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个性风光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h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光摄影是广大摄影爱好者,以及摄影初学者的首选,而近年风光摄影在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多有跟风、雷同,缺少创造性的“糖水片”有增无减。就风光摄影存在的一些问题,最近,中国摄影家协会网采访了著名风光摄影家王达军,就大家关心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王达军以30多年风光摄影的经历,讲述了一位风光摄影师对其追求的理解。
  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风光摄影的?
  王达军(以下简称“王”):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有一批比较关注中国西部风光的摄影人。比如于云天、王建军、袁学军、赵承安、李学亮等等还有我。
  我过去在部队当兵,由于工作关系常跑川藏线,让我有很多机会拍摄西部风光。1990年初,我和袁学军、王建军驾驶一辆越野车去西部,耗时一年多几乎把西部12个省区的边防哨所都跑遍了。现在常说的中国摄影界的“三军”就是指我们。做这件事的起因是1988年我负责编辑出版了一本《西部奇路》画册。川藏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艰苦、最危险的一条公路,经常会有冰雪、泥石流和塌方等自然灾害发生,因此被称为西部奇路。我当时是《解放军画报》的特约记者,画报社觉得这个选题很好,于是便安排《解放军画报》资深的摄影记者袁学军和我们一起来完成。“三军”在西部跑了近3万公里,拍摄了大量的西部风光图片。
  问:您的风光作品是何时被摄影界关注和重视?
  王:1988年,第1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第一次在“国展”中设立“艺术风格奖”。我是第一次投稿全国影展,当时选的是由8张图片组成的西部风光组照《喜马拉雅之光》,结果获得“艺术风格奖”。1990年,第16届全国影展,我的西部风光组照《大地系列》(6幅)获得金牌奖,《通途》获得银牌奖,《田园》获得优秀奖。1992年,我又以一组西部风光的摄影作品荣获第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这期间,风光摄影,特别是西部风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后来,王建军等摄影家经常带摄影团进藏创作,渐渐地拍西部风光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问:风光摄影,拍的人多了,避免不了出现“跟风”的趋势,画面之间也容易出现雷同的现象。
  王:你说得对,拍的人多了,就容易泛滥,大家都到同一个地方拍摄同一个东西,缺少个人创意。这引起了摄影界一部分人对这种现象的非议和批判,甚至出现了一种反风光摄影的趋势。
  问:风光摄影和风景摄影是否有区别,您如何理解风光或风景摄影?
  王:一般来说,风景摄影和风光摄影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如果一定要区分的话,我理解的风景摄影更多的是采用一种纪实拍摄手法,较为真实地再现自然景观。
  现在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旅游摄影,做旅游推广。如果是完全的自我表现,把照片做得非常的个人化,对照片中的人物或者景物进行删减或增加,对影调和颜色进行过度的调整,人们看到的不是真实的自然景观,这就容易产生误导。因此我们要求,旅游宣传用的风景照片一定要真实。这种偏向于纪实的、没有经过后期人为修饰改变真实景观的照片,我觉得称为风景摄影比较合适。但不能说这样的照片完全没有摄影家的主观意识,实际上它也是融入了摄影家对于美的判断,美的感受和理解。随着季节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光影的变化,会完全呈现不同的拍摄氛围,仍然需要摄影家去发现,去捕捉,去表现。风景摄影不是自然景物的一种简单记录,尽管是纪实的,但是仍然有审美的功能在里面,不是纯自然主义的。
  问:您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个性化的?
  王:摄影不是绘画,有其自身的特性。但它也和美术一样,需要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意识,以及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艺术理解和艺术表现。
  比如说我在第16届全国影展获奖的《西部奇路》,拍摄的时候是冬天,一个军车队行进在蜿蜒曲折的川藏线的觉巴山盘山公路上。由于是土石路面,在太阳侧逆光的照射下,尘烟滚滚,汽车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我找到一个制高点,待盘山道的几个拐弯处都出现汽车时按下了快门。这是一张高反差的照片,画面大面积是黑色的,在公路的几个弯道处,白色的尘烟中,隐约可见艰难行进在公路上的车队。这种表现手法过去很少见到,内容又是反应部队运输题材的,因此受到评委们的青睐。至今回头来看这张照片,应该说也还是很精彩的。它几乎没有重复的可能,再拍也不可能拍出相同画面的照片了。
  问:要拍摄到好照片,跟机遇、跟摄影师敏锐的眼光有很大关系?
