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益资本成本一直是财务学界关注的焦点议题。从终极所有权结构和制度视角研究权益资本成本是当前财务研究的前沿课题。文章在探索适合我国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度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度环境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的现实背景,着眼于终极控制股东和外部投资者的委托代理问题,理论推演了终极所有权结构、制度环境和权益资本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文章理论推演了终极所有权结构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制度环境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和两权分离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交互影响。在理论推演的基础上,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单变量T检验、秩和检验和多元回归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文章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终极所有权结构是影响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重要因素,制度环境质量的改善会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同时制度环境质量的改善也会削弱两权分离度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如下:首先,在权益资本成本度量模型的适用性评价方面,文章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特征,理论分析了不同权益资本成本度量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权益资本成本与己实现报酬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以及权益资本成本与风险因子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检验发现,众多权益资本成本度量模型中更适合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模型是MPEG模型(COE_MPEG)、 PEG模型(COE_PEG)和OJ模型(COE OJ),但三者之间没有绝对的排序。其次,在终极所有权结构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方面,研究发现:(1)终极所有权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在非国有公司中更为显著;(2)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这一关系在非国有公司中更为显著;(3)相比民营企业和地方企业,中央企业有着显著更低的权益资本成本;(4)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权益资本成本并没有系统性差异;(5)院所背景改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权益资本成本也没有系统性差异;(6)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有着显著更低的权益资本成本;(7)对比五类企业,中央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更低,而地方企业、院所背景改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更高。再次,在制度环境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方面,研究发现:(1)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制度因素不仅有法律保护,还包括政府行政管理、金融发展、产品市场发育、媒体报道和社会诚信;(2)制度环境质量改善能够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制度环境质量的改善包括法律保护、政府行政管理、金融发展、产品市场发育、媒体报道和社会诚信等制度因素发展水平的提高。最后,在制度环境和两权分离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交互影响方面,文章研究表明:制度环境质量改善会显著削弱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当法律保护、政府行政管理、金融发展、产品市场发育、媒体报道和社会诚信等制度因素发展水平提高后,会增加终极控制股东的掠夺风险和掠夺成本,从而抑制其掠夺行为,进而削弱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