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显得越发重视。文章立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现状,主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且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政府绩效;管理现状;主要问题;基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48-01
绩效管理,一直是企业的管理方式之一,近些年来逐渐被应用到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中来。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绩效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寻有效的解决方法,有利于政府部门职能的发挥。
一、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行政理念对政府绩效有消极影响
自改革开放的国策实施以来,服务、责任、公平一直都是党与国家重视的价值标准。然而,在政府部门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传统的官员文化一直在作怪。官至上与官本位的价值观念,使得一些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择手段。而绩效管理方法对于他们的官位有一定威胁,绩效不合格,就很有可能被降职,甚至撤职。在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政府官员会将治民思想曲解,认为人民是他们治理的对象,无法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错误的行政理念影响了绩效管理思想的落实,也影响了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政府人员的绩效管理理论不足
政府人员缺少绩效管理的理论支持,虽然表面上在实施绩效管理,行政工作却仍为原有的工作模式所限制。西方国家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较为成熟,它们强调分权化管理,重视责任机制的落实,也重视结果的价值。这些价值取向给绩效管理在我国政府部门中的落实提供了很好的榜样,然而政府人员的绩效管理意识不足,理论水平有限,影响了绩效管理价值的发挥。
(三)政府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不合理
无论在企业还是在政府部门,要推行绩效管理机制,都要相对应地建立一个激励机制。在政府部门内落实绩效管理,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部门,但许多政府部门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使得绩效管理的成本投入要高于绩效管理的收入。一味地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益,使政府人员处于随时有可能被降职与撤职的危险中,他们会抵制绩效管理,而不是乐于接受。
二、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服务导向的行政文化理念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部门的工作宗旨。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政府部门努力的目标。政府部门应当在第一时间对群众的需求作出反应,并对人民群众负责。将官本位的行政观念转变到群众本位,这是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政府部门内部要建立起正确的行政文化,将服务视为重要元素。政府的官员要建立个人公仆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多多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通过服务内容的充实、服务方式改变以及服務动作过程的优化,将服务意识转变成为日常工作中的服务能力。只有行政文化理念正确,才能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
(二)建立全面的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机制
加强绩效管理评价机制的建立,对于政府部门工作的稳定发展较为重要。政府部门要积极去建立绩效管理的评估机制,从绩效管理的实际条例出发,建立相对应的评估机制,以此评估机制对政府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标准化改革。评估机制要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在对政府部门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安排专人或者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绩效管理事宜。健全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机制,重视质量管理工作,提高绩效评估工作的科学性。为了实现评估公平,政府部门应当对绩效评估的主体进行多元化改革,引导政府部门积极进行自主评估,更要接受上级部门的评估以及来自人民群众的评估,促进评估结果的科学化。
(三)加强绩效管理问题互动机制的建立
建立一个政府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以此为平台就一些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去解决问题,有利于政府绩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无论一项管理政府是否成功,都有一些影响其发展趋势的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处理,则是促进管理高效化的关键所在。绩效评估管理模式,重视通过日常工作活动的质量评估来发现影响因素的过程,也是一种信息反馈式的管理模式。因此,各个政府部门要对绩效管理进行有效应用,应当多利用绩效评估去发现政府部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势。在政府管理的过程中,受到政府结构以及所用体制的影响,总会有一些个性。高效利用绩效管理手段搞好政府的管理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变革,建立一个解决问题的信息系统。聘请专业人才,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系统,鼓励政府部门内部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参与到问题的发现与讨论中来。信息系统得以有效建立,才能让政府的绩效管理在政府动作中发挥作用,让政府部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但在政府部门管理中应用还是一个新兴之物。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的观念与手段,需要管理者长期有效地利用。坚持政府部门的职能取向,利用绩效管理工作去评估每一位工作者的工作价值,能够推动政府部门的工作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杨清华.技术之维与人本之度:政府绩效管理的合理定位[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徐东华.战略性绩效管理历史演进及对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4(05).
[3]臧悦.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及泰州市探索的理论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01).
