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反思训练方法初探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多数初中学生无法独立地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直至最后知道其错误后,才有反思的意识,造成思维过程与反思的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为此,我们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数学;反思训练;培养途径;注意事项
  
  对学习的全面反思不仅包括各个具体的学习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等),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意志进行反思,还可以对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或长处,教训或弱点进行反思等等。反思活动进行的愈全面、愈深刻,愈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潜能就易于激发,从而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整体性,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反思的几个合理时段
  
  1、在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反思。在数学活动结束后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结论的合理性,让学生在反思中“提炼”方法,学会学习。事实上,学生不仅仅是被反思的对象,而且是反思的主要收益者。在反思中自我评估,自我修改,从而反思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自己又是如何学习的。当数学活动结束后,我经常安排反思“三步曲”。三步曲的第一步是“这个结论对吗?”,引导学生反思所获结论的合理性;第二步是“这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反思、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最佳方法;第三步是“刚才是怎样得出结论的”,让学生回顾与分析探索的过程,从中总结经验,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反思三步曲的训练,许多学生觉得自己解题越来越有心得了。
  2、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引导学生反思。在提出学习任务时,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在记忆中搜索、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的内容、类似的情境、类似的方法,从而猜想本课内容的探究方法。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后,学生掌握了从角、边、对角线三方面去考虑的方法,在后续的《矩形、菱形的判定方法》,《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学习中,只要引导学生反思上节课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回顾中迁移,在反思中猜想,轻而易举地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反思的优势所在,乐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反思,有利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
  3、在自学探究活动时引导学生反思。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利用学习错误,及时引发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而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如我让学生探究“平面上有四个点,过其中每两个点画一条直线,问一共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刚开始研究,一个学生就非常激动地、迫不及待地告诉我:6条。我问他这个结论是否可信,提醒他再分析、尝试。但他当时非常兴奋,根本听不进去,我就让他把自己的发现交付小组讨论,学生反思中发现理解的不足:题目中只给出了四个点,并没有给出这四个点的位置,在你不能确定为某种位置关系时,需要用分类的方法,对这四个点分幾种情况加以讨论。
  4、在应用练习时引导学生反思。好多学生写作业、答试卷时以完成为满足,检查验算的习惯很差,或面对错误看不出来,或看到错题就全盘否定。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差,反思意识薄弱,反思能力低。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答题时,想一想“我这样做对了吗?”“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我在哪里处理得比较好”等;订正时,多想想“我这题错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做错?”“我以前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以后我怎样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在学生解题之后,对较为典型的题目要求学生整理思路,说思考过程;在批改之后要求反思:保留错误的解法,先反思,在题目旁写出反思过程,再动笔订正;或建立错题登记本,抄出错题原型,写上经反思得出的错题原因及订正方法。每过一段时间对错题进再反思。通过作业过程的反思,一方面强化巩固了正确的数学认识结构;另一方面及时矫正了一些错误的数学认识结构,以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形成错误的认识。通过反思,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质量,使学生尝到反思的“甜头”。由于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注,使得孩子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因此激发了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培养反思意识的注意事项
  
  1、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果让一个从未经过训练的学生反思探索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只要求学生说思考过程,初步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接下来经常让学生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才能要求学生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2、持之以恒,不断强化。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同样如此,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
  3、体验成功,增添动力。要经常让学生体验因反思带来的成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从要我反思变我要反思,使反思变为学生自我内在的一种需求。
其他文献
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训练。因为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的读、理解的读、人情地读,有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加强读的训练。    一、以读为主 读中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
期刊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是否能有效地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本文试分析小学阶段“差生”的原因,探求转化“差生”的几点教育教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与研讨,现就我校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现状分析    1,作文教学无计划。作文教学历来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与阅读互为双翼,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外显为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但目前我们的作文教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节奏存在于课堂自始至终的变化中,体现出一种流动美。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恰当地掌握“节奏”组织教学,动与静有交替,张与弛有错落,疏与密有间隔,起与伏有波澜,综合考虑,巧妙安排,让课堂教学的各要素之间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构成了数学课堂整体节奏的和谐美,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课堂教学;节奏    节奏是事物运动的连续,它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思维同样也有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我们把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字词句篇的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紧紧围绕“活”这个中心,做好创新教育这篇全新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由于每堂课的时间的减少和每门课总学时的减少,确实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给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对于减时不减量这一矛盾,除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调整外,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期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学过程中重在实行:教师引导、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是数学课程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学评价以及课堂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改革认识的基本准则。  1、基本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程观。传统的初中数学课程过分强调数学的科学性而忽视了数学的教育功能,过分追求逻辑严谨和体系的形
期刊
《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纲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大纲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贯彻大纲精神,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    一、了解《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
期刊
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
期刊
初中数学复习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和今后走向社会都非常重要。“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老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教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那么,怎样搞好数学中考复习呢?下面笔者就如何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谈点自己的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一、重视课本、夯实基础,质量训练保质量    中考命题的趋势以基础题为主,中考命题的第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