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

来源 :商情·科教创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5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新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对盈余管理的遏制和新资产减值准则下盈余管理两方面,阐述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约及进一步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关键词 新资产减值 会计政策 盈余管理
  
  一、新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对盈余管理的遏制
  
  新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充分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根据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修改和完善后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
  1.新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
  除了存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等项目适用于相关会计准则外,新准则中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范围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资产项目。新准则积极贯彻谨慎性原则,扩大了资产减值计提范围,可以防范企业当局以“历史成本”为掩护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为决策者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2.新准则资产减值的确认基础更为科学
  针对单项资产难以独立确认未来现金流量的问题,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这一概念,即企业以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它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
  新准则提出以“资产组”作为资产减值的确认基础,使资产减值的确认更加科学合理,在理论上减少了企业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
  3.新准则明确了资产减值的测试的前提
  新准则规定,会计期末企业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首先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则既不必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不必确认减值损失。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测试的前提,可以减少企业提取减值准备的随意性。
  4.可回收金额的计量更具有可操作性
  新准则规定,可回收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新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计量方法更为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职业判断。
  5.资产减值不能转回
  针对上市公司频繁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做出原则性限制: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执行此项规定,企业将无法通过冲回减值准备快速提升利润,所以在计提时就会更加慎重。由于该项规定主要适用于长期资产,因此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冲回进行利润平滑及扭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遏制。
  
