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城市化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需要我们深刻地思考。近年来,生态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呈现出了重要的现实价值。为此,以当前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简单分析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思路。
  关键词:生态设计理念;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对于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近年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设计理念日益深入设计者的内心,它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成为一种必然,有利于缓解城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只有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生态设计理念是时代所向,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生态设计理念简述
  近年来,生态性设计受到了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现代设计领域的一种潮流。生态设计理念是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应运而生的,其强调人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共存,注重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平衡的维护等。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重视城市空间环境与大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提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减少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材料的使用、资源的配置以及空间景观的营造等方面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传统的设计理念大多以受众需求为核心,而生态设计理念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思想,不仅仅只是考虑了受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其以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为基础和前提。因此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营造生态景观的同时,对于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设计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城市环境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为大众营造优美的空间环境,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朝着好的方向不断发展。然而,在当前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设计缺失,部分设计者环保意识不足,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这样虽然改善和提升了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但却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消极影响,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设计者要注重生态性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良好发展。
  (二)盲目追求“档次”
  “高、大、上”的城市空间环境可以塑造出良好的城市形象,但在当前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部分设计者盲目追求“档次”,不管是在材料的选用方面,还是在园林、绿地的营造方面都一味地追求豪华、气派,园林宫廷化、绿地观赏化,城市环境看似“高、大、上”,但是与城市的发展现状不符。因此,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从城市发展现状出发,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适宜性、大众性和時代性,从而设计和营造出能够满足大众多样化需求的城市空间环境。
  (三)同质化严重
  在信息化环境下,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方法、设计理念的传播更加迅速、宽泛。在当前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手法、设计元素极为相似的景观项目屡见不鲜,部分设计者创新能力不足,在设计中模仿、抄袭、复制、粘贴,忽视了城市之间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设计同质化,造成了千城一面的尴尬现象。创新是设计的灵魂,设计者要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结合城市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等进行创新设计,以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环境。
  三、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应遵循的原则
  (一)生态美学原则
  生态美学原则是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城市是自然因素相对有限的特殊空间,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和破坏,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以来也都备受关注。基于此,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注重美学和生态学的融合,架构与生态学相适应的设计原则,以生态设计理念为引导,营造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城市环境。
  (二)安全性原则
  在现代设计领域,安全性是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其中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营造优美城市空间环境的艺术创造活动,安全性是其必须考虑的重点内容。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应该以安全为基础,无论是材料的选用,还是空间景观的营造都要注重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为大众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城市空间。因此,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要遵循安全性原则,在保障大众安全的情况下开展生态性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营造出绿色生态景观。
  (三)以人为本原则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大众对于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大众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公共空间或者景观也是供大众使用或者欣赏的,所以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即充分尊重大众的多样化需求,并尽可能地满足。在城市空间场所中,大众的情感、心理以及行为、生理等需求不同且多种多样,所以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座椅的高低等都需要结合大众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近年来,大众对于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健康、安全的城市环境已然成为大众的不懈追求,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从大众的需求出发,通过生态性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为大众营造绿色、健康、安全的城市环境。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设计理念强调人与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注重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改造和创造,其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前提,在改造、创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为此,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要求设计者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规范资源开发和利用行为,多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可重复利用和可再生材料等,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思路
  (一)樹立生态设计理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设计者要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步伐转变设计理念,以确保设计的时代性、先进性,使设计作品具有时代特色。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当代设计者应该树立生态设计理念,环境艺术设计者也是如此。当前,城市环境问题已经成了社会和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所以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要提高环保意识,提升对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积极转变设计理念,树立生态设计理念,通过生态性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推动城市生态建设,为大众营造绿色生态的城市环境。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态学和美学的有机结合,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要求设计者要转变设计理念,以生态美学为指导,发挥创意思维,进而营造出优美、舒适、绿色、健康的城市环境。
  (二)注重绿色环保材料的选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生态设计理念也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追求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在设计领域,材料和设计存在紧密的关系,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材料是物质技术条件,是表达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有效载体,所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材料的恰当选用尤为重要。因此,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要注重绿色环保材料的选用,尽可能地选用对人体健康无害、可循环利用、可再生的材料,在节约资源的同时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于绿色环保材料的选用是落实和践行生态设计理念的重要体现,设计者应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拓展知识面,对绿色环保材料的材质、特性等有全面的了解,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其合理利用,以营造出生态景观。例如具有乡土特色的绿植就可以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广泛应用,既不会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又能够凸显城市特色。
  (三)结合城市自然环境特点设计
  现如今,生态化、开放化的城市绿地空间越来越多,封闭的城市公园逐渐减少,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营造出了许多供大众休闲娱乐、休憩的公共绿化空间。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要结合城市自然环境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而营造独特的城市环境。例如设计者可以在综合考虑城市气候因素的前提下开展顺应气候的设计,合理利用阳光与风向等自然条件,营造适宜大众生活的舒适、健康的城市空间环境,使其在寒冷的冬季可以享受温暖阳光的照耀,在炎热的夏季可以享受习习凉风的吹拂。设计者也可以结合城市的地形开展顺应地形的环境艺术设计,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城市的立体化空间,使城市环境别具一格。
  五、结语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问题。生态设计理念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生态美学视域下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也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当代设计者要提高环保意识,将生态设计理念贯穿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以营造出绿色、健康、安全、舒适的城市环境,从而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坤明,董丽娜.生态美学视角下城市环境设计的转变与提升[J].大众文艺,2019(21):91-92.
