽和神秘气质的琉璃珠便是琉璃蜻蜓眼。近期在上海玻璃博物馆举行的“灵蛇献瑞——古玻璃系列展”为大家揭开了琉璃
期刊
邮票这个小纸片,可收藏投资、保值增值,不讲“祖国山河一片红”、“蔡伦公元前”这样的错邮,因为大家会说,那是特殊历史事件下的产物,可遇不可求。笔者想讲的就是国家正式发行,在邮政柜台可以公开买到的邮票。  如1962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图案为梅兰芳“贵妃醉酒”剧照,面值3元,发行量2万枚。1989年市价1200元,2009年市价为6万元,2012年升到25万元。从1962年到2012年5
期刊
回望一扇老窗,往事涌动,仿佛依稀又看见了坐在窗下剪纸的她。曾经披在新娘子肩头的那件刺绣披肩,如今还在,和她一样,永远挥散不去的是那份久违的美。  旧时,在山东高密农村,剪纸和刺绣是女人放牧理想的草场,她们当情感的哑巴,却让一把剪刀、一缕针线替她们说话。剪纸和刺绣,是她们青春的相册,也是她们全部的隐私。  繁花剪辑  一个成家的女人平日里拾掇完地里的活和家务活之后,会情不自禁地抄起一把剪刀来消磨闲余
期刊
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雕塑、表演等,它们都以各自的语言呈现出人类心灵的通感,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生命的体悟。  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雕塑、表演等,它们都以各自的语言呈现出人类心灵的通感,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生命的体悟。当艺术越来越走向综合交融之时,国家大剧院这一国家级最高表演艺术殿堂为人们畅谈雕塑的艺术语言,提供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展览,也即近日举行的“语言的飞扬——20
期刊
267件当代玉雕名家小品悉数成交,总成交金额为887.34万元——日前,北京博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第四期“玲珑美玉——当代玉石雕刻名家精品无底价拍卖会”可谓人气买气两旺。  过去,一提起“无底价拍卖”不少人就会与“低端”、“赝品”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无底价拍卖未必全是这样。北京博观推出的“当代玉石雕刻大师精品无底价拍卖会”便让不少人对无底价“另眼相看”,甚至发现这无底价原来也可与“品位、精致、
期刊
完美组合  1904年英国工匠弗雷德利克·亨利·莱斯(Frederick Henry Royce)制造了一辆汽车,这辆车平稳的行驶性能及精良的制造工艺引起了贵族霍诺拉布·查尔斯·斯迪瓦特·劳斯(H·Charles Stawart Rolls)的极大兴趣,当年两人合作建立了工厂 ,即劳斯·莱斯汽车公司。1907年他们设计生产了极富绅士风度的“银色幽灵”(SILVER GHOST)高级轿车,制造工艺考
期刊
夏日炎炎如何过?艺术爱好者们不妨去苏州博物馆避避暑。近期,该馆推出的两大展览都颇为“可人”。  “梳理”刘海粟  7月初开幕的“沧海观澜——刘海粟画展”从风格和时间上对刘海粟作品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展示了其一生非凡的艺术积淀与造诣。 近日,“沧海观澜——刘海粟画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展览从风格和时间上对刘海粟作品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展示了其一生非凡的艺术积淀与造诣。  现代德国批评家里尔克作《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