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提问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既重效率又重效果、更重效益,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呢?美国学者大卫·博金斯说:“我们并不欠缺知识,我们非常欠缺的是运用知识,欠缺的是思考性学习。”由此,笔者认为: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应该成为我们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我们要优化课堂提问,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所以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始终将“教材”与“学生”的结合点放在第一位,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学习的盲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愉悦地、有效益地思考”。
  一、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设计的问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联系教材,形成良好沟通的桥梁,是老师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信息交流的主要方法,能够调动学生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教者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在分析课程、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既要考虑到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联系,问题能够与现实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关联,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与教学目标内容有关的问题上来,有兴趣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留有空间,让学生独立充分地思考问题
  让学生学会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是每一个老师所希望的,那么独立思考就很重要,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者在等待学生回答的同时,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反应。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学生摸不着头脑一脸茫然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当学生表现出正在思考问题时,教师需要适当的等待,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其主动探索知识,那么精彩的回答可能就在后面。教师的等待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的等待给了学生思维训练的机会,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
  三、层层深入,使学生回答的问题充满挑战性
  一节好课,教师要从一节完整的课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避免过于简单而没有准确性,才能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高中生既渴望挑战但也畏惧困难,既承受不了屡战屡败的打击,又容易产生一味成功所带来的骄傲自满的这一特点,课堂提问要注意好度的把握。课堂提问的“度”,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轻易回答出来,最好是让学生跳起来才可以摘到知识的果实——积极思维后获得准确答案。比如:在讲授《祝福》时,一般都是从“我真傻”入手,去深刻认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但由于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不一,教学效果也就不同。第一次,我是这样来设计提问的:“祥林嫂认为自己真傻,这告诉了我们什么?作者这样写能否揭示主题?”由于问题涉及的面较大,较笼统,学生难以回答清楚。第二次,我改提如下几个问题:“祥林嫂为什么认为自己傻?”“为什么阿毛被狼吃了,祥林嫂就变傻了?”“阿毛不被狼吃掉,她会不会变傻?她的命运会不会好些?”这样提问,化难为易,学生也就乐于思考,从而深化了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认识。教师的提问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以我们可以把疑难问题分解成更容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一环扣一环地设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提问要切中要害,“突出重点”
  从教材的思路教学重点、学生学习难点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关键。也就是说,通过提问,把文本的“筋”抽出来,把课文的精华所在呼唤出来,把教学重点、学习难点拎出来,促进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它“少而精”,问到了点子上,既节省了时间又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课堂提问要“促进迁移”
  有的同学在学习中过于重视对知识个体的孤立、机械性记忆和理解,就事论事,割裂了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对知识点之间关系的融合性理解与应用,荒废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形成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现在的各级考试尤其是高考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素质的考查,其中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学习素质的核心。但在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新的问题和情境面前往往表现得手足无措,或是对知识点的生搬硬套,或是东拼西凑、胡乱编造,直接影响了解题的效果。特别是我们在讲解课本知识时传授给学生的解题思维和方法,在练习、考试中很难运用或者根本不去使用,使用迁移式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精心设计每一个课堂提问,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的基础上,适当设计一些跳跃性的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有效提问,培养创新思维。
其他文献
<正> 随着临床细菌学鉴定方法的不断改革以及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细菌鉴定向着微量化,快速化、系统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大量的细菌鉴定数据进行自动分析统计
为了缩短停机时水轮发电机组的惰行时间,防止推力轴瓦烧损,在停机过程中必须在低转速区对机组进行连续制功。简要介绍了机组制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的特点,对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这是对高考形式的基本规定,也点明了考查要结合高中语文课程的内容。而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曾直言“高考一直保持着检测高中教育的功能,其考试科目与命题都直接依据高中课程。”更明确地说明了高考的测试和评价,完全立足于高一、高二的课程教学内容。高考是应该测试和反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是让老师头疼的问题。没有阅读力,哪来阅读效率?学生的阅读出现这种情况,跟平时的教学不无关系:好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让他们既能读懂别人的语言文字,也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用语言文字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俄国著名理论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语言乃思想的有机创造。它扎根于人的思想之
(深情地)在高一语文课本中,我最喜欢的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作者是这样描写一位博学的老师的: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演讲稿.眼光向下一扫,然后是他的极其简短的开场
随着浙江国华二号机组的正式运行,中国电力装机突破5亿kW,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护理.
邵阳市小水电建设持续高温,开发速度和投资规模均创小水电建设历史新高.小水电大产业的经济框架已构成,成为域内民族经济的支柱.
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之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意义,切实落实新课标要求,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  高中语文学习若仅限于学习教材中有限的文章,是绝无可能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的。基于此,新课标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直接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