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延成型对模晶择优取向分布的影响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07124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熔盐法制备的〈001〉片状SrTiO3作为模晶,通过流延成型工艺将模晶定向排列于PMNT基体粉末中,后期烧结过程中基体粉末将沿模晶〈001〉面上外延生长而得到了具有〈00l〉择优取向的PMN-32.5PT陶瓷.研究了流延成型对基体粉末中"模晶"择优取向分布的影响,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流延成型能很好地将模晶定向分布于基体中.
其他文献
研究了应用于6T51发射管中的碳化La2O3-Mo阴极的制作工艺及电子发射性能.在碳化钍钨阴极的实践基础上,实现了La2O3-Mo阴极的碳化以及碳化La2O3-Mo阴极6T51管的去气和阴极激活
介绍了陶瓷注射成型的1种新脱脂方法--超临界流体脱蜡.利用非极性分子有机物石蜡(PW)与极性分子有机物聚丙烯(PP)及少量硬脂酸(SA)组成有机粘合剂,在压力P=40MPa,温度T=58℃
在采用溶胶-凝胶法引入添加剂制备SiC/(AlO+YO)复合粉体的基础上,研究了复合粉体的烧结行为、力学性能、YAG分布及相组成.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YAG相分散均
计算了Ti40合金在不同应力、不同温度下的稳态蠕变速率、应力指数及在460℃~540℃范围内蠕变激活能Q=94.0kJ/mol,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蠕变强化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此
采用ECAP方法和3种工艺路径,研究纯铝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对于φ-120°模具来说,在3种工艺路径中,路径A的晶粒细化效果最明显,其次为路径Bc,路径C;6次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