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c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课堂上传授的理论并不是很感兴趣。本文针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学的调整、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155-01
  我国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财经类专业都开设了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为日后独立认识和解决经济问题以及后续的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但在针对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当中,学生普遍反映这类课程理论性强,难度大,内容抽象,难以掌握,学习较枯燥无味。因此,根据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在总结教学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改革,使学生提高对现实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课时安排明显不足
  经济学基础教材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在本科院校都是安排两个学期的学习,而高职院校由于只有两年半的理论学习时间,不得不压缩课时。老师要在教学效果和教学进程之间不断地取舍和衡量,顾了前顾不了后,和学生良好的知识学习和掌握就形成了矛盾的局面。
  (二)忽视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差异性
  我国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引进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可以说仅是近十年来的事,以前这只是面向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因此,理论性、技术性浓重,而且注重经济理论知识的技术处理。这就造成了国内各大高校的教科书和课堂教学中充斥着各类理论,往往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无论是在教科书的编写还是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上,教学内容仅是普通本科教学的压缩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也没有很好的注意这种区别,过分强调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这就使得高职教育赖以生存的实用性特点无法体现。
  (三)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上有数学化倾向
  当面对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时,大部分高职的学生都会产生排斥心理。然而,大部分教师还是认为经济学不讲基础分析,不涉及数学分析,那就不是经济学了,以至于让学生总认为这是一门极难学习的课程。在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较少,被动学习太多,时间久了,学生失去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差。
  (四)教师队伍缺乏双师型教师,纸上谈兵的授课方式不受欢迎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做老师,他们很少通过深入企业和社会一线,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现实经济管理问题。因此,他们多数只能沿用书本上的案例,这就很容易造成纸上谈兵,成为现实经济学讲成了“黑板经济学”,最后肯定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调整教学内容
  经济学内容体系庞大、深奥,各种流派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政策各有不同,应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如经贸类专业涉及的内容应包括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均衡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宏观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等等。对于不同的专业应各有侧重,注意基础理论的内容与专业课内容的紧密衔接,同时对于过于复杂的数学分析和理论证明可以简要解释,甚至一笔带过,对当前热点的经济问题加以整理贯穿于经济学的教学中。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增强课程教学的效果,我们必须使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除了最主要的讲授法外,还包括讨论法、案例法、数学分析法、练习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多种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供求理论中均衡变动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我国二手房政策的变化来分析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走势。案例法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是关键,一般来说应注意案例来源应多样化,注重其专业性、新颖性和时效性。比如在讲到寡头垄断当中的价格串谋时,就联系到了2007年我国方便面厂家集体涨价事件,结合当时的新闻报道,使学生不但了解了社会时事,又能够通过事件学习相关理论,做到深入理解。
  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也就是一种思维过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经济学理念的培养和塑造,引导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各种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可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栾志强,连有.《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探究[J].经济师,2009(3)
  [2] 刘记红.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职业教育研究,2007(8)
  [3] 景维民,周立群.新形势下经济学课程设置思路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7(1)
  [4] 方福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其他文献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231-01  当前,已迎来了90后的时代,很多人称之为“非主流”的一代。作为80后的一员,身为他们的老师,首先我承认他们与80后学生有很大不同,但是一样可爱。其实“非主流”一词并非贬义,这是一个中性词,旨在体现个性,时下却被很多人理解为贬义。国内各大学的一年级甚至二年级都几乎遍布90后足迹。面对90现象,身为教师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对于
期刊
【摘 要】稠油、特稠油、超稠油热采水平井在注汽开采中水平段套管、筛管损坏较严重。通过分析稠油热采水平井特点、修复难点,有针对性的研制了新型工具和工艺方法。形成了冲砂、打印、试压找漏、疏通、筛管加固等工艺步骤。摸索出水平井大修施工合理的技术参数;开发出用于热采水平井的打印工具、扶正降摩阻工具、疏通工具、试压工具等,形成了稠油热采水平井筛管疏通加固施工一套新的技术方法和操作规范,为于该类井的复产提供技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目前,高校已经将培养实践性人才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本文主要探讨高校选派大学生到地区挂职,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教育和社会适应性,从而培养和造就人才.  【关键字】高校大学生;挂职;人才培养;社会实践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216-01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期刊
【摘 要】温总理在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曾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能使每个人也有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机遇。”可见,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正义是我国现阶段应该实现的基本目标。根据我国当前基尼系数体现出的贫富差距现状,笔者提出导致贫富差距的原因及缩小贫富差距切
期刊
【摘 要】苏里格气田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施工过程中出现砂堵,施工困难。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梯度变排量施工技术,达到改善裂缝倒流能力的目的,并提高该区块的压裂成功率。  【关键词】气田;变排量施工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225-01  一、前言  压裂是低渗透油气田提高采收率和日产水平的有效方法,是挖掘油气井产能的重要手段。苏里格气田在压裂过程中经常出现异常现象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居民住宅小区内的供电设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分析居民住宅小区内供电配套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供电配套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针对配套基本设施的质量问题、衡定标准、相关费用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改正措施和相关解决途径。  【关键词】居民住宅;供电配套工程;问题探讨  前言  随着我国逐步取消供电工程的基本补贴之后,房地产开发商在建设居民住宅过程中承担着住宅的基本供电设施
期刊
【摘 要】农产品网络营销实质上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在网络上进行销售一种新型销售方法,它是以互联网作为新的媒介通过专业的平台来进行销售进而达到盈利的目的。现在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所认可,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和推广。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市场分析  一、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前景  (一)庞大的网络消费人群  根据有关的统计,截至20
期刊
前言:将高温高压饱和蒸汽注入地下,与超稠油油藏进行热量交换,超稠油受热后变成可流动状态,通过举升系统开采出来,这种蒸汽吞吐是开采超稠油普遍方式,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得出蒸汽注入量与开采效果的关系规律,知道现场实际操作,提高开发效果。  1、模型的建立。蒸汽是超稠油开采的热量来源,蒸汽注入量是三元复合吞吐采油措施的主要参数,并对周期产油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研究杜84、32块三元复合吞吐采油较合适的蒸
期刊
【摘 要】交通是社会有机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系统对人类、对国家、对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城镇居民的社会活动自主度大为提高,其交通消费状况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关注不足影响到人们对城市社会变迁的认识,也制约了城市社区的交通建设。所以我们认为,从交通本能行为理论、交通类型原理和交通参与度等视角对城镇居民交通消费进行研究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镇居民;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无形资产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会计过程的阐述和分析,进而指出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在计量方面的一些不足,最终给出了一定改进建议。  【关键词】无形资产;计量;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无形资产不但成为了在我国企业的主要资源形式之一,还逐渐变成了企业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政府机关以及社会其他相关者都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