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zhij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问题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无公害培养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之一也受到关注,无公害栽培真正实现了绿色种植,能够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生活,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社会意义出发,介绍了当前无公害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能够让农作物无公害栽培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
  一、前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人们对于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农作物的质量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不仅要求农作物保障人们的健康,而且要求农作物能够绿色无公害,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种植一直是各个地区人民赖以生存的途径,在历史上,由于我国的土地规模很大且农业种植自给自足,农民们通常采取的是传统种植方式,并不十分重视农业的经济效益,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含量比较低。随着作物种植期间产生资源浪费,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得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量比较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等等一系列问题凸显,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开始寻找其他的作物种植方式,人们开始关注绿色发展理念,以“环保、绿色、健康”为主要特征的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成为了农作物的主要种植方式并且逐步占领了市场。无公害栽培技术受到人们广泛欢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国的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未来农作物无公害栽培依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前景依旧非常巨大。
  二、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意义
  传统农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无法有效利用资源,生产效率低下,产出的作物质量参差不齐,经济效益也比较低,如果能够采取无公害栽培,通过提升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安全标准,保障了产出的农作物平均质量高于传统栽培方式下的农作物,可以使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提升。无公害栽培将农作物中的农药和污染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通过使用物理和生物手段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控制,避免了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与此同时,无公害栽培技术也提倡有机肥料的使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实现生态农业,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现状分析
  3.1 土地污染现象依旧存在
  我国传统的粗放式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很多不利条件,现阶段我国的工业污染现象虽然得到了抑制,但是一些污染依然存在并且给土地资源带来很大伤害。一些企业把工厂建立在人烟稀少的农村,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工厂废水废料直接排放到附近的土地中,许多地区采取垃圾填埋,把一些无法自然降解的垃圾直接埋入土地,这些都对土壤造成了伤害,也占用了很多土地资源,导致农作物无法生长,产量降低等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如果土壤遭到污染,农作物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严重的可能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随着土地污染现象加剧,我国的可利用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少,因此无公害栽培可以试验和推行的土地范围也很有限,能够提升农作物质量和产量的高标准栽培技术的施行也受到影响。
  3.2 农作物中存在农药残留
  在传统农业中,农药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生病或者虫害现象,一旦出现虫害或者为了避免作物生病,农民们会使用农药来解决,尽管无公害栽培技术提倡采取物理防治或者生物防治来解决农作物的虫害问题,但是当农作物出现的病虫害现象比较严重时也会选择使用农药来防治,农药使用过程会涉及农药的种类选择、稀释比例等问题,如果不能够采用科学的农药类别和比例,也可能会损害无公害栽培的作物质量。
  3.3 化肥使用不合理
  对农作物进行无公害栽培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使用肥料来提高农作物的抵抗力,从而提升作物的产量,肥料的使用也会改善土壤的质量,让农作物能够在更加健康的土壤环境中长大,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渐渐不再使用土肥,而是换成了可以提升产量的化学肥料,无公害栽培时会采取科学的肥料配比,避免化肥的不良影响,但是在无公害栽培过程中也会出现化肥的过度使用问题,过度使用肥料不仅会导致农作物抗逆性降低,也会使得农作物无法获得较强的抗病能力,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以外,不同的作物需要的肥料不同,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如果采用了不合适的肥料不仅无法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也可能会对农作物产生伤害,甚至有可能会改变作物生存的土壤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危害。
  四、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改进措施
  4.1 改善土地质量
  要改进我国的无公害栽培技术,首先要确保农作物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我国来说,政府应当健全相关法规,严厉惩戒违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和工厂,保证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垃圾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更多人民群众对污染土地的行为进行举报。另外,应当加强土壤的污染治理工作,在载种农作物之前对土壤环境进行检测,并且对不适宜的土壤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保证土壤质量符合无公害栽培的要求,避免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同时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也要进行定时检测,保证土质和水质情况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要求。当农作物出现病虫害现象时,尽可能在源头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果不得不使用农药,也要遵循科学的比例,并且要限制农药使用的次数,掌握好使用时间。
  4.2 改善无公害产品的培养
  农作物无公害培育首先需要对农作物的种子进行挑选,有些种子自身带有病虫害基因或者虫卵等,如果不加以检测可能不会被人发现,播种后也许会对相近区域的农作物都产生危害。不同的种子成活率也不相同,可以对种子的存活率进行监测,选取存活率比较高的种子进行种植,确保种子来自正规的渠道,在栽培农作物的源头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和品质。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对传统的作物培育方式进行改良,并且根据农作物的特性进行调整,对整个农作物培养过程进行合理规划,改善无公害农作物的培养方式,最终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
  4.3 建设无公害栽培基地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通过建设无公害農作物培养基地可以引起社会对于无公害农作物的更广泛的关注,我国无公害栽培技术尚未完全成熟,需要经过长时间发展才能够产业化,这个过程需要更加成熟的技术支持,也需要建立产业基地逐步发展成为产业园区,培养更多的无公害农作物,扩大经济效益。在建立基地时当地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农作物的特性和种植方式针对性的培育,加强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宣传,规范农作物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五、结语
  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改善农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发展无公害栽培技术是我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体现,我国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不断改善无公害栽培技术,重视栽培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农作物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实用技术,培育更多的健康农产品,从而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正文.浅析农作物栽培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18(18):18.
