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有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nay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是;有;本体论;译名之争;中华思想
  摘 要:本文主要梳理了对西方哲学最高概念“存在”一词的不同汉译以及由此导致的争论。批评了对“存在”概念的单纯系词理解。分析了这个概念基本的不可翻译性,并通过简单讨论海德格尔的运思用意,提示了不可被系词化的汉语(此文以“有”为例)及其问题才是后形而上学之思的真正归宿。
  中图分类号:B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5)01—0071—06
其他文献
关键词:摹拟是阿多诺思想中一个有重要地位的概念。在《启蒙辩证法》中可以看出一条关于摹拟能力在文明进步中逐渐变异的人类学意义上的隐含线索。梳理出这条线索,不但可以将《启蒙辩证法》中的文化工业批判、反极权主义和工具理性批判等主题贯穿起来,而且能延伸到阿多诺后期的许多重要著作中去。不过这条线索并非对一种总体历史的构建,而是对当前现实的瓦解。  摘 要:摹拟;启蒙  中图分类号:B516.59  文献标
期刊
关键词:在世;还原;身体性;立场  摘 要:本文依据梅洛—庞蒂的思想提示,指出海德格尔对此在在世存在的描述是以哲学家本人的不在世为前提的。“在世”要以还原为前提。但海氏把还原定义为对存在者之存在的领会,还原的主体是此在,由此使他导向了对此在在世的生存论描述。但当海氏作这样的描述时,意味着作为哲学家的他本人已经预先处于存在之无蔽的立场上,已经是“非在世”的了。相反,梅洛—庞蒂追随胡塞尔的道路,把还
期刊
关键词:荒诞派;西方戏剧;贝克特;尤奈斯库  摘 要:荒诞派戏剧是二战后流行于西方戏剧舞台的重要流派。代表性作家贝克特和尤奈斯库通过貌似荒诞怪异的故事和人物,对现存的社会价值观、政治道德秩序以及传统人际关系的异化进行了嘲弄、批判和鞭挞,代表了当时西方思想界对在经历了二战浩劫之后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反思与追问。荒诞派戏剧吸收了当时先锋艺术的成果,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I1
期刊
摘 要:在一定的距离上观看,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之中观看,贾科梅蒂坚持真实的视觉,复制下实际的观看,成为他的艺术追求。正是在这一点上,贾科梅蒂归属于西方艺术史中单纯直观的视觉路线,并且,和同时代现象学家的某些看法有了相通之处,由此,也构成了贾科梅蒂在视觉史上的突破。这种揭显,在当代视像形态中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肉身性生存意义。  关键词:贾科梅蒂;直观;现象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德国陆续出版了已故的奥地利女作家薇查·卡内蒂的遗作,对她的阅读和研究也方兴未艾。本文从她的代表作《黄街》入手,分析“二战”前生活在深重社会危机下的维也纳的特殊群体——女佣的集体形象,并结合作家的笔名和生活经历,由此探讨女作家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生涯中的仆佣意识,推动学界对薇查·卡内蒂的了解和研究。  关键词:30年代维也纳;女佣;女作家;创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I041;I106.4 
期刊
关键词:本雅明;摄影;历史  摘 要:《摄影小史》是本雅明对摄影艺术的论述;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又是本雅明艺术哲学与历史哲学的重要文本之一,有着深广的理论内容与历史意义。《摄影小史》区区万字,却凝聚着本雅明对摄影这一社会丈化形式的全面深刻认识,对社会现实的思索与关心。以丈本细读为基础,本论丈力求突出本氏此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意识,以及强有力的历史视角。他的态度与方法无疑有助于我们对摄影与影像艺
期刊
摘 要:金庸小说大多完成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香港的时代文化、地域文化使其在书写中国传统武侠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融入了对香港这一独特的都市文化的认知。而80、90年代改编金庸小说而拍摄的影视剧中,同样也包含了诸多这样的香港本土文化内涵。在这文化内涵中,非常引人注目的就是金庸小说及改编后的影视剧中所显示的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是大众文化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是通过金庸作品及改编
期刊
关键词:德语困境;莱布尼兹;语文作育;德语思维社会;民族语言伞运;中国高教汉语政策;反省  摘 要: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德语可谓历史悠久。但经过“三十年战争”后,德国民族一度对德语的价值失去了自信。在这一处境中,莱布尼兹奋然提出“语文作育”和“德语思维社会”等观念,旨在唤醒德意志民众重新肩负起母语作育的责任。在评论了莱氏对德语的长处和短处的分析后,本丈简略地追溯了现代德语于继后两世纪的发展。以此为
期刊
关键词:意象派诗歌;中国现代派诗歌;翻译研究  摘 要:意象派诗歌不仅是英美现代派诗歌的起点,还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它不仅催生了五四时期中国的白话诗,更参与了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的建构。本文以译介学为理论基础,对英美意象派诗歌在30年代中国的译介进行梳理,以期揭示它与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不解之缘。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05)01—0096—
期刊
关键词:IT治理;IT风险;风险控制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对汀资源的依赖也越来越大,IT资源成为企业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使能器。然而企业的这种依赖性越强,I丁资源带给企业的风险就越大,只有良好地理解开管理1T风险,企业才能最大化实现自己的利益。汀治理有助于保持企业战略与IT战略的一致性,帮助企业确立全面的IT资源管理架构以及建立精确的衡量指标体系,从而使企业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