  二、新资产减值准则下盈余管理的空间分析
  
  新资产减值准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进和完善了现行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但其还存在一定缺陷,这些缺陷仍然会给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留下一定的空间。
  1.资产减值迹象界定的主观性
  新准则虽然罗列了七条资产减值迹象,但主要是对减值迹象的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标准。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具备很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上市公司仍然可以利用资产减值迹象认定的主观性,不提或多提减值准备,达到预期盈余的要求。
  2.可回收金额计量的不确定性新准则规定可回收金额的计量
  可采用“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或“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于这两种方法都适用的资产,企业当局可以从效率、效益等目标出发,选择有利的可回收金额确定方法。最重要的是,这两种方法确认的可回收金额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第一,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作为可回收金额具有不确定性。首先,在我国目前的市场价格体制下,公允价值是否公允很难判断。其次,处置费用也是一个未来预计费用,其发生是不确定的,新准则对处置费用亦未作定量要求,企业当局在确定处置费用时取决于主观判断,有一定的随意性。
  第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认的不确定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取决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预测期和折现率。决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受多种因素影响,虽然新准则要求计算未来现金流量,以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数据,以及该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但财务预测本身就具有不确定因素。其次,“折现率”的高低对现值的可靠性影响极大,选择的折现率偏高会导致现值偏低,选择的折现率偏低会导致现值偏高。虽然规定折现率为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但该报酬率取决于个人风险偏好,其选择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
  3.部分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转回
  虽然新准则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能转回”,但此项规定仅适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以成本计量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以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及石油天然气开采的减值。应该注意的是,对于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贷款及应收账款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摊余成本计量)、长期债权投资、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等的减值仍然允许转回。此外,以公允价值反映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生物性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以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减值额等于期末公允价值减期初公允价值。
  4.关于坏账准备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对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为: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其定义作了进一步明确:贷款和应收账款主要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一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等债权,其特征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因此,应收款项是作为金融资产处理的,其减值必须符合金融资产减值的九条客观证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对坏账准备以是否“重大”为标准,按单项或组合计提;可回收金额按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计提比例按企业以前年度实际损失率并结合现时情况修正。从准则对坏账准备的规定来看,规范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存在较大的选择性及随意性,将为盈余管理提供较大的空间。
  5.关于资产减值信息披露方面
  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在信息披露透明度方面有所提高,但仍有所不足。新准则对可回收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方法及过程作了详细规定,但是对于以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作为可回收金额的计量方法却未作明确的、详细的规定。其次,新准则对“重大资产减值”要求披露减值的确认方法、过程及依据,然而准则对“重大资产减值”缺乏定量规定,对“重大资产减值”的财务影响也未作披露要求。此外,对于适用于其他准则的资产,如金融资产,相关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也未作详细的要求。资产减值信息披露不完整,不能切中要害,只能说是形式上的要求,不能达到以信息披露限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
  [2]袁淳,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李吉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以深、沪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优化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的建议。  关键词 债务期限结构 经营业绩 实证分析    债务期限结构作为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财务决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不恰当的债务期限结构不仅仅会影响公司的债务融资治理,而且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业绩。本文着重利用我国上市公司
期刊
停车难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中一大难题,在短期内建设大量停车位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停车位资源成为了关键。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停车位检测系统被广泛用于检测停车位和提升停车效率。本文给出了一种使用NB-IoT无线通信技术,联合地磁和毫米波雷达检测停车位的方案。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
  (1)基于地磁传感器的停车位检测。基于地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使用地磁传感器收集地磁数据,设计一种地磁检测算法,根据车位上地磁的变化信息来判断停车位上是否有车。完成地磁检测的软硬件设计。
  (2)
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具有非接触式、高效率和高精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3D打印、生物医学、虚拟现实和工业检测等新兴技术领域中。其中,傅里叶变换轮廓术和相位测量轮廓术为最具代表性的测量方法,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选用相位测量轮廓术作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测量精度、抗噪声性能和稳定性为目标,对系统非线性响应相位误差补偿以及多频外差法的相位误差校正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了相位测量轮廓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相移法、多频外差法、相机标定和相位-三维点云映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多频外差法的
波束赋形面天线在移动通讯、雷达、遥感技术、以及射电天文等不同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能将馈源出射的球面电磁波调整为具有指向性的波束,从而获得明显的天线增益。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波束赋形面天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以波束赋形面为研究对象,基于紧缩场理论和几何光学原理,通过分析电磁场场分布、静区性能和空间功率合成等,对毫米波频段为26.5~40GHz的波束赋形面紧缩场和5G NR产线测试
摘要 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人及其创造性,它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活动的主旋律。本文从对创新的认识及类型分析了开拓式创新与模仿式创新的区别。并通过案例系统分析了企业采取开拓式创新和模仿式创新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塑造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创新 学习型组织    当今我国企业正处于生产力大发展,生产关系大变
期刊
独立组网的地基伪卫星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高频率的导航定位信息,但是受环境的影响,当伪卫星信号被遮挡使得可见伪卫星数目不足4颗时,用户接收机无法正常解算。惯性导航系统(INS)是一种无源的自主式导航系统,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由于自身工作原理导致导航定位误差会随时间累积,所以纯惯导系统通常不能长时间单独工作。独立组网的地基伪卫星与惯性导航组合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它不仅可以弥补惯性导航系统误差随时间发散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在伪卫星接收机因为某种问题无法定位解算时的短暂阶段由惯性导航单独工作并不间断的提
由于印刷工艺的复杂性、印刷环节的高速性,印刷品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外观方面的缺陷,这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外观缺陷有很多种,例如少印、漏印、墨色呈现不均等,而存在缺陷的印刷品是不能出厂的,必须进行检测剔除。对于缺陷的检测和识别而言,传统的人眼检测方式无法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且判断依据较为主观,检测精度也随之较低,这些原因导致传统的人眼检测无法达到印刷品生产线上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需求。因此,对印刷品进行缺陷检测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
  通过对印刷品图像的缺陷检测技术展开研究,本文实现了一种印刷品缺陷检测
移动机器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智能制造、医疗看护、巡防监测、救援搜索等多个领域。相比于单移动机器人系统,移动机器人集群系统具有良好的高效性、并行性、可扩展性和鲁棒性。移动机器人集群的任务调度技术与路径规划技术是移动机器人集群系统中的两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对移动机器人集群的任务调度与路径规划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本文提出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并用于移动机器人集群的任务调度。首先,使用双染色体对个体进行染色体编码,其中一条染色体包含全体机器人所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另一条染色体包含切割第一条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世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的愈发严重和民众保健意识的逐步提升,全球对药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医药产业关乎着国计民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制药装备还处于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上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为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提高生产效益,医药产业亟待朝着技术创新、医药工业4.0等方向发展。
  本文以医药灌封自动化设备为对象展开研究,针对高可控性、高精度的医药灌封自动化生产工序,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视觉定位技术的医药灌封机器人系统。论
摘要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领域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现行利率体系虽有了一定的市场化成分,但仍以利率管制下的双轨利率体系为主。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探究了现阶段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国际经验得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影响因素 推进策略    一、利率市场化概念    利率市场化指的是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进行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