  [2]李素华.浅析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16):88.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了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的时候,需要关注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扮演的角色,并且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因地制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只有根据当地城市的具体情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让园林绿化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园林植
期刊
摘要:文章探讨了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和原则,分析了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应用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即教师要重视信息化教学、把握信息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应用方法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比较重要的学科,其知识抽象程度比较高,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
期刊
摘要:汽车专业是针对汽车服务行业去培养专业性人才所开设的专业,包括一系列的实训课程,每一项实训课程都可针对性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其中,中高职学校应该尤其重视实训衔接教学,区分中职学校、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潜能来设计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此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全面分析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然后结合中高职汽车涂装实训课程的衔接教学,全面分析在中高职汽车涂装实
期刊
随着农作物品种的引入,畜牧业牧草的人工种植,有些有害生物被带到我们生活生产环境中,刺咢龙葵就是一种典型外来有害植物。刺咢龙葵,全身长刺,花黄色,成株高可达到90厘米,单株占地面积可达100平方厘米,易自然繁殖,适应性强。村边,地头,沟坡,城市周边都是它们寄宿之地,分布零散,局部性传播繁殖快,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很常见。有一定毒性,不能做饲草,是农牧业生产,人们生活的大敌。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和农
期刊
摘要:计算机作为经济发展之中出现的全新的科目,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考验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融合,同时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将二者融会贯通以此来让学生彻底掌握。本文以中职计算机教学为研究对象,阐述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中职计算机教学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时代之中发展的龙头产业,人们日常的生活也同计算机产业息息相关。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
期刊
摘 要: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建筑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入新技术对提升工程设计水平、完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BIM技术是一种以建筑物三维数字为基础的建筑信息模型,其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不仅可减少工程后期建设风险,还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本文就BIM技术基本含义、特点及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介绍,随后就BIM技术在城
期刊
摘 要:鋅窑渣的再利用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铁资源较为紧张,把锌窑渣中含量丰富的铁提取出来将会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目前热门的锌窑渣处理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文末提出了回收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锌窑渣;回收利用;铁  前言  锌窑渣是湿法炼锌时的浸出渣再配加40%~50%的焦粉,采用威尔兹回转窑法在回转窑内经高温还原,将锌、铅等金属挥发之后水淬而成的残余物[1-3]。窑渣的成分和
期刊
摘 要:长庆油田某作业区由于长期注水开发,油井井筒井筒、集输系统结垢问题日益严重,结垢导致井筒故障,集输系统堵塞,压力上升,甚至会加快管材腐蚀,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本文通过对结垢历史及结垢现状进行调研,全面深入了解了集输系统结垢现状、结垢分布规律、油水井及集输系统垢样组成变化规律,系统归纳了该区注入水、地层水水化学分布变化规律,总结了各区块配伍性及结垢特征,对目前主流及新兴防垢剂进行系统评价。筛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的经济水平正在不断的上升,人们对于生活中所要求的质量也越来越高,社会方面也比较重视为人们营造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尤其表现在公路两旁的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技术的改革与管理。还记得旧时代。时候的公路两旁都是光秃秃的,而在现在的社会中公路两旁的绿化也是越来越的花样,花卉的栽培无疑是对公路两旁的绿化增加了一些姿色,但是花卉栽培相对于绿色树木的种植来讲,对于环境要求也是很高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改革创新,适合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的各种样式雨伞陆续出现在市面上。每当雨天来临,雨伞都将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然而,雨伞在雨天使用后,伞面余留的雨水也带来了诸多隐患,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雨伞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而传统的雨伞表面除水方式与储存方式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因此新型雨伞除水方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绿色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