  王: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发现美的能力,遇到一些好的场景或许你也会失之交臂。我每拍一张照片,基本上都知道最终出来是什么样的画面效果。以前我们拍胶片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现在拍数码就更方便了。
  比如我在青海湖拍的《霞光》。漫天乌云,一束束阳光从云里透出,天空大面积是黑的,水面上站了很多鸟,星星点点,正巧有一只鸟在天空光亮处飞过,我及时按下了快门。在这张照片中,有没有飞鸟是完全不一样的。画面中有了飞鸟主体会更突出,画面会更生动,当然拍摄的难度也更大。这个画面也是不能被重复的,现在来看,还是一幅好照片。
  问:按您的说法,风光摄影一定是作者心灵和大自然的一种交流,是摄影家独特的审美和对景色的自我解读,反应的是摄影师心灵的感受。
  王:你说得对,风光摄影是将自然形态的美转换为观念形态的美,把自然美变成艺术美,用艺术的真实来反应现实的真实。我们说摄影和写实绘画都属于平面视觉艺术,是一种平面空间的展示。区别在于,后者是要在二维空间中塑造一个立体空间,把人物或物体展现成立体的,有光影的,有色彩的,有透视的,采取的方式是加法,是从无到有。摄影采用的则是减法,是要把一个立体的空间变为一个平面的空间,把一些纷繁复杂的景物浓缩在一个画面中表现。要求画面简洁、主体突出、色彩和影调单纯等就是摄影减法的一种很好的体现。在做减法的时候,同拍一样的景色,不同的摄影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由于各自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和文化功底的不同,摄影师对美的解读肯定是有区别的。我觉得这种解读越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理解,艺术感染力就越强。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感觉,是艺术家个人的一种体验,一定是个人的东西,不是大众的。为什么风光“糖水片”受到批判?就是因为没有独特性。
  有人摄影时总是想把更多的东西加进来,但这样不一定好。关键是我们拍摄什么样的主题,要明白这张照片反映什么。如果需要一个大的场面,把什么都拍全,提供一个完整的环境信息,当然很好。但更多的应该从平凡的自然景观中去发现美,提炼美,去表现它。摄影师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用不平常的手法去体现自然美,该减的一定要减。
  问:很多摄影爱好者拍摄喜欢扎堆,那么这个独特性又如何体现呢?
  王:对于一般的摄影爱好者,不应该去苛求他们。他们只是陶冶情趣,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为什么要去限制他们怎么拍?只要他觉得美的就可以去拍。摄影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摄影人怎么去拍我们不用去反对,对他们不要提出非议。而且,大凡初学者都有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通过这种扎堆式的摄影实践,他们的摄影基本功会迅速得到提高,对摄影的感悟会不断深化,为他们今后拍出个性化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问:风光摄影的题材选择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王:我们不一定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拍摄名山大川或气势磅礴的风光上,当然这也是需要的。但如果我们改变一种方式,去发现和拍摄一些细微、平凡、具有美的一些景物,特别是当大家都去追逐名山大川风景的时候,这样的东西可能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会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看起来很平常的风景,经过摄影家镜头的表现,完全会成为另外一种景象。所以风光摄影的自我,也体现在对题材的选择上,最好是能有自己独到的发现美的能力。难能可贵的是在平凡的景色中去发现美。
其他文献
2011年10月,适马发布了18-200mm f/3.5-6.3 II DC OS HSM镜头。这款镜头除了体积缩小、重量减轻之外,还有一个点非常引人注意:加入了一片萤石级低色散镜片(Fluorite Low Dispersion,简称FLD)。这种奢侈品一般的镜片此前只被厂家用在最高端的专业镜头上面,而此次适马却将其用在“一镜走天涯”的大众化镜头上,多少有些让人感到意外。  五年四代“一镜走天涯
期刊
金庸的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中有一个武功奇高但行为诡异的怪人“西毒”欧阳锋,他是《射雕英雄传》中性格与特点最鲜明的角色,让人又爱又恨。如果把同为高端相机的尼康D3X、佳能EOS-1D X和索尼α900比喻成“南帝”、“东邪”和“北丐”的话,那“西毒”非适马SD1莫属,因为它正是一个让人爱到极点又恨到极点的角色。  第一次把适马SD1拿到手里,立刻会感觉到它非同凡响的气质—镁合金打造的机身冰冷结实,
