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了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校企合作在凸显优势的同时,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我们须辩证看待校企合作,对由此产生的不利于学生管理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
  一、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形式
  校企合作教育指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目的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各自的环境与资源,以培养适合社会、企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形式。校企合作模式下主要有以下人才培养形式:1.订单式培养形式。学院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共同组织教学及考核学生,学生离校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2.分段制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学院与相关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院负责理论课的教学,企业负责实训课的教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3.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的人才培养形式。使学生毕业后既能获得大专毕业证,又能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形式,较好的满足了企业及学生的需求。
  二、校企合作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
  高职院校无论是采取何种具体的人才培养形式,都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必然会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困难。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一)管理对象的不在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会在较长的时间里进入到企业顶岗实习。因此,学生做为管理对象已不在学校当下的视野之内。由于学生的不在场,造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分离。学生进入到企业后,离开了学校的视线。当学生离校来到企业后,学校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这时,如果学生不愿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无法达到企业的顶岗实习要求,就会妨碍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在学生不在场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这的确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
  (二)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有的学生进入企业后,对自已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缺乏自信,无法顺利从学生转变到企业员工。但是,用人单位需要学生尽快进入到工作角色,并且对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有明确的岗位要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清晰性与企业对学生从事岗位要求的明确性,成为了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引起的根源,来自于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入职心理准备。如何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来鼓励学生积极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诚信意识淡薄。学校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合作一旦展开,校企双方就要承担各自的责任、义务。因此,学生在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书时,也要讲诚信,并为自己的行为担负应有的责任。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学生进入企业后,认为实际工作条件、待遇等方面与自已的期望有差距,出现毁约现象。这造成了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不满,为校企合作增添了不和谐因素。这反映了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随意性较大,学生思想不够稳定,也反映了部分学生缺乏诚信。因此,在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之前,就应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诚信意识。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随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学校传统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在已有的学生管理工作基础上,增加新的方式及内容。
  (一)搭建信息沟通平台。虽然学生来到企业后离开了学校的视野,但做为管理者我们必须要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当学生进入企业后,我们必须要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媒介实现与学生的交流。我们要学习最新的网络,通信等知识,充分利用网络,手机,QQ等方式,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生活情况。同时对情绪有波动的学生通过网络聊天、视频等方式,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及相关指导。要让学生觉得自已虽然不在学校,也能感到老师时刻就在他身边,心理有困惑时,一样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
  (二)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由于学生没有充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不能尽快的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学校应系统的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并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正确规划职业生涯。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来适应所从事职业的变化,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其次,要引导学生确立务实的职业岗位定位。进入企业工作后,有的学生对所从事的岗位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已学非所用,没有现实自身的价值。学校应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再次,要引导学生立足岗位,争做岗位能手的责任意识,要求学生在企业勤练岗位技能,短时间内达到用人单位的岗位技能要求。
  (三)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一方面可以聘请行业专家进入课堂,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可以请在职场上工作出色与工作平庸的毕业生与在校学生坐谈,让学生们通过真实案例获得职场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行业专家授课和毕业生座谈,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职业观。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模式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种有效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努力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多的、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高校80后教师是指1980年至1989年出生,拥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个性鲜明且刚入高校不久的新生代青年教师。随着50后、60后的退休,80后开始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凸显重要性。高校80后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各高校应重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从而促进高校各方面和谐稳定发展。  一、高校80后教师群体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烙印。高校80后教师是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
期刊
一、必要性分析  《促销管理》一课既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极具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学生须认真学习该课程的原因有三。其一,学习促销知识是进行促销管理、促销策划的基础;其二,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种促销工具是提升营销水平的必要武器;其三,现实中的促销活动与我们自身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教学内容分析  《促销管理》一课主要由促销工具、促销渠道、组合促销、促销策划和促销人员
期刊
我国作为全球面积第三大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气候的差异性相当显著,一年中的光照、风力、湿度、云量、大气环流等都具有及其复杂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的气候中光照和热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一是热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还有光照随着纬度的增加和水分的减少而增加,最为明显的是,我国的气候中热量与光照在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也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丰富性。  对于气候的不同因素来说,呈现出热量与光照的反比
期刊
当今社会,幼儿在家庭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爷爷、奶奶心目中的小太阳。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们对长辈存在着很强的依恋心里和依赖心里。具体表现为幼儿愿意和依恋对象父母或爷爷奶奶亲近,和他们在一起时,幼儿有愉快情绪,有安全感,有自信心,能和别人正常交往,离开他们时则表现出悲伤情绪,有受挫感、焦虑感、不安全感,人际交往异常。他们见到母亲会手舞足蹈、快乐无比,离开母亲则会大哭大闹,情绪低落。  
期刊
大学生的性格日趋成熟与稳定,其价值观,世界观基本成型,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并且易趋固执,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坚持性。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求一种宽松与自由的环境。在具体交往中则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交往技巧。  一、交往和大学生交往的特点  交往是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人际联系和接触,交往的目的在于传达思想、交流感情。交往对大学生充满了诱惑,他们渴望了解他人,了解社会,同时也希望被
期刊
一、隐性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作用的潜隐性。隐性教育是一种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无意识教育,它与显性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过程的隐蔽性。这种潜隐性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 其一,教育者传递信息方式上的隐蔽性。教育者并非滔滔不绝地灌输大道理,也并非引经据典地直率劝导、而是有意识地将教育的目的和意向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及活动行动过程中, 以含而不露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自然融于教育者创设的
期刊
精品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满足大学生创新人才发展的需求,还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资源,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又可凝聚成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非正式教育活动,有意或无意地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传达非预期的某种经验,根据方式方法不同,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校在实施文化建设时有单一化和形式化的倾向,显得盲目,缺乏针对性,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还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
期刊
随着人类不断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逐渐显得尤为重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而变化的,二者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过程。在原始社会,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多表现为人受制于自然。 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发生了转变,人类逐渐由”敬畏自然”的态度变为”征服自然”,自然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农业社会以后,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这样做虽
期刊
一、马克思主义 的“社会批判理论”  哲学既应有超然于尘世的冷静,又要有立足于生活的真实。持批判的目光,指出现实的弊端。会刺痛时下一些日渐麻木、沉溺于物质追求与感官享乐的神经,使人们不致在吵吵嚷嚷的日常生活中迷失方向,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安顿,为促进社会发展,帮助人们去实现公正、合理、人道的社会,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作出贡献。而社会批判理论就是这样的哲学。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
期刊
一、社会背景  在艺术史上,把古希腊罗马之后到文艺复兴之前的历史称为中世纪。在时间跨度上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5世纪的欧洲历史,对于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和社会状况的不同,时间划分也不相同。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在社会制度上属于封建社会,而在中国,封建社会早在战国时代就开始了。欧洲中世纪存在着世俗和教会两种等级制度,国王把大部分土地封给大封建主,如公爵、伯爵、侯爵,后者把部分
期刊