  [2]董华文,马长勇.城市环境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文存阅刊,2017(18):83.
  [3]欧晨曦.绿色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8(6):232.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与景观设计师或建筑设计师合作,通过设计公共艺术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赋予城市艺术气息。基于此,结合北美部分城市的公共空间案例,从艺术与建筑的相互关系角度出发,探寻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价值和主要特征。  关键词:公共空间;视觉艺术;当代艺术;景观建筑  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普遍认为公共空间是公共场合的通用名称。然而近年来,公共空间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和内涵,如今世界范
摘 要:公共艺术离不开城市,可以说城市是城市公共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从城市的角度考虑公共艺术的发展和起源,是一个清晰且必要的研究角度。而在思考一门艺术现存形式的时候,追根溯源反而更能凸显这门艺术的存在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建筑  一、启蒙时期——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的起源是可溯的,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出现早期的公共艺术了。早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
摘 要:新地域主义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文化悠久,该地区的建筑设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广西传统建筑设计的特点可以看出,广西传统建筑蕴含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楼式建筑风格突出,材料使用因地制宜,但是缺乏和现代科技的融合。基于此,分析新地域主义在广西传统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乡土情结的融
著名建筑家、建筑学者汉宝德先生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切入,深度剖析了中国传统建筑在形式中的“生命”意象、空间中的“生命”追求和自身演化中的“生命”特征,提出了“生命的建筑”的概念,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质与独特美感,也对“文化”的中国建筑史述、史观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同时,对于近年建筑学界所注重的“生命”关怀也提供了一个“科学”以外的“艺术”视角.
摘 要:如何立足于“十四五”规划,放眼2035年远景目标,向建设世界一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再出发,成为了人们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圆明园遗址公园应紧紧抓住升格为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三山五园示范区”和马首铜像入藏的机遇,高水平地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分析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发展背景,并根据相关政策要求,针对圆明园遗址公园发展中的短板和问题,提出了高水平建设圆明园遗址博物馆、建立圆
摘 要: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基础物质满足后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于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视,儿童也需要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来实现全方面发展。把动物元素运用在儿童广场设计中,能够起到引导儿童兴趣的重要作用,这种儿童广场是能够满足儿童认知、发展、探索等多种需求的环境媒介载体,呈现着环境与儿童、空间之间的对话关系,更是代表了地域环境、文化、经济发
摘 要:当前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各个城市都开展了内部的更新活动。其中老旧小区在绿化、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道路交通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对于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为此,要针对老旧小区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探究其改造的策略与方法,以为老旧小区的改造作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老旧小区;室外空间;环境改造  老旧小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老城区和中心区,土地利用较为紧张,设施落
摘 要:海绵城市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城市建设及设计理念,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整体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使城市整体规划更加合理的重要理论支持。主要以风景园林为切入点,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进行风景园林的合理设计,充分体现出海绵城市理念在风景园林中的价值及意义,使风景园林设计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海绵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在现代
摘 要:目前,历史文化街区设计往往停留在建筑外表这种物质层面上,忽略了精神层面,其中场所精神的缺失较为严重。然而,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能够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所以,场所精神在历史文化街区设计中的营造,并唤起人们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归属感,保护好完整的街区风貌就成了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以场所精神营造为视角,结合相关理论,初步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社会对新时期的校园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仅是建筑环境、景观环境和空间环境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满足用户对空间的需求,以及周围环境与人的各种身体行为、心理活动之间的互动联系,同时也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设计者只有真正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才能设计出空间的具体形态,更好地完成设计。以湖南工业大学老冶金楼西侧广场为例,通过调研分析,提出相关设计策略进行设计改造。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