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教“不懂了”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dka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同学们,这个问题你们懂了吗?
  生(齐声回答):懂了。
  师(欣欣然):好。下面我们讲……
  这种情景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可以经常看到,笔者由此产生了两个疑问:1 学生真的懂了吗?2 学生懂了就行了吗?
  应该说,把学生教“懂”了,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在这种教学环境下——
  1 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这种角色得到了社会的承认,经过世代传承不断强化,已异化为“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学生学习的指令者”。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客体: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
  2 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追求的目标非常狭窄,仅限于我能讲完教案,你能学会解题。似乎教学任务的完成就是这么简单。这种课堂教学给人留下的普遍印象是“在演一幕幕的教案剧”。教师之所以教,就是为了让学生听懂了,学会了。
  3 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师以权威的身份出现,采取专制的行为,客观上营造了一种沉闷、压抑的灌输而非学习化的环境。教师追求知识传授的“效益”,用直接告诉所得结论的方式,养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不良习惯,使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在等着别人(主要是教师)“告诉”他“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直至他们的心理层积淀下一种“惰性”走向社会。他们又有什么创新可言。
  很明显,把学生教“懂”了的课堂教学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在扬州大学附中考察时指出:“教师把学生教‘懂’了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有些教师对照书本讲课。连书上的标点符号都照读不误,好像把学生教懂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样对我们培养人才是十分不利的,是不正常的。我们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大力培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自己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才是教学的首要目的。通俗地讲。就是把学生教‘不懂’了,才是正常,是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是对国家未来、发展负责任的。”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绝对权威或个人专断的学术气氛或教育环境都可能造成奴性人格或对精神的摧残。人类一切重大的科学或文明的进步,几乎都是在质疑、批评传统的基础上产生的。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新的可能性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自己讨论和提问。一个学生往往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动机,也暗含着能够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南宋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的学习正是一个无疑一生疑一解疑一掌握的过程,同时教与学的发展永无止境。教师设疑释疑,学生生疑解释,学生的学习并未结束,无疑有限,有疑无穷,无疑之后又有新疑,解了一个疑又有一个疑。如此循环往复,使学生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境地。
  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不解疑,懂了”,其实就是教师设疑释疑,要学生从无疑到生疑。再通过解疑转化为无疑,并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一种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下——
  1 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学习的激励者。
  2 教师追求的目标。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
  3 课堂气氛的营造。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甚至各抒己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教“不懂”了,要求教师注重启发引导,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等方式,点拨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并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解疑。教师的讲解只要起到指点门径、提示要略的作用就可以了。主要的问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去钻研教材。展开讨论,力求自己把问题搞懂。
  总之,“不懂”是为了更“懂”,把学生教“不懂”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也有利于学生怀疑、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教“不懂”了,应该是每个有责任感的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目的。
其他文献
“千年水天堂,人间新吴江”。吴江地处苏、浙、沪交汇的长三角腹地。全市面积1176平方公里,辖8个镇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150.7万,其中户籍人口78.8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积极实施富民优先、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全市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巨变。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
期刊
数学课外阅读,无异于学生眼前的一扇窗,推窗远眺,学生看到的是书本例题、练习题之外的更广阔的天空。在数学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以达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量和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一、小小故事会      小学生爱读故事、爱讲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我在讲圆周率的同时,介绍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并跟学生说:“像祖冲之这样
期刊
本文从探讨孔子的教学语言出发,概括出孔子的教学语言的三大特点,并结合物理教学实际,探索了锤炼教学语言与提高教学效果的密切关系。同时,面对新课改,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性学习。    一、锤炼教学语言,引人入胜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言是教学的首要工具。因此,对教师来说锤炼教学语言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作为万古颂扬的“至圣先师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当是一个能构建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实施探究活动呢?下面就是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对活动过程的调控    由于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难免会出现偏差,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对活动过程的调控,并进行恰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少走弯路,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达到更
期刊
近几年来,一股强劲的“韩流”进入中国,韩国文化迅速渗透到我国老百姓的生活之中。提到韩文化,首先要提到韩国影视剧在中国的风靡,它作为韩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引领韩文化向中国本土文化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猛攻。据调查,仅2004年韩国“微笑王子”裴勇俊一人就为韩国影视剧夺得了23亿美元的出口创汇,韩国饮食和韩国服饰也因此在东南亚各国掀起一股潮流。2005年到2006年间,中韩双边贸易超过1119亿美元,
期刊
我校在2006年3月购进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制开发的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然后开始建设我校学生的电子成长档案袋。到本学期,在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已成为了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平台。    ■ 隐性成长过程转变为显性成长过程    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家长、教师的教育指导有关。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渐变的
期刊
根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新型理念,笔者结合教学实施中方法探究 ,积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对NSEFC BOOKS中“Integrating skills ”的教学有所探讨,以便共同商榷,取长补短,推动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NSEFC BOOKS中“Integrating skills ”部分由Reading
期刊
“拔苗助长”的故事,我在孩提时就知道了,我也知道拔苗不助长这一简单道理。可是,我也差点干了一件拔苗助长的蠢事。  那是开学初,我兼教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翻开教材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包括轴对称图形和旋转图形。  看到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原因是,我前几年教信息技术的时候,教过五年级的学生学习logo语言,当中就有轴对称图形和旋转图形。信息技术logo语言教学中的思想是“模块”概念的
期刊
知识、技巧、态度、情感、价值观、个性、能力……纷繁复杂,纵横交错,互通互融,构成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假如将这综合能力比喻成一个混沌未开的球,那么,能力就是处在这球心的那个核。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几十年来,几乎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师都在呕心沥血,几乎所有的教育手段都被采用,几乎所有的教育理论都在不停地被实践……  然而,许许多多的人,在许许多多的实践之后,却望核兴叹。这个核啊,成了许许多多教师魂牵梦绕
期刊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加强学生语感,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反复诵读,触发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反复诵读要求学生心、眼、口、耳并用,根据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