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的海洋观念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0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书于东汉末年的辞书《释名》是一部专门解释词义、探寻事物得名由来的词源学专著。关于“海”,《释名》中的释义如下:“海,晦也,主承秽浊,其水黑如晦也。”可见在古代,“海”和“晦”是通假字的关系。“晦”的本义是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的夜晚,引伸为昏暗。由于海水深黑昏暗“无所睹”,所以海又可称为“晦”。
  其实,早在先秦时就有用月亮亏阙来比喻海的先例,比如《庄子·逍遥游》中就有“南冥”“北冥”和“冥海”等说法。“冥”,指的是月亮开始亏阙,与“晦”一样,也有昏暗的意思。这在《说文解字》中可以得到例证:“冥,幽也。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也。”
  概言之,从词源上来看,古人是通过月亮亏阙、光华渐失、天色晦暗等自然现象来表达“海之言昏晦无所睹也”的意象,“冥海”“沧溟”等别称均反映出古人对海洋的这种认知特点:茫无际涯,危机四伏。因此,中国人把大苦难、大凶险等负面的情感体验与海联系起来,如“苦海无边”等。
  为什么早期中国人看“海”为“晦”、为“冥(溟)”呢?这与中国人面对海的自然地理形态有很大关系。中国的地理结构是“内陆外海”型,大陆呈现出比较规则的椭圆状,海洋未能深入陆地腹里,除纵深程度较浅的渤海外,基本没有内海切割,形成了十分辽阔的远离海洋的腹地区域。
  同时,中国的四大海域中,除渤海是内海外,黄海、东海、南海都是与大洋直接相通的波涌天际的边缘海,一旦乘船离开陆地,人们很容易产生那种投身于无边浩海的陌生和恐惧感。
  而且,中国内陆有辽阔的平原、发育良好的大河流域、足够的降水量与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温,这样的地理环境拥有发展农业的先天条件。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古代社会,中国先民依赖陆地比依赖海洋容易得多,农业成为最直接创造财富的产业和积累财富的最重要手段。
  从史前时代起,陆地与陆地上产生的农业就是中国先民的基本生活基础。因此,从炎、黄、尧、舜经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中华民族陆主海从与重农轻商的观念基本成形,其背后的原因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缘特征息息相关,正如英国近代科学技术史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指出的那样:“地理因素不仅是背景……它是造成中国和欧洲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所涉及的一切事物的重要因素。”
  总之,站在陆地上看海,或者说以陆地思维来认识和利用海洋,是古代中国人海洋观念一个最基本的特征。
  此外,秦汉以来,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中国人对海洋的了解逐渐加深,造船与航海技术不断进步,包括海洋渔业、滩涂采集、养殖、制盐、海上交通、海上贸易等在内的海洋经济活动持续发展和扩大。
  以海上交通和海洋贸易为例。汉代时,随着海洋活动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航线大致是从今天的广东徐闻、广西合浦出发,沿着今北部湾、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岸边航行,经孟加拉湾,抵达印度东南海岸和斯里兰卡。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唐朝,已形成了一条以广州为起点,可达非洲东岸的远洋航线。宋代时,造船和航海技术更是明显提高,指南针也广泛应用,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大加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历代王朝主要是把海外贸易当作获得奇珍异宝的途径。在許多人的观念里,海外贸易与国计民生并无重要关系,通过海外贸易来刺激生产发展,进而达到富国强兵的意识,也一直没有形成。
  因此,我们说古代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体现出农业民族的特点的含义,主要是指秦统一后,秦的政治制度与生活方式推行到全中国的范围,并且在接下来的两千年中延续不变,以农为本、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的国策。
  在古代君主、官僚阶层和士人的意识里,海洋经济活动基本上是陆上农业生产的补充,对海洋的认知始终未离开“民以食为天”的理念,比如后世把沿海地区民众赖以为生的各种涉海经济比喻为“以海为田”“以海为禾”等,体现的仍然是农业民族特有的海洋观,也是中国千百年来农业文化强势话语权的表现。
其他文献
你与我的故事缘于一场雨、一把伞。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你,你的改变也绝不是我的功劳。我想我只不过是在对的时间、对的环境对你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让你改变了自己。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老年患者口服用药情况,查找服药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安全用药措施,提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在维吾尔医院门诊通过问卷调查,查找影响维吾尔族老年患者
本文依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通过现场检测和复核计算,对闹德海水库的工程质量、大坝运行管理、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抗震安全、金属结构安全等方面
依据信贷资产分类贷款迁徙率矩阵,获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各级形态贷款的违约概率;依据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管理原则、资产清收的执行原则以及商业银行在清收时不可能通过诉讼获利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做出即时评价所使用的语言。在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宏观评价,如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
自主创新时代,教师要做创新教育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并且通过专业技能上的观察研究,建立个性化教学风格,成为创新的示范者。
诸多一线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往往用“昨天”的经验指导着“今天”的实践,似乎得心应手。新课改实施后,我们的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教师们又收获了什么?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到如
在百色市2012年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上,李和平作为大赛评委出席了比赛,当时参加赛课的一位教师告诉记者:“李老师的点评很细,对我的课堂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一句话应该怎么表
在夏季,人们经常用到氟哌酸来治疗腹泻。氟哌酸就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的一种。喹诺酮类药物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给药方便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
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工程资金,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以来,我区参与灌区项目的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进行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