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手”与“散打”的项目属性论证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givi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实验武术对抗项目以来,“散手”或“散打”到底采用哪一个名称比较合适,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由于历史背景和理论认识的局限,争论的焦点大多停留在字面的含义上,没有抓住不同名称不同项目属性的要害,因此只有用“散手俗称散打”来进行自圆其说,以致形成了一个运动项目在国内称作武术“散打”、在国际上称作武术“散手”的局面。
  随着武术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散手”和“散打”这两个名称到底能不能画等号?到底需不需要进行严格的区分?这个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又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名称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进行逻辑思维的起点。特别是武术运动的分支很多,如果对不同名称的项目属性、表现形式、具体内容、行为轨迹等不能准确地界定,肯定会造成人们认识事物的混乱。
  
  一、“散手”是武术套路项目的专有名称
  
  武术根植于华夏大地,主要是通过套路的形式进行流传。武术套路形成了从单个、组合、分段、全套动作到散手练习,这样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体系。散手是武术套路组织结构体系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武术套路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散手练习形式的出现,是由武术套路动作技击含义的特殊本质所决定的。武术套路从原始的格斗形态脱胎以后,动作表达方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保证套路动作不脱离技击之含义,防止编排和演练动作的过度异化,人们采用散手的练习方法来体会“练用结合”。这样,既可以提高练习者的兴趣,又可以规范动作,还可以促进练习者对动作技击含义的理解。
  武术散手是把套路中势势相连的动作拆散,师徒或徒弟之间按照本流派的技术特点进行交手,从而达到体会动作技击含义和演练技巧的目的。散手的这个定义表达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郾散手的“散”字,是相对套路而言的,是指把连贯的套路动作拆散进行交手;
  2?郾交手的对象限定在本门派的师徒或徒弟之间,双方在谦让友好的默契配合中进行;
  3?郾交手是按照本拳种、本流派的动作方法、技术特点、风格要求进行的;
  4?郾交手的目的不是要分胜负,而是体会动作的技击含义和“形似”的演练技巧。
  散手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两个人在进行对抗练习,本质上却并不是真正发挥个人能力进行的实战比赛,这是由散手练习形式的特殊要求所决定的。散手练习要求两个人之间的“喂招”、“接招”、“破招”,必须保持本流派的技术风格,动作的路线、速度、幅度、发力技巧等运动特征,必须遵循本拳种的技术特点。
  如果用人体格斗的运动规律来衡量,散手的技术要求与武术对抗项目之间存在许多格格不入的地方。劈挂拳散手的动作伸展,演练起来很有气势,但是大劈大挂动作的方向、轨迹、速度、速率等均不符合“快打慢”的要求,动作既容易被防守也容易被反击。形意拳散手的动作通过蓄劲发出来的力量可以用“山崩地裂”来形容,但是对方运动员不会给你“蓄而后发”的机会,在你蓄劲时对方的快拳快腿会多次击打在你的身上。太极推手是典型的太极拳散手的练习形式,如果仅仅是为了表现动作的方法和演练技巧,双方推起手来■捋挤按、沾黏连随、发力借力、出化柔顺确实很有特色,但是为什么太极推手比赛始终不能达到人们想象的最佳境地?症结就在于太极推手不符合人体对抗的运动特征。因为,沾黏连随是太极推手的必备条件,如果不比赛两个人谦让配合可以互相随之,如果比赛谦让配合随之就会被对方推倒,如果两个运动员都不沾黏连随,比赛中肯定会出现“顶牛”现象。
  
