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治疗过程中激素受体、HER2受体转变一例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eng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史介绍  患者,女,57岁,因发现左乳肿物4+月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9月20日),行左乳肿物穿刺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II级,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2,HER2)(+++),原位免疫荧光杂交(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查示扩增,Ki6740%。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予TA(紫杉醇300 mg d1+吡柔比星100 mg d2)方案新辅助化疗2周期后行左乳改良根治术(2010年11月4日),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 ER (+), PR (-), HER2(+),Ki67<1%,腋窝淋巴结转移(0/8)。术后继续TA方案化疗4周期,化疗结束后未行放疗,予口服阿那曲唑内分泌治疗。1年后(2011年11月)原手术瘢痕处出现多发皮下结节,行肿物切除活检病理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皮肤转移, ER(-),PR(-),HER2(+++),FISH检查示扩增,Ki67<1%。骨扫描见骨转移,停用内分泌治疗,予长春瑞滨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1年,后因经济原因停用,治疗效果良好,原胸壁肿物全部消失,骨转移稳定。口服卡培他滨1000 mg/m2维持治疗18月(2013年4月)患者出现脑转移,予“多西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3周期后行颅内肿物切除术,病理符合乳腺癌脑转移,ER(-),PR(-),HER2(++)。术后给予颅脑放疗,过程顺利。2013年9月2日复查腹部B超见肝脏多发转移,病情进行性恶化,最终出现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2013年10月1日患者死亡。
其他文献
目的:验证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 internal mammary-SLNB,IM-SLNB)中新型示踪技术的准确性。方法按新型示踪技术注射核素示踪剂,将荧光示踪剂注射于瘤周腺体内。术前淋巴闪烁
目的:研究生存素( survivin)抑制剂YM155对三阴性乳腺细胞株MDA-MB-231的凋亡效应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YM155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其
目的:探讨难治性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特点及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22例经病理证实的导管周围
目的:总结无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intraductal papilloma , I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130个
目的:分析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005年12月至2015年1月6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血清
目的:对比分析腔镜辅助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Miccoli )和完全腔镜的甲状腺切除术(tot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TET)2种手术方式。方法统计分析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烟台毓璜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9月至2014年2月43例行ESD治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性激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为PCOS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浙
目的:建立以超声、检验和临床等多项指标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恶性病变的综合预估模型。方法对662个经手术证实病理的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的超声、检验及临床信息进行Logistic回
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1%~3%[1]。发生于颈廓清术后的乳糜胸极少,尤其是双侧乳糜瘘胸更为罕见[2],个案报道也很少,国外1907年由Stuart首次报道,共报道30余例;国内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