【关键词】政府绩效;管理现状;主要问题;基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48-01
绩效管理,一直是企业的管理方式之一,近些年来逐渐被应用到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中来。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绩效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寻有效的解决方法,有利于政府部门职能的发挥。
一、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行政理念对政府绩效有消极影响
自改革开放的国策实施以来,服务、责任、公平一直都是党与国家重视的价值标准。然而,在政府部门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传统的官员文化一直在作怪。官至上与官本位的价值观念,使得一些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择手段。而绩效管理方法对于他们的官位有一定威胁,绩效不合格,就很有可能被降职,甚至撤职。在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政府官员会将治民思想曲解,认为人民是他们治理的对象,无法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错误的行政理念影响了绩效管理思想的落实,也影响了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政府人员的绩效管理理论不足
政府人员缺少绩效管理的理论支持,虽然表面上在实施绩效管理,行政工作却仍为原有的工作模式所限制。西方国家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较为成熟,它们强调分权化管理,重视责任机制的落实,也重视结果的价值。这些价值取向给绩效管理在我国政府部门中的落实提供了很好的榜样,然而政府人员的绩效管理意识不足,理论水平有限,影响了绩效管理价值的发挥。
(三)政府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不合理
无论在企业还是在政府部门,要推行绩效管理机制,都要相对应地建立一个激励机制。在政府部门内落实绩效管理,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部门,但许多政府部门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使得绩效管理的成本投入要高于绩效管理的收入。一味地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益,使政府人员处于随时有可能被降职与撤职的危险中,他们会抵制绩效管理,而不是乐于接受。
二、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服务导向的行政文化理念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部门的工作宗旨。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政府部门努力的目标。政府部门应当在第一时间对群众的需求作出反应,并对人民群众负责。将官本位的行政观念转变到群众本位,这是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政府部门内部要建立起正确的行政文化,将服务视为重要元素。政府的官员要建立个人公仆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多多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通过服务内容的充实、服务方式改变以及服務动作过程的优化,将服务意识转变成为日常工作中的服务能力。只有行政文化理念正确,才能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
(二)建立全面的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机制
加强绩效管理评价机制的建立,对于政府部门工作的稳定发展较为重要。政府部门要积极去建立绩效管理的评估机制,从绩效管理的实际条例出发,建立相对应的评估机制,以此评估机制对政府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标准化改革。评估机制要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在对政府部门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安排专人或者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绩效管理事宜。健全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机制,重视质量管理工作,提高绩效评估工作的科学性。为了实现评估公平,政府部门应当对绩效评估的主体进行多元化改革,引导政府部门积极进行自主评估,更要接受上级部门的评估以及来自人民群众的评估,促进评估结果的科学化。
(三)加强绩效管理问题互动机制的建立
建立一个政府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以此为平台就一些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去解决问题,有利于政府绩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无论一项管理政府是否成功,都有一些影响其发展趋势的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处理,则是促进管理高效化的关键所在。绩效评估管理模式,重视通过日常工作活动的质量评估来发现影响因素的过程,也是一种信息反馈式的管理模式。因此,各个政府部门要对绩效管理进行有效应用,应当多利用绩效评估去发现政府部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势。在政府管理的过程中,受到政府结构以及所用体制的影响,总会有一些个性。高效利用绩效管理手段搞好政府的管理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变革,建立一个解决问题的信息系统。聘请专业人才,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系统,鼓励政府部门内部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参与到问题的发现与讨论中来。信息系统得以有效建立,才能让政府的绩效管理在政府动作中发挥作用,让政府部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但在政府部门管理中应用还是一个新兴之物。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的观念与手段,需要管理者长期有效地利用。坚持政府部门的职能取向,利用绩效管理工作去评估每一位工作者的工作价值,能够推动政府部门的工作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杨清华.技术之维与人本之度:政府绩效管理的合理定位[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徐东华.战略性绩效管理历史演进及对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4(05).
[3]臧悦.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及泰州市探索的理论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