  二、“散打”是武术对抗项目的专有名称
  
  1979年初,国家体委提出试验武术对抗项目,就是为了使武术套路中的散手练习形式能够独立成为竞技体育的比赛项目。1979年5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太极推手、散手、短兵3个对抗性项目,由3个试点单位进行了汇报表演。
  虽然,“散手”是国家公布的正式名称,但是大家不管是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在内的公众口头语言,都称呼“散手”为“散打”。武术散打是人们对运动员进行武术徒手格斗表现形式的共同认识,也是对已有武术散手概念重新反思的结果。
  武术散打是一个在竞赛规则的制约下,运动员主要采用拳法、腿法和摔法进行人体格斗的体育运动项目。散打的“散”字表示相对于武术套路的动作技法,“打”字表示动作的性质和用途,起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作用。“散”和“打”这两个不同含义的字组成的名词,形成了武术对抗项目的名称。
  虽然,武术散打从武术套路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个与武术套路完全平行的分支,但是武术散打与武术套路散手的外在表现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那么,为什么还是把散打归属到武术的范畴?武术散打与武术套路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这个关系到散打安身立命的理论问题必须得到解答。
  武术不管内容多么丰富,自我表现方式多么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踢、打、摔、拿是所有武术表现形式的技术基础。武术散打就是通过运动员格斗的形式直接表现武术技击的核心内容,武术散打的技术基础与武术套路的技术基础一脉相承。
  武术“远用腿,近用手,贴身靠摔拿”的技击方法,揭示了人体格斗时双方运动员在不同距离、不同动作姿势状态下都能够使用不同技术的诀窍。这个诀窍是武术界从几千年来人体格斗总结出来的精华所在,是国外任何技击术都无法比拟的,武术散打全面地对此进行了继承,绝对不是西方格斗术的“大杂烩”。
  武术技击方法历来就有攻击人体的“三盘”之说,头部为上盘,驱干为中盘,下肢为下盘,细分还有“上三盘”和“下三盘”。武术散打从攻击部位上来讲,人体的头部到下肢都能够被攻击,从进攻方法上来讲,上自腾空动作、下至地趟打法都能够使用,攻击目标和使用动作的空间范围达到了极限程度,完全遵循了武术的“三盘”理论。
  武术使用技法的“整体观”,是武术技击方法的核心要素。“整体观”的具体内容通过“四击”、“三距”、“三盘”、“相生”、“相克”等来表现。武术散打就是以武术技击的“整体观”为主要理论基础,以遵循人体格斗运动规律为基本原则,最后在《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中反映出来。
  武术“相生相克”的技击理论,是推动格斗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动作相生相克的活动空间以使用的技法和攻击范围为母体,范围越大技法的变化呈几何倍数增大。武术散打使用技法和攻击范围达到了可以允许的极致,技法与技法之间相生相克的变化,能够呈现出“技击的整体性、实用的优越性、发招的灵巧性”的技术特点。
  武术散打是以武术的技击方法为技术基础,以武术的技击理论为项目支点,用不同于武术套路的对抗形式来反映武术技击的核心内容的武术对抗项目。散打是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散手”与“散打”的名称应该归位
  
  武术套路中的散手形式不能成为对抗性质的人体格斗运动项目,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个客观事实,这就是一个不容辩驳的结论。
  武术散打运动的形成,是当时参加试验研究的几代武术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经受了比赛实践的反复检验,任何人都不可能使它逆转。
  武术对抗性项目试验的初衷,确实是想对武术套路的形式进行延伸和补充,所以它沿用了武术散手这个名称。使人始料不及的是武术散打项目的开展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引发了我们对武术的定义、性质、形式、内容、分类、特点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重新认识的连锁反应。
  1988年,武术定义在全国展开大讨论,确立了武术套路与武术散打并列的格局,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是两种表现性质、表现形式、价值功能不同的运动项目。这就意味着“散手”这个名称已经完成了武术对抗项目试验阶段的历史使命,应该回归到武术套路形式的范畴;武术散打是武术对抗形式运动项目的专有名称,应该属于武术对抗形式的范畴。
  虽然,相对于“散手”固有的历史表达,“散打”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格斗类项目的专有名词,但是,武术散打是武术继承和发展的产物,其名称、形式、性质、内容以及公众的语言习惯,都符合武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其他文献
美利肯透明剂Millad NX8000可极大地提升聚丙烯的透明度,使其达到与PET和PS相媲美的透明度。含有Millad NX 8000的抗冲透明聚丙烯可用于日用品和食品领域的大型挤吹包装,引领聚
杨梦祥(少侯,杨澄甫之长兄,1860—1929)先生研究太极拳之要诀有三。1.盘架子:初学者宜匀,宜缓,宜正,宜展。所谓匀者,划圈子宜圆,两圆须成切线,两圆相交须通过圆心,盖求其整齐也;所谓缓者,使
目的扩增嗜肺军团菌mip基因,导入载体pUC18,构建重组质粒pLpmip,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嗜肺军团菌扩增得到巨噬细胞感染增强蛋白基因(mip基因),
期刊
目的 从噬菌体随机环7肽库中筛选恶性疟原虫EBA-175抗原的结合肽。方法 以EBA-175重组蛋白为靶筛选噬菌体随机环7肽库,通过ELISA、竞争抑制试验、Western blot等方法鉴定获得
我同刘成德老先生虽只见过一面,但他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说起我和刘老先生的相识,还要从我的老友张福华说起。
政治课是我们党用进步的政治精神培育官兵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与看家本领。习主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加强和改进政治
人才只有在适合自己的职位上工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如果军事职位的划分管理比较笼统、粗略,仅停留在专业类别和岗位等级上,而对该职位的任职条件、具体职责、发展路径
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
拳经曰:“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在这句话里,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拳经要求的,什么是拳经反对的。这句话的核心是“舍己”。太极拳的功夫全在舍己之中,只有舍己才能从人。舍己就是舍去“我”字,“我”字的内容很丰富,其中包括私心、拙力、主观主义、虚荣心等,只有舍去这些,拳艺才会有明显的进步,否则只是一句空话。那么舍己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舍去“我”字。“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