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形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伴SPTA1基因突变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64岁,因"头晕乏力2月余,加重伴腹痛黑便1月"入院。外院彩超提示脾大、脂肪肝,胃镜提示慢性胃炎、HP(-),血常规提示贫血。入院初步诊断"贫血原因待查地中海贫血?蚕豆病?"。既往多次输血史、双眼白内障手术史,关节滑膜炎病史。

症状体征

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无皮疹、皮下出血,无肝掌、蜘蛛痣。腹平坦,肝脏末触及,脾脏可触及,质韧。

诊断方法

血常规:红细胞2.75×10^12/L,血红蛋白84.0g/L,网织红细胞计数0.0836×10~12/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3.0%,血沉2mm/h,血小板135×10~9/L。肝功能:总胆红素81.8umol/L,直接胆红素9.1umol/L,间接胆红素72.70 umol/L。遗传造血系统基因测序:SPTA1错义点突变。外周血形态分析:可见椭圆形及泪滴样红细胞。彩超:脾大、脂肪肝、胆囊结石。

治疗方法

在院期间给予补充造血原料、保肝等治疗。

临床转归

治疗后患者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无明显下降。

适合阅读人群

血液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女,46岁,发育正常,病史4年余,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脾脏增大,伴骨痛、血小板减少,病程中无癫痫、肌阵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先证者母亲患有帕金森病,余家系成员中无患类似疾病者。症状体征发育正常,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肝肋下未及,巨脾,Ⅰ线18cm,Ⅱ线18cm,Ⅲ线 2cm,质韧,无触痛,脊柱四肢无明显叩击痛,动眼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诊断方法骨髓穿刺及活检均见大量戈谢样细胞;外周血白细胞β-葡糖苷酶活性检测为3.8nmol/(mg·h)(参考值范围10-25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5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咽部异物感,伴吞咽、呼吸不畅。为求诊治,于本院耳鼻咽喉科就诊,门诊行纤维电子喉镜检查示:右侧下咽部可见紫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双侧梨状窝净,双侧声带对称,声带闭合可,声门区未见异常。建议住院手术治疗。患者自发病来无明显咽痛,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高血压病史6年,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症状体征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间接喉镜检查:口咽黏膜充血,悬雍垂居中,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表面光滑,右侧下咽部可见紫红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6岁,因"近3d晕厥1次"就诊。晕厥发作无明显诱因,持续2min后自行恢复意识,发作前后无头晕和胸痛,睡眠尚可。入院初步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既往否认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症状体征心率70次/分,血压11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平,未闻及腹部血管杂音,双下肢无浮肿。诊断方法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型Brugada波,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胸导V1、V2上移至第二肋间时出现Ⅰ型Brugada波。心脏超声示右室流出道远端稍增宽
病史摘要患者2016年12月右手中指外伤,中指稍向尺侧偏斜,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右中指近节指间关节囊损伤",行手术修补关节囊,中指仍向尺侧偏斜。2017年6月行"右中指近节指骨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尺偏畸形纠正不明显,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症状体征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右中指尺背侧竖切口瘢痕,长约6cm,右手中指近指间关节增粗,右中指掌指关节伸直正常,近指间关节伸直滞缺10°,最大伸直状态下中指尺偏大约15°,近节指间关节屈曲受限约15°。右中指感觉正常,远端血供良好。诊断方法用逐级排除法诊断
病史摘要患者,39岁,男性,体检发现肝内多发占位10d。肿瘤指标、血常规无异常。症状体征患者无腹痛、腹泻、黄疸等症状。诊断方法18F-FDGPET/CT显示肝脏多发结节,FDG代谢轻度增高,部分病灶FDG代谢未见增高,肝外器官未见FDG代谢异常增高。上腹部增强MRI提示肝脏占位伴明显强化,另提示十二指肠强化结节。68Ga-DOTATATEPET/CT显示十二指肠两枚结节、肝脏多发结节,均伴有DOTATATE摄取明显增高。肝脏穿刺证实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方法予以每28天肌内注射善龙20mg内分泌治疗。临床
病史摘要患者,男,30岁,以不明原因反复发热为主诉就诊本院,既往肺结核及因肠梗阻坏死行部分肠段切除术。症状体征反复高热、肝脾大、全身多关节肿痛、皮肤散在皮疹、皮肤瘙痒明显,予抗感染及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病情无好转。诊断方法主要通过PET/CT检查及引导高代谢部位(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血清学检查以及骨髓细胞学检查,最终诊断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综合征(EBvirus-associatedhemophagocyticsyndrome,EBV-AHS)。治疗方法行抗病毒、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临床转归临床症状持续缓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9岁,因"发热9d,皮疹6d,少尿2d"于2021年6月7日入院。无吸烟、饮酒史,无家族遗传史。从事山区种植工作。5月29日无明显诱因自觉发热,未测体温。5月31日再次发热,自测体温39℃,伴有头痛,并出现全身鲜红色皮疹,未治疗。6月2日至县医院就诊,6月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短,并出现尿量减少,呼吸困难,血小板水平迅速降低。症状体征患者发热时间短,躯干部及双下肢散在鲜红色皮疹,压之不褪色,左足背可见黑色焦痂。初期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入院后出现意识障碍、颈抵抗,呼吸衰竭。诊断方法根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2岁。"面部麻木、吐字不清2周",1年前外院胸部CT:左肺门新生物伴阻塞性肺炎,肺门淋巴结肿大,双肺多发结节。PET-CT倾向肿瘤伴转移。肺门淋巴结病检:"慢性肉芽肿性炎伴坏死,TB-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for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阳性",诊断肺结核合并淋巴结核,HREZ(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抗结核4个月后,胸部CT:淋巴结肿大明显缩小。抗结核7个月后,CT:肺内病
病史摘要患者于经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行透析治疗肾功能不全后出现头痛,平卧时无呼吸困难,1d前出现右上肢肿胀,4h余前上厕所过程中发现右上肢无力。既往有下肢静脉血栓病史5年,脑梗死病史1年,遗留语笨及右上肢无力。症状体征神志清楚,言语笨拙,心肺查体无著征,右上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2 级,四肢肌张力正常。诊断方法颈部血管彩超,四肢血管彩超,心脏彩超,肺动脉CTA,血气分析等治疗方法皮下注射那屈肝素钠,右心导管检查、经皮选择性动脉造影及连续心排量测定。临床转归患者于抗凝治疗后静脉内血栓减少,术后头晕及右上肢
病史摘要患者女,66岁,因"慢性腹泻5年余"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1年前已于当地行胃肠镜无特异性表现,服用止泻、调节菌群等药物效果不佳。入院前PET/CT考虑小肠炎症。症状体征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诊断方法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gM-KAP型M蛋白血症,完善骨髓穿刺,免疫分型为CD5-CD10-异常成熟B淋巴细胞表型。骨髓活检可见浆细胞和淋巴细胞,骨髓基因检测MYD88L265P突变阳性。诊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ISSWM评分1分,中危组)。治疗方法BR方案化疗。临床转归随访5个月,已进行4次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