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写作中真实与虚构的和谐统一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写作中存在着两种真实: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所谓生活真实,即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我们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听到的一切生活现象。它既是真实的,也是杂乱、无主题、表面化的。如果写作照搬现实,它就成了一本大账簿,粗糙不堪。写作要对生活去粗取精,提炼虚构,从而达到艺术真实。艺术真实的真,不是与生活一模一样的真。艺术的美,就在那“似与不似之间”。可以说,虚构是生活真实向艺术真实转化的中介。因此,写作的创造性就在于虚构。
  生活是源泉,离开生活就没有写作。虚构是建立在生活真实基础之上的。只有占有丰富的现实生活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提炼、加工、升华,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真实是写作的生命,但事事皆实,会失于平庸;虚构是写作的本质,但事事皆虚,会过于诞妄。可见,在写作中,要做到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实在是大有学问。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写出最美的文章?
  
  一、体验真实,合理移情
  
  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中的世相性情、生活情趣、滚滚红尘、寻常巷陌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思想的载体和心灵的感悟,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写作的方式取决于作者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写作内容。我们要以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并且随时把眼前所见、脑中所想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我们不但要记录生活的向阳面,而且也要敢直面生活的阴暗面;不但要看到琐碎生活的表象,而且也要透视其间的真谛和本质,做到我手写我见。作家的创作也都是以真实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时,特意到当时的战场上考察。他自豪地说:“我的小说中历史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根据,不是虚构的。”我国古典四大名著、鲁迅的小说也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是取得真实性的主观条件,是写作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前提条件。
  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还需要作者情感的真实投入。情感具有一种推己及物的功能。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在写作时,我们的思想情感一旦为某一对象所激活,就会诱发无穷的想象。在想象所虚构的世界之中,我们会把自己想象中的人物或事物都看作真实存在的,并对他们倾注自己全部的感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与他们同悲苦,共欢欣。
  福楼拜的书信中曾有一段话谈及他写《包法利夫人》的经过:“写书时把自己完全忘却,创造什么人物就过什么人物的生活,真是一件快事……我骑马在一个树林里漫游,正当秋天的薄暮,满林都是黄叶,我觉得自己就是马,就是风,就是他们俩的甜蜜的情话,就是使他们填满情波的眼眯着的太阳。”只有在写作中和自己笔下的写作对象产生了感情共鸣,才能作大胆的尝试,逼真地描绘人物情状,写出人物思想感情的真实,内心世界的真实。
  
  二、细节真实,创设情境
  
  巴尔扎克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话,它就毫无足取了。”细节描写直接关系到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中,无论写人、叙事、绘景、状物,都能借助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凸显细节。例如,施耐庵写《水浒》里的时迁时,就曾故意把银子放在梁上,而他自己则暗中观察真正的贼偷银的全过程:先学了几声老鼠叫,接着像跳蚤一样往梁上一蹿,便偷走了银子。施耐庵抓住了这些行窃的细节才塑造出了一个具体生动又真实可信的活灵活现的“鼓上蚤”形象。但是我们还要注意,细节如果不符合生活常识就会给人以胡编乱造的虚假感觉,会让人反感。例如,湖北鄂州市某一考生在中考作文《琴声感动我心》中写道:“我沿着声音的痕迹,来到了一间破旧的小屋前。……‘爷爷,我累了。弹琴真快乐,虽然我看不见,但也可以用心去感受,是么?’一个苍老的声音:‘是的,你弹得十分动听。我看见你的手指多么灵活,就像在那琴键上跳舞一样。’……是一位盲人!而那位坐着的老人竟是位聋人!我的心再次被深深地感动着……”试想,一间“破旧的小屋”放着一架钢琴,“聋人”能听见声音,这可信吗?不令人反感吗?所以,文章中的细节一定要真实,一定要合情合理,要符合人们的认识习惯和规律。这就是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真实性。
  细节的真实具有符合生活真实的特征。然而,还有一种违背生活真实的细节和情节,其时空、环境及人物关系的设定也是荒诞的,却并未损害作品的艺术真实。如:《聊斋志异》里的鬼魅狐妖,卡夫卡《变形记》中的人变甲虫,杜丽娘死而复生,窦娥三誓……这些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绝不可能发生,然而却能使读者弥觉其真。为什么呢?因为它服从于一个假定的逻辑,经得起推敲,让人感到它的前因后果能自圆自洽。
  对作品来说,艺术真实体现为一个独立的、统一的、自洽的文本世界。写进文章中的亦真亦假的内容经过形式的改造、加工,获得了真实的生命。
  在写作中仅一味强调“真实”,杜绝“虚构”,把“虚构”一概看作胡编乱造;或者担心“虚构”会导致“捏造”,会形成“假大空”文风。我认为这种强调是片面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绝大多数文章总是或多或少掺杂着虚构的成分。“完全是真实的照搬,也可能‘假’;完全的虚构,也可能‘真’”;“虚构不一定虚假,真人真事也不一定‘真’”。
  总之,文本的真实性不在于它的事实性,而在于它的逻辑可能性。为了取得以假为真的效果,可以通过想象,借助比喻、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段,虚构一个符合逻辑的艺术情境,使笔下的人物生活在这个虚构的生活圈子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及事情发展的结局等等也得以一一呈现。尽管它可能与生活实际极不相符,但这时,因为文章本身具有了一个自足的艺术结构,一种固有的假定的真实性,正所谓事之所无,理之必有,从而达到艺术的美与艺术的真的和谐统一,读起来也就真实可信了。
  [作者通联:湖北鄂州市华容区临江中学]
其他文献
IPsec能够为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提供加密的功能,但是在开始使用之前你必须要对它的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本文在为大家介绍了IPsec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之后,通过一个只包含两个
邵颖.本是安徽省蒙城县三义镇农技推广站的一名农技师。2000年.农技站进了一批天脊化肥在当地推广。通过在田间考察。邵颖发现天脊化肥效果确实很好.对增产有明显效果。所以在20
曾经,你是我的希望忘不了你的第一次微笑忘不了你叫的第一声“爸爸”当你第一次撒开腿奔跑时我期望你会和我一样伟岸挺拔有一天成为我和你妈妈的依靠
本地区小麦、油菜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少,且已全面进入用肥淡季,化肥销售基本停滞。尿素出厂价格稳定在2220-2250元/吨.45%氯基复合肥出厂价为2680-2750元/吨。价格均维稳。刘进华表示
上世纪80年代,语文界群星闪耀。于漪、钱梦龙、洪宗礼、魏书生、宁鸿彬、顾德希等语文大家。承继叶圣陶等老一辈语文人的光荣传统。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语文教育事业的执著
我何这边才说过.中国化肥市场.不喜欢步步惊心.不爱恋步步惊心,话音刚落,尿素市场一马当先、横冲直撞,已经急不可耐地上演着步步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