期刊
和许多人一样,我心中也有个自己的798。看似规则的造型,满是尘封与锈迹的外壳,包裹着流动的色彩,被各种各样奇怪的结构支撑着,数不清的窗和门向你展现着不一样的世界。你的心境会在喜、怒、哀、乐、悲、思、忧、恐、惊中寻找着坐标,或厌恶、或欣赏、或鄙视、或敬仰……这就是我眼中的798艺术中心。  现在798做为一个艺术中心,展示、制造、转化着每个艺术家独特的梦,许多“朝圣者”也将迷离的梦留在这里,并且也都
期刊
从2011年年初开始,尼康要推出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的消息就不绝于耳,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希望能一睹芳容。在各种即将发布的传言过后,尼康终于有了零的突破,之所以说是零的突破有两层含义,一是尼康打破了没有微单相机的历史。二是字面意思,有了1系列的诞生。  开启CX时代  尼康要出微单我一点也不稀奇,几个朋友坐在一起闲聊,更多关心的是尼康微单会有什么不同的性能,不过从尼康给我们带来的新品看,确实很不同—C
期刊
编者:2012年1月4日,20世纪最重要的女摄影记者之一伊芙·阿诺德在伦敦逝世。1979年,阿诺德在中国旅行拍摄长达半年之久,是最早以人文主义眼光报道中国改革开放的西方重要摄影家。本刊谨以此文纪念阿诺德1979年的中国之行!  1979年,等了10年的那张签证来了!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毛之后的中国,是延续“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还是转向新的方向,成为留给世界的巨大悬念,无
期刊
通过包围曝光拍摄多幅图像,然后再利用Photoshop或独立的HDR(高动态范围)软件制作HDR图像,这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事儿,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学会了这门招数;但是,当遇到有动体场景时,再采用上述常规方式就不行了。笔者最近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成功拍摄并制作出HDR动态人文摄影作品,现将我的秘笈—"动态HDR"与大家分享一下。
期刊
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自古至今,人类对水永恒的生存依赖从未停止,要想诗意地栖居,无水,一切都是无本之源。但在我国人口基数大且淡水资源相对短缺的背景下,一系列水生态建设中的不文明现象接踵而来,危机重重的水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水污染严重  中国正在掀起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随之而来的水污染、水浪费,更是恶化了水短缺的现状。在水
期刊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更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且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提升,是对我们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工作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党的十八大,无疑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更高水平的发
期刊
在大山深处的村子里,趁着有太阳的日子,老乡们拿出了香喷喷的腌肉、自家打的年糕晾晒在院子里,各家各户都储存了农家草猪肉、华光潭有机鱼、严家山小花生和天目山米酒,使江浙一带无处不透着浓浓的年味儿。这些土得掉渣儿的美食勾起了多少人回家过年的记忆。  “这个冬天,来临安参加充满年味儿的活动吧!”2013年初,浙江临安年俗风情旅游节热闹走起。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全球华人共同的节日。尽管中国人迎接春节的方式在
期刊
1月9日,2012中国摄影界迎春联谊会在北京东四十二条48号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办公新址举行,这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一次在自己的办公地点举办大型摄影联谊活动。与往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中国摄影界迎春联谊会不同,今年的场地更有了“家”的温暖,多了“联谊”的气息。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李前光到会祝贺并代表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向全国摄影人拜年。在致辞中,他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